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院校航海英語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外派海員人數的增加,航運業的蓬勃發展,高職院校在海員培養輸出中占據了近半壁江山。然而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凸顯出來,生源質量下降的同時對畢業生的要求卻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下降而船員適任考試的難度與日俱增,因此航海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從教材改革、師資要求、教學方法選擇等方面論述航海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與措施。
[關 鍵 詞] 航海英語;教學改革;教材;師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152-02
一、概述
航海英語教學中始終存在著很多困惑,這門學科是專業學習還是語言學習,雖然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沒有任何爭議的問題,但是業內卻存在著不同的認識與理解,這些認知差異使教學方法的選擇、師資的配備、教材的選擇等方面大相徑庭。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航海英語教學是專業學習,那么對大綱的制定、師資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教學的實施、方法的運用和考試的制定等要求都要符合專業教學的要求,一切內容也將更加貼近專業的性質。這樣的話,語言學習的本質將會被弱化。如果認為航海英語教學是語言學習,那么專業應該為語言服務,而語言教學與專業學習相輔相成。做一個簡單的類比,這一問題會更加明了。航海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與法律英語、機械英語和醫學英語教學的性質不無二致。假如我們的學生通過航海英語的學習學會了開船,那么其他學生同樣可以通過法律、機械和醫學英語的學習學會打官司、設計機械和做手術。因此,這樣的觀點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得出結論:航海英語仍是英語語言教學的一個分支,它囊括了語言教學的一切特征和要素,其教學宗旨是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實質上“它是語言類課程,而不是以專業內容為主的專業課程?!?
二、航海英語教材的改革
(一)航海英語教材存在的問題
根據筆者的經驗總結出現在航海英語教材存在以下問題:詞匯量較大、篇幅較長、專業性非常強、內容較陳舊、沒有及時更新、偏重船員適任考試通過率、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實際操船相脫節。
具體表現如下:
1.內容相對過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無法逐一講解,側重點不突出。
2.教學內容是簡單的語料的集合,注釋和練習相對單薄,違背教學規律。
3.課文之間和課文內部缺少關聯。
4.教學內容相對落后,且其內容與專業教學內容脫節,甚至相矛盾。
由于教材的編寫人員沒有考慮到學生與船上工作的實際需求,因此對教材進行改革也勢在必行。
(二)航海英語教材的改革方向
1.內容不必面面俱到。如果學生在船上實踐中所接觸到的一切都在教學中學習過,書本和現實中的巨大差距會使學生感到不知所措。教學的正確思路應該是基礎與實踐應結合,通過教材學習讓學生獲得基本的相關知識,為實踐做好充足準備。因此,航海英語教材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語言工具,使其具備通過語言獲取信息的能力,有能力去迎接全新挑戰。
2.生詞量應分散有序出現。航海英語的專業詞匯并不是太多,且內容指向性也十分明確。但目前的問題是,在現有的教材中,所有的詞匯幾乎同時出現。而筆者認為,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容易地學到知識,我們在教學中的詞匯應有序地出現,分散地進行。據統計,“課文生詞量不要超過5%,一般以2%~3%為宜,在我們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總詞匯量的復現率,使學生能夠通過反復出現的大綱詞匯扎實地掌握英語的積極詞匯,認識、理解消極詞匯,并巧妙、系統地安排好詞法知識”。如果讓學生始終面臨巨大的詞匯量,既不利于學習,又得不到相應的結果,事倍功半。
3.教材中的句子和篇章結構應簡化。目前學生的水平和能力結構、長句子和文篇的理解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我們的很多教材內容根據國外的書籍和說明書來編寫,沒有結合我們實際情況進行深加工,而是原封不動地搬過來、列舉詞匯并注釋、編寫相應的練習而成。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我們在編寫教材時,應與實際相結合,使長句子簡潔化,長文篇簡單化,使其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背景,使教材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4.增強課文之間的關聯和遞進性。在現在的航海英語教材中,課文之間的關系是并列教學。但就教學經驗來說,遞進教學更加適合學生學習。教材單元內每個章節間的關系,應由外及內,由淺及深,由表及里,由簡而難,滾雪球一般組成有序的知識和合理的邏輯關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5.教材內容應更加親和。教材內容本身的生僻,加上長難句的結構,使航海英語教材缺少親和力,不受學生的喜歡。因此,教材的改革應進一步加強課文內容的吸引力,教材合理布局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航海英語的興趣。
6.教材內容應與實際工作流程緊密相連。教材的編寫有它本質的規律,無論是基礎英語還是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都應遵循語言習得規律,內容不應脫離實際,應與時俱進,與現實工作接軌,與國際接軌。
綜上所述,航海英語教材應充分注重適合學生需求,培養較強的閱讀能力、較好的聽說能力、注重其實踐能力;有序、均勻提供并控制信息量降低生詞密度,提高生詞復現率;完整系統的語法編寫、呈螺旋式上升;增強課文材料的遞進與親和度。 三、航海英語教學的師資要求
航海英語課程本身的特殊性決定了航海英語教師的安排不應是隨意的,應是“有意而為”。就目前實際教學情況而言,一類是英語專業畢業而航海實際經驗較為薄弱的教師,另一類則是航海專業畢業的英語基礎知識較欠缺的教師。目前并沒有關于航海英語教師明確的定位,當然,既具有航海專業知識又熟練掌握英語的教師是最理想化的選擇,但實際情況卻很難同時滿足這兩點,因為具有較高的語言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語言教學能力
關于英語教師的語言教學能力和素質的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的理解和定義大同小異,我們引用其中的一個作為參考:
束定芳將現代外語教師的素質總結為:
1.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2.教學組織能力和教育實施能力。
3.較高的人品修養和令人愉快的個性。
4.較為系統的現代語言知識。
5.相當的外語習得理論知識。
6.一定的外語教學法知識。
可以看到,英語教師的能力體現在:個人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二)專業知識水平
航海英語教師“應注意自身多層次知識結構的發展。需要對所教知識有一個綜合性的認識,僅靠單一的學科知識是不能勝任ESP的教學需求的。因為單一的語言知識與某一專業知識相融通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平面組合,而是在知識的組成上達成一致性的目的,即從學科間的交叉性入手,整合并形成自己新的知識構成體系?!?
綜合目前的各項研究,結合《船員培訓管理規則》(交通部10號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航海英語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是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必要的專業知識,包括學科基礎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
四、教學方法和方式應符合學生需求
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可謂五花八門,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對它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傳統的、現代的、多媒體的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方法充斥在各類英語教學之中,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更有利于現代化教學。
我們應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使之結合使用,用其優勢,避其劣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手段在航海英語教學中還是大有用武之地的:(1)從內容上看,多媒體教學能容納更多的知識脈絡。例如甲板設備及功能的認識、對機艙設備的理解和學習等。多媒體教學可借助音頻和視頻將多種資料融于課堂知識,進行教學,其操作速度快、方法靈活,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比擬的。(2)從形式上看,多媒體教學能利用更多的刺激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它融入了講解和演示的多種方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積極性更高,因為它充分調動了視覺、聽覺和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豐富其想象力,增長其見識,開闊其眼界。教師也可借此搞活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素質。
總之,教師在對各種英語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基礎上,得心應手地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形象生動和靈活的手段,有助于增強航海英語教學效果,也有助于提高適任考試的通過率。
五、重視基礎英語教學
(一)航海類院校基礎英語教學現狀堪憂
在航海類院校,基礎英語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的學校直接刪減了基礎英語教學的步驟,讓學生入學伊始直接學習航海英語,以考證通過為終極目的。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是切不可取的,就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來看,考證合格的學生仍無法自如地運用英語語言工具,學生對英語的掌握依然停留在試卷上。因此,航海英語教學切勿只遵從應試教育的導向,而忽視了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二)基礎英語教學與航海英語教學的關系
按照語言習得與應用的關系理論,學生在基礎英語學習階段,學習的目的是獲取語言的綜合知識,而在專業英語學習階段應運用已知的語言知識獲得更多的專業信息,以在此銜接與合作的作用過程中日臻完善,將語言變成生產與實踐的工具。而且,由于航海專業的特殊性,英語是外派船員的工作語言,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與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勝任本質工作,快速地融入船上的生活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結語
航海英語教學改革非一日之功,它還要經歷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教材改革是一個系統而龐大的工程,費時費力,并非一日之功,師資的選擇與培養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適合的教學方法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一線多年摸索而成。因此,我院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領導與教師協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國際化的適任船員。
參考文獻:
[1]孔繁霞.ESP教師知識結構與角色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劉肖沛.航海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困境與出路[J].航海教育研究,2012,29(2):74-77.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