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用血質量管理促進臨床合理用血的相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對促進臨床合理用血的相關作用研究。方法某三甲醫院于2017年1月起開始加強用血質量管理,比較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后1年內的臨床用血相關數據,分析住院患者總輸血率、血漿輸注率、紅細胞輸注率,隨機抽取加強用血管理前后輸血病歷和輸血申請單,對比缺陷病歷率和缺陷輸血單率。結果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住院患者增加3110例,增長率(5.65%),而總輸血量減少2476U,減少率(9.51%);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的住院患者總輸血率(4.59%)、血漿輸注率(12.98%)、紅細胞輸注率(28.39%)均明顯低于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的6.95%、13.57%、33.17%(P<0.05);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的缺陷病歷率(32.34%)和缺陷輸血單率(2.53%)明顯高于加強管理前的53.45%和3.38%(P<0.05)。結論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可有促進臨床合理用血,具有積極的應用和推廣意義。
[關鍵詞]加強;用血質量管理;臨床合理用血;輸血率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3-137-04
輸血作為目前臨床救治多種疾病的有效手段,迄今已具有上百年的臨床應用史[1]。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全球年均獻血量在9200萬單位,我國無償獻血人數雖然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但比例相對較低,因此提高醫院用血質量管理水平,合理運用血源,成為了臨床醫學領域尤為關注的課題[2]。為了探討更加科學的醫院用血管理路徑,有效運用血源救治患者,本研究以某三甲醫院自2017年1月起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后1年內的臨床用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統計學分析軟件、Excel對患者的臨床用血數據進行了處理和分析,探討了臨床用血情況,以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某三甲醫院于2017年1月起開始加強用血質量管理,統計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后1年內的全部患者的臨床用血相關數據。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患者51909例,包括男27293例,女24616例;年齡12~86歲,平均(63.6±5.3)歲。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患者55019例,包括男28928例,女26091例;年齡13~85歲,平均(53.9±5.6)歲。本次實驗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參與研究的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剔除非住院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輸血禁忌證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加強臨床用血質量管理的具體方法
(1) 加強培訓,確??剖胰藛T全面掌握各項輸血適應癥,為了指導臨床各科室合理用血,杜絕血源浪費現象,我院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3]等法規,科學制定了醫院輸血適應癥質量管理機制,明文要求醫務人員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遵循“能不輸血堅決不輸血、能少輸血決不多輸”原則,開展臨床用血管理工作。同時醫師在申請用血時必須經所在科室的主任、輸血科室主任、醫務部主任三級審核,一旦發現不合理用血現象應立即終止,保證臨床輸血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 推進輸血科會診制度,對于一些學科疑難和危重癥患者診治過程中,可采用會診模式,通過多學科醫務人員協作的方式,提高醫院醫療質量,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用血合理性,可要求在重大手術、危重癥患者、疑難雜癥救治中要求輸血科專業醫師會診,協同確認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輸血治療。
(3) 積極倡導自體儲血技術,針對部分擇期手術患者,可結合患者實際病況于術前抽取患者血液待存,待手術需要時進行回輸處理,在保障臨床用血安全性的同時,還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恢復,降低臨床輸血成本。
(4) 落實術中自體血回輸,大多數行手術治療患者受術中創口因素影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血現象,利用術中自體血回輸技術,通過器械吸引裝置,可將患者術中流失血液重新采集,經抗凝、過濾、濃縮等工序處理后回輸至患者體內,在脾臟破裂、宮外大出血等急性、重大創傷病例的臨床治療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減少異體輸血潛存的風險。
(5) 實時監控患者凝血功能,根據患者既往病史、身體檢查資料等相關信息,評估患者出血風險,做好各項出血工作,同時在圍術期內動態監測患者各項凝血功能,結合監測結果積極調節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復合物水平,為患者臨床救治保駕護航。
(6) 開展輸血評價工作,在輸血前后根據患者臨床體征表現、血液監測數據、輸血利弊、適應證等信息的比較,全面評估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輸血治療,杜絕“安慰血”“人情血”“營養血”現象,規范醫務人員從業行為,動態監測患者受血后的臨床療效,早期發現輸血無效病例,減少輸血免疫事件發生,提高整體輸血技術水平,減少醫患糾紛事件。同時返聘資深專家審核醫院輸血病歷,將檢查結果與醫務人員個人績效、榮譽相掛鉤。
(7) 強化患者造血功能,及時給予患者靜脈補鐵干預,提高患者機體造血功能,減少患者對異體輸血的依賴性。
(8) 全院實時公布血液庫存,在醫院局域網首頁向院內醫務人員公示血液庫血液庫存容量,使科室醫師心中有數,并加強各科室與輸血科的溝通和聯系,下發《輸血科臨床服務調查表》《臨床用血溝通表》,結合調查結果進行針對性整改,幫助醫務人員加強“輸血質量管理”重要性理念,強化醫務人員輸血科職業高風險責任意識。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后臨床用血相關數據,其中血液成分單位換算200mL全血作為1U,血漿100mL為1U[4]。(2)分析加強用血質量管理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總輸血率、血漿輸注率、紅細胞輸注率。(3)隨機抽取加強用血管理前后輸血病歷和輸血申請單,對比缺陷病歷率和缺陷輸血單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將全部研究數據均輸入SPSS23.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有效處理,臨床用血相關數據、住院患者總輸血率、血漿輸注率、缺陷病歷率和缺陷輸血單率采用%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后臨床用血相關數據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住院患者增加3110例,增長率5.65%,而總輸血量減少2476U,減少率9.51%,其他臨床輸血醫療指標見表1。
2.2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管理前后輸血情況比較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的住院患者總輸血率4.59%、血漿輸注率12.98%、紅細胞輸注率28.39%均明顯低于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的6.95%、13.57%、33.17%(P<0.05),見表2。
2.3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后缺陷輸血病歷率和缺陷輸血單率比較
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的缺陷病歷率32.34%和缺陷輸血單率2.53%明顯高于加強管理前的53.45%、3.38%(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醫療糾紛事件頻發,其中不合理用血引發的醫療糾紛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內容,因此如何提高臨床用血的合理性,緩解血源緊張局勢,成為了值得研究的課題[5]。根據WHO的相關規定,合理輸血、自體輸血等均為臨床合理安全用血的有效方法,但在臨床推廣方面仍存在明顯的局限性[6-10]。
為了提高臨床合理用血水平,確保用血安全,我院自2017年1月起開始落實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工作,根據《醫療結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11]等法律法規實施院內用血質量管控細則,加強臨床各科室用血管理,健全用血管理體系。以考核細則為例,其中包括病歷書寫、輸血醫囑、輸血前后評估等內容,同時通過返聘資深專家,不定期抽閱輸血病歷等方式,有效減少了輸血申請單和輸血病歷書寫缺陷率。本組實踐證明,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的缺陷病歷率32.34%和缺陷輸血單率2.53%明顯高于加強管理前的53.45%和3.38%(P<0.05),表明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可有效提高輸血病歷管理質量。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可知,推進用血質量管理,加強院內合理用血監管,可有效改善醫院臨床用血量的相關指標,降低用血總量,改善血源浪費現象,有助于提高臨床用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12-17]。結合本文研究結果可知,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住院患者增加3110例,增長率5.65%,而總輸血量減少2476U,減少率9.51%,且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后的住院患者總輸血率4.59%、血漿輸注率12.98%、紅細胞輸注率28.39%均明顯低于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前的6.95%、13.57%、33.17%(P<0.05),說明加強用血質量管理有助于控制輸血量,提高臨床用血有效性,顯示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可有效減少總輸血量,改善原有的安慰輸血等不必要輸血情況,減少血源浪費,提高用血合理性。
綜上所述,加強用血質量管理可有效減少臨床輸血量,改善血源浪費現象,降低住院患者總輸血率、紅細胞輸注率、血漿輸注率、缺陷輸血病歷率和缺陷輸血單率,促進臨床合理用血,因此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黃國軍,王樂三,張統宇,等.上海市浦東新區二、三級醫院2009~2014年臨床用血量趨勢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13):141-144.
[2]李外,沈紹清,李雪嬌,等.2014-2016年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分析[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3):676-680.
[3]荊晶,尤海菲,王文婷,等.某三甲醫院2011~2014年臨床輸血情況調查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18(5):441-444.
[4]傅云峰,趙國勝,高萌,等.血栓彈力圖在住院重癥患者臨床合理用血中的應用[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6,28(5):396-400.
[5]聶志揚,胡俊華,李淑萍,等.以反饋干預為目的、由輸血醫師主導的臨床用血評估評價方法的建立及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19(3):217-221.
[6]羅圓圓,陳麟鳳,馬春婭,等.膝關節手術患者臨床用血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1):48-50.
[7]袁玉榮,高均翠,張莉,等.宜昌市臨床用血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7):747-749.
[8]劉曉麗,李美霖,陳蘭蘭,等.北京地區部分醫療機構臨床輸血管理狀況調查分析[J].海南醫學,2016,27(8):1345-1348.
[9]歐陽旋,劉慶,許靖,等.2011~2014年長沙市某三甲醫院臨床用血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29):54-57.
[11]楊麗云,劉威,曹磊,等.全程閉環智能信息化臨床用血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2):124-128.
[12]段學云,宋曉健,馮國強.心臟外科手術患者用血狀況調查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0):1179-1180.
[13]高均翠,袁玉榮,盧偉,等.宜昌地區綜合醫院醫師合理輸血知識態度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4):413-416.
[14]萬金蘭,駱秋鄖,張曉旻.某市輸血病案質量考評促進科學合理用血[J].中國病案,2017,18(2):23-25.[15]周慶林,王莉,高尚仁,等.分級聯控和分層推進在規范臨床用血中的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19(1):26-29.
[16]何桂鮮,黃杰,夏芹芹.臨床用血評價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8):959-962.
[17]陳進凡,楊勇毅,張曉萍,等.甘肅省三級以上醫療機構臨床合理用血現狀調查[J].西部中醫藥,2018,31(2):76-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