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08-01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以讀為主。但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持續性差,理解力不強,認識的字又有限,往往對閱讀的興趣不夠濃厚。低年級孩子在閱讀時,往往是讀課文時只能單個單個地認字,無法將整句話連貫起來,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喜歡唱讀,朗讀課文時漏子、添字的現象嚴重等。長此下去,會導致孩子的構詞能力差,導致語法錯誤,無法體會文章的情感,理解不了語句的意思,養成不良的閱讀習慣,勢必影響孩子們以后的閱讀和寫作。從低年級兒童的特點來看,低年級閱讀教學就成了老師們比較棘手的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些膚淺的認識,與同行共榷。
一、閱讀教學與活動相結合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弊寣W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閱讀活動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還處于自由自在的玩耍狀態,突然進入嚴肅、規矩的學習狀態,孩子的樂趣需要延伸、繼續,同時也要上升到新的層次,開拓新的方法和途徑,如游戲法、實驗動手操作法、講故事,看動畫等這些方法和途徑都能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我在上《影子》這課時,師首先組織學生到室外的陽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戲,然后讓學生結合現實中所看見的影子來學習課文是如何寫影子的,這樣自然的引入課堂,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學生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二、閱讀教學與課文中的插圖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關于閱讀教學的要求指出,要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么,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我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縣城的兒童生活中很難看到秋天那幅豐收的景象,讓孩子們觀察課文中的圖,引導孩子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它們各像什么?”孩子們的回答精彩紛呈,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田野、果園了。這樣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并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閱讀教學與思考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弊x書不思考猶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在學習《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美讀詩句,然后,讓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朗讀,提出了不少問題,其中,共性的問題是“為什么說竹排在畫中游,而不是說在湖里水里游呢”?這一共性的問題也正是文章的重難點所在。對提出問題的孩子我提出了褒獎,并讓學生們一起動腦解決問題。這樣,問題來源于學生,再由學生自主解決,培養了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
四、閱讀教學與說話訓練相結合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說的態度和語言習慣?!痹诮虒W實踐中我們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學習《荷葉圓圓》一課時,它的語言充滿了詩情畫意,極易把孩子帶入一個童話般的情景中去,在孩子多讀成誦的基礎上,并告訴孩子剛才我們所收集的好詞好句在平時說話寫話中都能運用。接著,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仿照文中結構相似的幾個自然段,讓學生想想還有誰把荷葉當作什么?因為有了讀文的基礎,學生甚至能熟讀成誦,再加以合理的想象,老師的鼓勵,所以學生說得生動有趣,達到了訓練的目的,做到了學以致用。學生的“作品”相當精彩:
“小兔說:‘荷葉是我的小傘?!⊥米幽弥扇~在雨中散步。”
“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小船?!∥浵佔诤扇~上,在水中行駛。”
“小蚯蚓說:‘荷葉是我的床?!◎球旧熘鴳醒?,懶洋洋地躺在荷葉上?!?
諸如此類的語言還有很多很多。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發展了語言,學會了表達方法,并學會了關注周圍的事物。因此,我認為可以在閱讀中多讀并積累詞句,為寫話打下基礎。
五、閱讀教學與畫畫相結合
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表現出來,這也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語文學科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習《歡慶》一課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閱讀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動手畫一畫“在祖國媽媽生日那天的歡慶場面”,學生經過思考,畫出了準確的答案。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在畫畫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中所描寫的意思,然后,還要再進行抽象思維,將詩歌中所描寫的場面畫出來,這樣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又教給了學生獨立學習的方法。
六、閱讀教學與寫話相結合
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基礎。這里的寫有兩個層面,一是抄寫,二是創造寫?!墩n標》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目標第5條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抄寫閱讀中積累的好詞佳句,實現低年級閱讀教學扎扎實實多積累。如在教學《司馬光》一課時,引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后,仿照這段話說幾句話,并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再把這幾句話寫下來。從孩子們寫的話中可以看出低年級的兒童平常也是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觀察得挺仔細,寫起話來形象生動,比喻貼切,想象豐富。
總之,只要我們把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聯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看、說、思、寫,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演、寫、畫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