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改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時代的課改教育模式不同于古代的教育,古代的教育是老師教,學生學,沒有什么教學設備、只有書、筆、本,一節課由老師一個人說了算。而當今教育從模式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主要體現在課堂上老師不再是講臺上的組織者,而學生多了些展現自我的小主人的身影,真正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是新時代、新教學模式。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生的不好好學習狀態在一天比一天的明顯。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顯的是那么的無力。這是為什么?怎樣才能轉變這些學生的思想,改變這些學生的命運呢?我想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即利用信息技術課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深入內心影響學生改變其學習狀態。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課己成為現代教育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了,信息技術課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操作上的體驗,同時也是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創作能力的一個鍛煉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不斷成熟,信息技術的課的內容也在不斷的改進和更新給學生帶來了新異。有新的東西,學生就會有好奇,好奇能促進學習,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他們學不如他們主動學,讓現代學生主動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掌握相關信息技術技能。通過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掌握如何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加工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
一、注重能力、積極性、學習興趣的培養:
談到能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做為老師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出每個學生身上不同的能力、積極性、學習興趣是長期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動機,是挖掘潛力,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一些學生會因為思想波動而想放棄學習。那么而對這些學生做為我們老師的應如何做呢。我的做法是這樣的:首先,要先了解這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例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厭學。其次,要了解學生愛好什么。最后,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體驗學習操作帶來的快樂。對這類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和鼓勵。因為學生操作能力不同,所以做為教師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注重與學生站在平等的高度,樹立學生成功的自信心和決心。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信息技術教師的重要任務?;ブ岣?,利用學生間平等的關系,以互動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合諧促進步,以互動促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會有兩種現像在學習中出現第一種就是能力、理解力、動手實踐操作應用能力參差不齊。第二種就是在農村學校會出現一機多生不能達到一人一機的現像。在這種情況下,以教師個人的力量來對學生進行一一輔導會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師示范講解引領,將大部分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上機實踐,合作探究學習。實行互助教學提高學生間互動能力、共同提高,不能不視為是個好的做法。
二、愉快教學轉變學習狀態:
愉快的心情能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興趣的培養,轉變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厭學為好奇,變想學為會學,以任務的形式分層對學生出示教學任務,設計出難易分層教學任務,在指引學生用計算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貫穿教材滲透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游戲提高興趣。有目的學習和實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識,鍛煉學生的創作、設計、應用能力。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注重實用不偏離課本教學目標,形成訓練與主題互不重復的任務框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也就是說 “任務”要層次分明。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和興趣。教學“任務”保質、保量完成,需要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創新,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互助學習。例如:在學習《美化我“家”》時,要求學生明確目標,掌握制作方法。為促學生高興趣學習本課內容,在課前,教師利用數碼相機拍下了龍江縣50張街景圖,在上課的時候以素材包的形式展示組學生看。因為根據本課主題,選取的圖片是家鄉的街景,這樣學生會感到很親切。所以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創作的熱情。教師適時給出提示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學習《美化我“家”》做品設計制作。讓學生愉快輕松地掌握本節知識。
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相結合積極創設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環境及資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遠程教育設備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來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提升學生興趣。有利于在課堂教學中突破難點,也能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教學重點知識。
總之,要想利用信息技術課教學來影響轉變學生厭學情緒,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營造創新環境,長期開發學生的潛力,注得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會學習、自主學習,學會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著力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進喜.試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必要性[J/OL].學周刊,2019(15):131[2019-05-06].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120.
[2] 張昱崢.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和實踐[J/OL].學周刊,2019(13):74[2019-05-06].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