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視閾下的來華留學生管理困境及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世界學子來華留學。近年來,來華留學的規模進一步擴大,留學生數量持續增長,留學生國別更加豐富。通過探討留學生文化差異的三個表現形式,即語言、生活習俗以及思維方式,進一步分析文化差異給留學生管理帶來的諸多困境,最后從管理制度、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留學生管理的策略。
[關 鍵 詞] 留學生;文化差異;國際教育;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022-02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和熱情,各國學子紛紛渴望前往中國學習,近年來,來華留學生數量持續增長,留學生國別更加多樣化。根據教育部印發的《留學中國計劃》,到2020年,要把我國建設成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全年在內地高校及中小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將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將達到15萬人。隨著留學人數的增加,留學生之間的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逐步增多,各校在留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在留學生規模迅速增長的背景下,提升管理水平,服務留學生,成為各校的留學生工作的重要一環。
一、來華留學生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
留學生受語言背景、文化習俗、思維習慣等因素影響,在具體的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容易產生誤解甚至矛盾,進而影響對留學生的日常管理,因此,提升留學生工作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對留學生的文化差異進行了解和分析。
(一)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人類通過語言來傳達信息,表達情感。留學生來華學習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交流障礙,目前,大部分來華留學生為首次來華,漢語水平基本處于零基礎階段,初到中國,留學生無法用漢語與教師和中國學生溝通,對部分留學生來說,英語也并非他們的母語,因此,在最初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留學生和中國師生都只能使用第三種語言來進行交流,不利于與留學生的溝通交流,其背后隱藏的文化因素也將進一步影響對留學生的管理工作。
(二)生活習俗沖突
不同地域國家有著不同的生活習俗,不同生活習俗的背后也蘊含著不同的價值觀和信仰,一方面,由于對留學生的國別沒有充分研究分析,學校的中國學生甚至留學生管理部門容易以自身的文化習慣與留學生相處,并處理留學生各類事務,這在文化差異的背景下,容易與留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矛盾和沖突,尤其在宗教信仰問題上,有的留學生來自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有著嚴格的清真飲食習慣和日常行為規范,有的留學生來自東南亞,很多學生信仰佛教,在飲食和生活起居上也有許多嚴格規定,面對復雜的宗教信仰,留學生之間,中外學生之間容易產生各種不同的矛盾沖突,對留學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由于語言等諸多因素,留學生對中國的生活習俗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在中國學習生活也不自覺地按照自己國內的風俗習慣,從而可能與中國學生產生沖突。
二、文化差異引發的留學生管理困境
綜上可見,留學生在語言交流、生活習俗、思維方式等層面上存在不可忽視的文化差異,由于這些文化差異的存在,給留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在信息傳遞、情感表達和學生問題處理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一)信息傳遞不準確
在留學生管理一線工作崗位上,很多高校無法保證配備英語專業的管理工作者,同時留學生群體和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使得信息傳遞出現不準確的情況,主要包括日常信息傳遞和制度理解上的不準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基本只能使用簡單的英語進行溝通,由于語言溝通存在障礙,留學生管理員在發布通知、溝通協調上,傳遞的信息容易被誤解,一旦產生誤解往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做解釋工作。另外,隨著留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為做好留學生管理工作,各高校逐步制定了留學生管理制度、獎學金管理制度、留學生教學制度等規章制度,但由于學校對制度宣傳的力度不夠以及語言等文化差異的影響,留學生對各項制度的理解容易產生偏差,在涉及獎學金等制度理解上甚至產生矛盾,給留學生管理造成諸多影響。
(二)問題處理效率低
由于家庭環境、教育背景、性格特征等因素的不同,有的學生在集體生活中難以適應,依然按照自己的習慣我行我素,往往因為特殊的個人習慣與周圍同學產生矛盾。受諸多文化差異的影響,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之間以及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之間更容易產生這種沖突。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行為習慣和思維邏輯,學生帶著他們本國的習慣和思維邏輯生活在一起,很難做到相互理解和包容,這需要留學生管理人員在協調矛盾、處理工作之前,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習慣行為和固定思維,進而想出解決辦法化解矛盾。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問題解決不及時,學生之間的矛盾可能泛化,產生新問題,給留學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難。
三、基于文化差異的留學生管理策略
基于諸多文化差異,結合留學生管理面臨的困境,留學生管理人員應打破傳統的固定思維,深入開展不同的國別研究,關注每一個留學生的成長,促進不同國家的學生相互理解,進而更好地服務和管理留學生,加強留學生管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宣傳執行
完善留學生規章制度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無規矩,不成方圓”,由于國家之間發展程度不同,部分留學生缺乏規矩意識和法制精神,學校若沒有成熟的制度約束,留學生容易養成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生活習慣,所以必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規章制度要結合學校實際,同時也需要考慮留學生的合理訴求,顧規則意識,也要體現人文關懷。有了成熟的規章制度,更需要加大制度的宣傳力度和執行力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規章制度翻譯成留學生的本國語言,多種語言版本的規章制度分類印制成學生手冊,在入學之初發放給每一位留學生,并且要組織專門的宣講會,單獨學習培訓。留學生在清楚知曉學校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如若發生違反校紀校規的情況,根據規章制度做出合理的處置,幫助留學生樹立規矩意識,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校園生活。
(二)豐富學生活動,展示國際特色
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是留學生的“第二課堂”,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對提高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增強對華文化的認同,消除“文化隔閡”,排解留學生思鄉情緒等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要提高留學生管理工作水平,首先要幫助留學生迅速提高中文水平,除了開設專門的漢語課程,組織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一起參與校園活動,可以極大地激發留學生學習中文的熱情,迅速提高留學生的漢語口語和聽力。此外,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是展示各國文化的重要平臺,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各國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這對增強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消除“文化隔閡”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留學生參與校園活動,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減少了個人獨處的時間,對排解孤獨感和思鄉情緒具有積極作用,如校園餃子宴、校園風箏節等活動,留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學習到了新的文化詞匯,深入了解餃子和風箏的來源及制作,理解其文化內涵,從而對中華文化產生濃厚興趣。
(三)建立學生檔案,拉近心理距離
建立并不斷完善留學生的成長檔案,這也是提升留學生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被傾聽、被關注、被理解,留學生只身在異國他鄉求學,更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關注和認可。留學生入學之初,應當盡可能多地收集留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學歷背景、家庭情況、成長經歷、獲獎情況、性格特長等。留學生管理人員應盡快將每一位留學生的入學信息熟記于心,有利于與留學生進行初步溝通,拉近與留學生的心理距離。不僅如此,隨著留學生在中國的學習生活,他們對待事物的看法和態度會發生一些變化,教師對留學生的人生引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留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需要及時了解留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情感變化,多花時間與留學生談心,并定期加以記錄,不斷完善留學生的成長檔案,從而更好地開展服務和管理工作。另外,要充分利用現代自媒體手段,組織結對學生對留學生進行深入采訪,將留學生的心路歷程和個人風采加以整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展示,這對提升留學生的自信、增進中外學生的理解和友誼也有著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留學生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隨著留學生規模的擴大,學校的國際化氛圍將日益濃厚,不可避免將產生各類新問題新矛盾,要提高留學生管理水平,實現留學生教育良性發展,就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宣傳執行、豐富學生活動,展示國際特色、開展學生結對,增進文化理解、建立學生檔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優化管理隊伍,增強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爽.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7(2):32-33.
[2]馬藝.基于文化差異背景下的高校留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5-6.
[3]肖琳娟.新建本科院校留學生日常生活管理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2):29-30.
[4]馬丹.文化差異下高校留學生管理的應對措施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6(12):213-214.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