信息安全影子專業在中外合作教學中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中外合作辦學是高職提升專業內涵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門及各院校都非常重視。以金職院網絡專業2015級中外學生的分流分層培養過程為研究對象。專業從學情分析入手,利用政校企平臺構建影子專業,整合上下游企業資源,將創新活動和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取得較好培養效果。提出了影子專業的創新性培養手段,并闡述其內涵與實施方法和成效。
[關 鍵 詞] 中外辦學;信息安全;專業建設;分流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044-02
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人人成才,多樣化成才”的因材施教方略。又在2015年發布《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要求“職業教育堅持國際合作、開放創新”。金職院信息學院在網絡專業的中新合作項目中嘗試分流培養,即學生在通過大一學習后,進入以信息安全為代表的各種精細化人才培養通道專項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教學現狀與問題
2015年,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與新西蘭合作辦學,網絡專業入選,但首屆招提前批生源,素質不理想。生源的英語和專業基礎的剪刀差較大。同時,專業的信息安全方向就業市場上存在“哄搶高技能人才,無人問津低技能學生”的“削峰”現象。要做到因材施教,實現顧佩華院士倡導的“以產業需求建專業,以技術發展改內容,以學生志趣變方法”的新時代專業建設目標困難重重。
二、中外辦學的高職學界研究
目前,高職雙語教學的實踐研究是熱點。相關研究給出了微觀雙語課程設計和宏觀教學方向指標。有學者提出學生素質、教學管理、質量監控、授課內容等是影響雙語教學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師認為中外協作雙語教學的教學目標分為學術目標、語言目標和文化目標,并對學術的語言依賴、文化沖突、教學成本等問題討論了對策;有的教師對雙語實訓課進行SWOT分析。
在眾多研究中,中外辦學中學生雙語和技能培養是大家的共識,它們奠定了學生完成項目目標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基礎。
三、高職是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職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正在引發更多的關注。2018年,獨立調研機構(Ponemon Institute研究所)指出“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網絡安全行業的最大威脅”。同時,國內信息安全教育存在重技術、輕規劃,測試技能培養不足,人才產出率低,只有少量學生能理論聯系實踐等問題。有識之士認為職業教育的門檻低、受眾面廣是安全人才培養的有效方式。
高職是國家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培養基。我國從2004年開始學習俄羅斯體制化培養到2016年學習英美的多層次培養,加速能力認證體系的建設和民間人才的發掘,建立了教育體系、社會培訓體系、國家統籌規劃的培養大框架,建立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庫,實施全程選拔長效機制,高職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金職的影子專業培養方式
影子專業是基于分流培養的因材施教,建立在相同、相近的臨近專業之上。影子專業以技術服務切入產業,將師生投射到地方經濟和緊缺的技術和就業方向上,以不變的專業內核為本體,用不同的角度來投影專業,在產業平面上產生專業影響。就業方向即投射角度。該模式能在不斷擴大的學情差距下,實施較精準地教學,培養的學生職業能力能滿足日益細分的就業市場的需求,具體有如下特點:(1)通過構建有公信力的區域平臺,以技術服務、學科競賽、國際化認證為人才培養抓手,按學生特點進行分流培養;(2)通過設置技能增量目標來優化、滿足不斷進步的信息技術引起的崗位能力增量的培養,同時利用項目和學分轉化,置換多個臨近專業的職業課程;(3)保障項目任務的真實性、先進性和公信力;(4)以校企互動,整合資源,保障師生團隊的項目開展;(5)教學傳播以師生和生生傳遞為基本形式。
五、建立影子專業的條件
(一)方向設置緊扣區域經濟
信息產業創新為浙江省“十三五”規劃的7大萬億產業之首,是美麗浙江建設的動力引擎。信息安全是金華市“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安全方向專業前景廣闊。
(二)政校企深度合作
我校加強與信息安全行業各層面的深度合作,形成生態群落,既有公安等政府部門、知名上市公司,也有本地企業和教育服務商。企業深入學生的始業教育、頂崗實習、就業等各方面,特別是與本地的安遠公司有師資互派、流程外包等合作方式。支持師生外出做技術支持100余次,累計授課5000人次以上。
(三)專業技術服務能力強
我院網絡專業是浙江省信息安全通報中心的優秀技術支持單位,金華市網絡警察訓練基地。每年實驗室監測金華地區政府網站幾百家,發現漏洞上千個,協助網警通報整改上百余家,并開展中小學培訓和企業員工培訓等業務。以政、校、企安全聯盟為載體,整合人員、場地、技術、業務、設備、資金資源,向區域經濟輸出智力服務。
六、影子專業的實施及成效
影子專業教學形式上分創新班和普通班。創新班的學生主要參加校、市、全國CTF競賽三層次競賽和三層次項目:考察期項目、G20安保活動、企業應急響應等三層次項目,簡稱“3-3”式教學;普通班學生可通過非安全類的課程考核、認證和其他競賽選拔等三個層面的訓練達到培養目標。創新班和普通班在大一的下學期開始選拔分流,選拔由教師推薦和校級大賽為標準。 影子專業從分流方法、創新班和普通班考核、課證融合、中外教師協作授課等方面展開了三年探索,形成了一定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實施方法。
在此模式下,影子專業獲省公安廳優秀技術支持單位榮譽稱號1個、獲中外合作教學創新優秀成果優勝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項及校企合作二等獎1個;獲得國內一線安全企業點對點特招計劃2次,市級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4項、校級課題2項、論文5篇。以2015級為例,培養出國留學生9人(8人新西蘭、1人日本),國內專升本4人(上線8人),國際技能認證15人;全國性競賽獎項7項;學生累計參加“G20”“十九大”等重特大網絡安保學生15人;在院校兩級部門的支持下,2018年暑假自愿留校學習者近45人。
七、總結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在探索UPD模式的過程中,巧用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做活中外合作教學。通過搭建項目和技術服務的政校企平臺,引進上游企業標準和資源,用技術服務輻射下游企業,并將創新活動和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影子專業以比較好的結果完成了歷史上基礎最薄弱的一屆學生的培養,相關做法對后續中外合作的人才培養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信息公開欄,2010-07-29.
[2]趙紅,周星.高職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雙語教學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5(5):55-58.
[3]張勁柏.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專業課中外結合雙語教學模式探討[J].技術與教育,2011(12):62-66.
[4]何夏陽,宋文娟,鄺美華.高職護士對翻轉課堂雙語教學認同感的調查分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6):34-36.
[5]董歆.由高校培養高級安全人才是可行之路:訪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建華教授[J].信息安全論壇,2001(3):14-15.
[6]生建學.俄羅斯聯邦教育部保護國家機密和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協調委員會章程[J].世界教育信息,2004(Z1):20-21.
[7]安海峰.強強聯手,共建信息安全人才基地:NCIE與CA、中聯綠盟攜手共建高校聯合實驗室[J].計算機與網絡,2004(6):22.
[8]周新麗,劉月琴,牛雯,等.中、美、英三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機制培養比較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6(9):27-31.
[9]楊良斌,周新麗,劉思涵.大數據背景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機制與模式研究[J].情報雜志,2016(12):80-87.
[10]沈傳寧.信息安全人才培養與CISP知識體系建設[J].中國信息安全,2017(8):97-98.
[11]馬飛,李強.信息安全與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中加強法律與道德教育的緊迫性[J].科教導刊,2017(11):83-84.
[12]位華,王星.美國等網絡強國網安人才建設舉措及啟示[J].中國信息安全,2017(4):93-97.
[13]譚玉,張濤,陳菊.美國網絡安全專業教育體系建設及其啟示[J].情報雜志,2017(4):202-206.
[14]崔繼馨,楚榮珍,張江波.高等學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7):224.
[15]朱墨池.中外教師結對提升高職路由與交換課程雙語教學的實效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2):60.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