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的教育》看少年期教育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少年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承接著幼年階段兒童的發展,起到了鞏固上一階段兒童自身發展的作用,還成為下一階段兒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雙重作用下,少年期的教育對于促進兒童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及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少年期;教育的連續性;自然發展
福祿培爾在《人的教育》中主要論述了人的教育時期的兩大階段,即幼兒期和少年期。他認為幼兒期主要是生活的時期,而少年期才是真正開始學習的時期。福祿培爾所認為的少年期主要是指學前期的少年兒童,對這一階段的兒童來說,家庭里的共同生活和父母的家庭教育對他們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他在少年期便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少年期的發展與教育和家庭生活對兒童的影響。
一、對少年期兒童進行教育的必然性
福祿培爾認為人的一切發展階段的教育都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按照他們的本性連續地、協調地進行,而不應將人的各個發展階段孤立起來,劃分出明確的界限或者造成各個階段之間的截然對立。原因正如福祿培爾所論述的那樣:“每一個后繼發展階段,會像新的幼芽一樣,從一個健全的芽苞里萌發出來,而他也將在每一個后繼的階段上,在同樣的努力下,直到該階段完滿結束,實現該階段的要求,因為只有每一個先行的發展階段上的人的充分發展,才能推動和引起每一個后繼階段的充分和完滿的發展。”
各個發展階段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后一個發展階段以前一階段為前提和基礎。因此兒童在由幼兒期過渡到少年期時,他們還是缺乏有意識表現的可能性的,只有繼續發展,對他們進行少年期的教育,他們才有可能帶著意識、觀點、意志去接受外界事物,才能更好地積累經驗,為將來的生活做準備。
少年期與幼年期的教育不同,幼年期僅僅是生活本身的時期,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的時期,而少年期則主要是為將來的生活做準備的時期,是讓兒童懂得事物的特殊關系和個別事物,以便他們以后能夠引出它們內在的統一性,即從觀察諸個別事物出發,發現并指出他們內在的各種傾向。
二、如何對少年期的兒童進行教育
對少年期的兒童進行教育,不僅要遵循人本身的本質,還要遵循事物本質中包含的一定的、不變的和明確的法則,特別是人和事物同樣必須遵循的那些法則,即教學必須借助兒童現階段所發展起來的認識、見解、謹慎、洞察力和覺悟來進行,而學校教育恰恰是最能達到這種教育效果的方式,也就是在這一階段,學校教育正式開始。
學校的作用在于通過把外部的、個別的、特殊的個體展示在人面前,引導人去認識并把握普遍的、內在的、統一的東西,由于少年期的兒童已經脫離了幼兒期無意識的學習階段,開始了有意識地學習過程,也就是自覺的內化過程,學??梢栽诖藭r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利用此階段兒童易產生各種好奇心的特點,進一步激發兒童獨立探究的欲望,使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好地積累經驗,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教育者在面對此階段的兒童時,應該及早在兒童身上培養他們活動的本能,特別是要在此階段培養他們塑造的沖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福祿培爾認為,游戲和身體活動對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來說仍然是重要的活動內容,因為這兩項內容具有獨特的、與這個年齡階段兒童的內心生活相適應的性質,所以可以運用這兩種手段對兒童進行教育。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游戲的內容和形式也應隨之得到發展并日益豐富起來。
教育者要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對兒童的自然發展妄加干涉。兒童應當做些什么、學些什么,必須依據使兒童的行為與他的性向、內在愿望相一致的原則。但成人在對兒童進行教育時,易形成這樣一個誤區:當一個人到達少年期時,便相信他是少年了,并把他作為少年來對待,而不管實際上他們的智力、情感和身體要求是否已達到他們的發展階段,甚至有些成人還會要求兒童超越他的發展階段,使一個少年作為一個成年人表現自己。這些都表明成人對兒童的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思考,對兒童的成長過程缺乏耐心。因此教育者不能僅僅根據兒童的年齡來劃分教育階段,還要考慮兒童的智力、情感和身體等因素,即根據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的實際水平劃分教育階段,充分考慮兒童個體的特殊性,在順應他們自身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才是有利于他們發展的。
三、對少年期兒童進行教育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福祿培爾在《人的教育》中對少年期的兒童進行教育的觀點和做法在當今的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他認為:“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于這一生命階段……他將來對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的關系,對社會和人類、自然和上帝的關系,按照兒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稟賦,主要取決于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活方式。”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主要從學校和家庭兩方面入手。在分析學校和家庭兩方面教育的基礎上可以得出如下啟示:
?。ㄒ唬┮詢和癁楸荆槕渥匀坏陌l展
由于少年期的兒童要開始正式地接受學校教育,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主要影響的已不再只是父母,還有了老師的作用力。但這兩方面的教育都應遵循一個共通過的原則,即以兒童為本,尊重兒童的天性,順應其成長的規律。成人在對兒童進行教育時,要避免用成人世界的規則要求兒童。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更多地考慮兒童個性的問題,因材施教,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興趣和能力,盡量做到順應每個兒童的發展特點。在充分了解兒童的基礎上,對他們因勢利導,適時引導他們朝著積極的方向成長。
?。ǘI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兒童接觸的首要環境,父母的言行時刻都在影響著兒童,家庭不僅是兒童生活的場所,更是兒童學習受教育的起點,因此為兒童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對于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
因此家庭成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在促使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時,還有助于形成他們優秀的品格;家長應予以兒童適度的關愛,避免對兒童的溺愛。家長應走出愛的誤區,給予兒童理性的關懷,加強彼此之間的心靈溝通,同時也應放手給兒童更多鍛煉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自己動手的同時,可以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正確的責任意識。
?。ㄈW校建設成宜教宜樂的教育殿堂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指引兒童學習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充分發揮游戲的優勢,將游戲融入到教學當中,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收獲知識;鼓勵兒童到大自然中接受教育,正如陳鶴琴所說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在兒童進行戶外活動時,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少年期的教育對兒童一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此階段的教育不僅連接著幼年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還為兒童之后更好地接受學生期的教育打下了基礎。福祿培爾在《人的教育》中所提出的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原則及教育應適應兒童天性的發展的觀點,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具有革命意義,對當下中國的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 福祿培爾著. 孫祖復譯. 人的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張敏、徐小洲. 論福祿培爾的教育順應自然思想[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0.
[3] 周靜. 淺析《人的教育》的當代價值[J]. 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4.
[4] 丁亞春,馬玲,黃梅,周萬成. 教育:理性存在者的生命自覺——對福祿培爾 《人的教育》中的教育觀解讀[J]. 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6.
注釋:
①福祿培爾:《人的教育》[M],孫祖復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1頁.
?、诟5撆酄枺骸度说慕逃穂M],孫祖復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9頁.
?、蹚埫?、徐小洲:《論福祿培爾的教育順應自然思想》[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0.01.
④周靜:《淺析<人的教育>的當代價值》[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4.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