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數學是中職教學中一門最基礎的學科,數學教學是一個展示和傳播學生思維的教學過程,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教學很難適應新的發展要求,針對中職數學課堂面臨的一些問題,從教學理念、專業特色和信息化資源等方面給予一些有效策略,將教與學的過程最優化,讓中職數學課堂活起來。
  [關    鍵   詞]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專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076-02
   “深化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的核心是課程,而課程的關鍵在教學,教學的關鍵在課堂。在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有其特殊性,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適應新的教育發展要求,課堂教學改革便成為必然,所以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將教與學的過程最優化,讓中職數學課堂活起來。
   一、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方面
   著重增強學生適應社會工作的綜合素質,并集中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專業技術和工作理念是當前中職學校的主要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標。部分老師思想上不重視數學,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教學過程隨波逐流,缺乏創新,以教師為中心,以如何教為主線,以教材和教學經驗為依據開展教學。而且缺乏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也不夠明顯,不能真正傾聽到學生的心聲。數學本身具有極強的邏輯性、抽象性和難度,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專注的思考,但是限于中職學生的特殊性,他們自身在學習中沒有自主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和督促。但是由于師生之間缺乏溝通,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較少,使其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因為枯燥的數學教材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阻力,學生也因此而放棄了學習,情緒愈發低迷,長期的“以教代學”慢慢地變成了“有教無學”。
   (二)學生方面
   首先,學習方向不明確,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潛意識中認為只要學習專業課程和專業技能就可以了,因為專業技能與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發展息息相關,是他們進入中職學校的主要原因。在他們看來,專業課程和專業技能早已取代了數學、語文和英語的基礎課程。學生心中對數學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導致學習沒有了方向,而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數學教學的難度。
  其次,中職生大多數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學習文化知識的積極性不高。而數學的學習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很難達到教學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就漸漸養成了中職學生的逆反心理,心中對數學教學排斥甚至到厭學的程度。此外,中職學生因為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對數學知識一知半解,很難真正地參與進課堂中來。
   二、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方案
   (一)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教育革命,新課改最根本的是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為切入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抓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數學教學是一個展示和傳播學生思維的教學過程,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學中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思想,注意傾聽和提問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注重傾聽學生的心聲,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以求思想一致和感情通暢。在傾聽的過程中捕捉學情,捕捉學生創新的思想火花,從而進行有效提問,有了問題才能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創新的思路。
  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育不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尊重,堅持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素質教育在課堂,堅持教為學服務。讓中職學生不再畏懼數學課,帶著思考真正高質量地參與進課堂中來。
   (二)將專業特色與數學教學有效結合
   中職數學教材本身就具備較強的職業性和基礎性,它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專業能力。教師只有將數學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專業知識緊密結合,才能全面提升中職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從本質上加強中職數學的有效性。
   首先,注重學生的專業特色,積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職學校的教學主要是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職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數學教材內容,合理制訂教學計劃,或者是組織數學教師深入學生的實習單位進行調研,以此來了解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都需要運用哪些數學知識。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數學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數學學習潛能,真正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數學課堂具備了較高的專業特色實用效果,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對數學課堂感興趣,愿意主動參與進課堂中來。
   其次,認真把握專業課對數學教學的實際需求,合理優化教學內容。數學教師應該認真研究中職數學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牢牢把握專業課對數學教學的真正要求,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數學教學設計和組織數學教學內容,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因此,中職數學教師不僅僅要懂得相關的數學知識,還要掌握這個專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學??梢蕴峁I課的相關教材來讓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自學,或者采取集中學習的方式,請一些相關專業的教師來給數學教師培訓專業知識。只有加強中職數學教師的專業學習,才能有效解決知識結構的單一化問題。例如,三角函數和平面向量等知識,在機電專業的學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專業的實際需求,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增減教學內容,以便于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只有把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有助于突顯數學教學的專業特色,同時有效提高中職數學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專業能力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優秀人才。    (三)合理利用多種手段、多種資源
   信息時代的教育,要求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對教學各要素進行最優化組合,產生聚集效應。這個意味著巨大的工作量和復雜繁瑣的勞動,如資源的查找、搜集、加工處理,學習環境的創設、學習資源的創作、教學資源的準備、教學軟件的開發利用等,這一切都以高質量、合理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為前提。教師應該認真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相關政策,以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為目標,在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科學性、連續性的基礎上,深度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借助職教MOOC、學習通、微課、動畫、數學軟件等多樣化教學平臺、教學軟件和教學資源,并將其貫穿到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全過程中,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實用、適用、高效的信息化課堂教學。
   首先,信息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數學教學重難點。老師通過聲情并茂、圖文并茂的教學傳遞,能對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產生多角度的刺激,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促使思維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能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直觀形象,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同時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得到較好的訓練。
   其次,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跟蹤監測教學全過程,實現個性化學習。通過信息化平臺測試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行為規律,分析學情診斷學習,制定詳細合理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課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和資源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教師實時關注學生動態了解學習效果,并作評價反饋;課后可以進行線上線下開放性學習,教師及時了解學習效果并作調整進一步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使用,拓寬了學生的知識來源和學習時間,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教師實時關注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整合,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輔助教師引導,激活教學各環節,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為學生奉獻一堂什么樣的課才能使教與學的過程最優化,是需要不斷思考、嘗試和探索的。教育不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尊重。未來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線、以學情和學習目標為依據的課堂。將專業特色與數學有效結合,利用信息化資源,給學生獨立閱讀、自主學習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在線學習的資源和條件,正視學生的需求和欲望,引導學生與自己、同學、老師互動,讓他們真正學進去、講出來、寫下來。教師由主導學習轉向協助學習,教學材料由教科書轉向教學資源,課堂結構由有限時空轉向無限時空,教學目標由“教會、會學”轉向“想學、享學”,讓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
   參考文獻:
   [1]范國鋒.淺談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專業特色[J].學周刊(職教天地),2018(33).
   [2]陳世才.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7(9).
   [3]楊迪.應用數學在信息化領域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6(36).
   [4]繆佳俊.對中職數學教學的問題思考及建議[J].學周刊,2018(33).
   [5]劉建虎.談談中職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專業特色[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
   [6]林寶森.淺談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專業特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4).
   [7]席曉鳳.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1(5).
   [8]王元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8(3).
   [9]鄭曉冉.技校數學教學中數學能力的培養[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
   [10]王小軍,冉鳴.信息化教學設計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嘗試[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11).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9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