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淺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代社會對裝飾藝術設計人才有廣泛的需求,高職院校培養裝飾藝術設計人才應當具有前沿思維,在融入行業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更好的關注區域裝飾藝術市場情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有效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我國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起步較晚,存在著教學理念、內容與模式方面的問題,還要從高職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要出發,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
1.高職裝飾藝術設計教學的主要問題
1.1教學理念更新不足
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培養有職業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當前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于重視技能,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沒能圍繞著創新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素質,不能采用啟發式、互動式與自主學習載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沒能在關注學生技能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教學,影響了學生的長遠發展?,F代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還要從市場需要構建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強調市場與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結合,構建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體系。
1.2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由體系基礎理論課程、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組成,高職裝飾藝術課程內容相對陳舊,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現有的教學內容不利于優化學生的設計理念,沒能在職業性、情境性與豐富性的課程內容中拓展學生的裝飾藝術設計視野。由于當前缺乏交叉型課程內容,不能根據學生的職業需要構建綜合性的課程,導致實訓課程與理論課程脫節,項目型課程設置不足,影響學生職業技能的鍛煉成長效率,不滿足學生綜合發展需要,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空間。
1.3教學模式固定單調
當前高職裝飾藝術設計課程的應用性普遍得到增強,但是教學模式仍以傳統的理論授課+實踐技能課程的形式為主,教師與學生的身份在課堂較為固定,課堂教學難以向課下延伸,沒能在高職綜合化的教學資源體系下構建學生有效學習成長環境,沒能促進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開展豐富的研究型學習活動。例如,高職教師沒能充分的引導學生運用網絡學習資源,不僅把新型的微課與慕課教學模式引入到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課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沒能有效的控制教學節奏,不能把技能學習、實踐經驗積累與教師指導融為一體開展教學活動。
1.4教師能力有待提升
不少教師還局限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系當中,沒能充分的根據裝飾藝術的前沿發展趨勢有效的研究學生和教學方法。教師尚未形成開放性的教學理念,不能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教學成果,沒有圍繞著學生的需要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供給,不能在促進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同時,達到高質量的傳遞教學內容的目標,因此影響了學生學習有效性。
1.5學生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素質有待提高,不少高職裝飾藝術專業學生的美術素養相對較低,還缺乏對裝飾藝術的人文理念的內涵的理解,不少學生的美學基礎知識薄弱,學生的視野與文化層次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藝術想象力。還有的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受應試教育思維影響較大,還沒能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2.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2.1轉變教學理念
提高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有效性,還要滿足當代社會對應用型裝飾藝術設計人才的需要,實現裝飾藝術設計教學與社會需要對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應當樹立技術與創意并重的教學理念,通過設計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意能力,全面構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課程,注重優化教學械工,豐富實訓教學手段,實現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同步發展。其次,堅持文化導向教學,注重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豐富的設計文化因素,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促進學生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關系,切實把裝飾藝術的設計趨勢與社會需求滲透到教學當中。第三,還要調研區域裝飾藝術設計市場的現狀,根據行業人才需求創立高職特色辦學項目,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2.2優化課程體系
基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應當全面優化傳統的裝飾藝術設計課程體系,在簡化課程的基礎上增強課程的深度與廣度,在特色定位準確的基礎上豐富個性化的裝飾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要。首先,樹立裝飾藝術設計課程群理念,綜合統籌安排理論課程、實踐課程與拓展型課程,實現各部分課程的交叉設置與綜合呈現,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例如把設計色彩、圖形創意、構成基礎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版式設計和包裝設計等課程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開設豐富的交叉課程。其次,強化開展團隊型的實踐課程,注重結合區域文化,在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基礎上開展實踐型課程,例如,把室內環境設計課程、廣告創意設計課程與地方裝飾藝術市場概況相結合,促進學生對區域裝飾設計市場有相關了解,由此展開實踐活動。第三,還要在課程優化改革過程中融入企業開展的項目,促進學生在企業指導類型的課程中提高專業能力。
2.3創新應用教學模式
現代高職裝飾設計課程應當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應用各種類型的體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汲取學習資源,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在自主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職業素養。首先,構建以微課和慕課為載體的信息化教學體系,基于高職院校已經建成的校園網絡開展微課與慕課教學。其次,注重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強調真正的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思考、研究,建立課程與學生學習需要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第三,還要改進學生參與的評價課程體系,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與評價活動,強調在項目化教學、工作室教學、學徒制活動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更好的接觸社會和接觸市場,達到促進學生深入了解專業的目標。
2.4融入地域文化特征
提高高職裝飾藝術設計教學有效性,達到深入改革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目標,還要在裝飾藝術設計教學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引導學生在關注區域語言、信仰、文化習俗、飲食、建筑等文化現象的基礎上開展設計教學活動。強調在設計教學中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引導學生在職業道德素養、精神論內涵、藝術設計理念方面同步發展。
結論: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應當從社會的需要出發,根據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現狀,構建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開展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切實滿足學生的職業成長需要。
參考文獻:
[1]胡慧源 . 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問題、經驗與目標模式 [J]. 學術論壇 ,2014,5.
[2]陳紅玉 . 創意產業與創意產業人才培養 [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20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