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誦讀對小學低段學生學習古詩的必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古詩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起著重要的作用。古詩文韻律和意境內涵都十分豐富,反復的誦讀能夠品味詩中的語言美、意境美、圖畫美、想象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關鍵詞 誦讀;古詩;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23-01
古詩文一直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被選入小學課本中的古詩文,言簡意賅,詩畫結合,并且讀起來朗朗上口,優美動聽。而反復地吟誦更能挖掘詩文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領略文本真實的美感?!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知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币虼苏b讀教學應作為學習古詩文的首選。
一、誦讀提高審美能力
(一)語言美。古詩文的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故事的押韻節奏感強,讀起來優美動聽。教師只有細心的指導,引領學生反復朗讀,才能體會到音律美。古詩在選詞、煉句方面很講究,追求精美,常常運用貼切的修辭手法,使詩句趨于完美境界。例如:駱賓王的《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睂逦?,顏色鮮明畫面感強,在反復吟誦后腦海中會顯現出詩句的圖畫,從而渲染詩的意境,更好的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杜甫《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笨鋸埖氖址▽懢暗那擅钿秩?,達到傳神的境地。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何用“綠”、“吹”、“到”、“過”、“滿”等字也能表示春的到來,而用綠卻在讀的時候仿佛就看見了春色,又生動又貼切更富有動態。唯有通過讀,這樣優美的文字才會活靈活現,作者在創作時也是徘徊踱步,邊吟邊唱,才會有精準而又美妙的詩句。
學古詩時應引導學生主動誦讀,從有板有眼的讀到有聲有色的讀,通過誦讀感知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斟酌字句地讀,體會作者創作時的感受。
?。ǘ┮馓N美。詩,所以很有美感是因為它的詩情畫意,內涵豐富。很多古詩它的內涵甚廣多數體現在它深層面的深刻意蘊。我們教學時,應根據學習古詩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透過表象領悟其內涵意蘊。例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痹娭凶髡咄ㄟ^遠看近看,聯想思考,對廬山瀑布加以夸張和豐富的描述,讓人讀后仿佛身臨其境又浮想聯翩。對于學生來說,在學古詩的過程中若不開口誦讀,就無法體會到詩的韻律美,若不開口讀并且是反復誦讀,就體會不到作者的想象空間。激發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教師就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對古詩誦讀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悟,使他們獲得思想啟迪。詩文朗朗上口,配樂律感生動,讓古詩在學生的口中傳頌,讓意蘊在內心深處貯藏。
二、誦讀提高詩文的體對悟能力
在指導學生懂得欣賞的同時,有效的朗讀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誦讀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誦讀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并借以其他輔助手段,為學生、教師、教材三者之間搭建了順暢的教學平臺,換言之,誦讀教學就是在有聲、有情、有感的朗讀中,使學生與文本達到交流互動的過程。讀起來字正腔圓,富有韻味,體味詩句也會更有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課程時要設計導讀、自讀、范讀、欣賞讀、拓展讀等方式,讓學生不再覺得誦讀是件枯燥無味的事情。教師就要有效的設計導讀,開篇導入出示詩句圖畫或者聲情并茂描述詩句所描述的景色,或播放其中的音樂,引起學生讀的興趣。例如:“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將送別場景進行創設,自己與友人送別會怎么送?做些什么?配以恰當的音樂烘托情感。我們一起去看看古代的人們是如何送別的。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提出自讀要求,用特殊標記來注釋不懂的詞或重點詞,讀的時候要字字響亮,不可多字少字,不可倒置一字,不可如誦經般毫無停頓。在已學過的詩句中掌握停頓方法。教師范讀時音調婉轉,加以自己對時局的理解烘托情緒,配樂增加情調,飽含感情去讀。讓學生向你這樣去讀,把詩句讀得更有情感。賞讀時可拿詩人之前的同類作品來一起總結讀,描寫山河壯麗,讀時也要氣壯山河,描述人民疾苦,讀時也要聲情悲傷。拓展一些同類詩型的其他作家的作品,來比較讀,看看還有那些詩句也跟今天讀的詩句一樣意蘊綿長。這樣又加深了學生的積累。
三、誦讀讓學習古詩更有趣味性
其實古詩文教學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讀是語言實踐練習最重要的途徑,只有讀得多,才能悟得深。多讀有助于對語言的感知、吸收、積累,也有助于思維的發展。在古詩教學中,把學生平時誦讀的積累,設計成一系列的游戲,也更能提高學生學習古詩閱讀古詩的興趣。例如:你知道有哪些詩句是描寫顏色的詩句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中帶有數字的詩有哪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痹娭袔в袆游锏脑娋溆心男俊氨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睂懟ǖ脑娋溆心男康鹊冗@些問題設計成接力賽的形式,古詩接龍的形式,都是學生樂于去玩的游戲,在游戲中又可以將這些古詩回味誦讀,使學習詩句更有意思。
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鑄就了古老文明的華夏民族的靈魂,代代相傳,影響深遠。通過吟誦,可以使學生實現與詩文的共鳴,與作者的溝通,使學生在古詩文中暢游。誦讀加深了感悟和理解,提高了審美情趣,能貼切的邊讀遍想象,更準確地理解詩的意蘊。多讓學生誦讀詩文,也是學生主動積累傳統文化,培養審美情趣,提高人文修養和學習語文興趣的好手段。
參考文獻:
[1]趙珊珊.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