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低年級小學生識字少,影響學生閱讀效率;思維能力不強,影響小學生閱讀體驗;缺乏閱讀引導,影響小學生閱讀氛圍。因此,家長要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空間。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小學生推薦書目,擴大小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與家長要共同督促小學生及時記錄及時總結閱讀經驗,并及時為小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階段,小學生的識字數量較少,語感不強,整體閱讀水平較低,但是小學生認識世界,發現未知的好奇心卻很強。因此,為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也為提高小學生的眼界和視野提供了可能。[1]
  一、小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低年級小學生識字少,影響學生閱讀效率。小學生在一年級學習簡單的拼音和漢字,但中華文明五千年,方塊字多姿多彩,小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大量的漢字,實屬困難,而在閱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少的生字,生詞小學生雖然可以通過查字典拼字母等方式來識字,但這種過程難免會降低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生字生詞成為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的攔路虎。[2]
  其次,低年級小學生思維能力不強,影響小學生閱讀體驗。閱讀是一種文字的視覺感觸過程,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小學生需要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從而達到理解的過程相比,看電影看電視劇等閱讀更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而低年級的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足,難以及時地捕捉文字中的關鍵信息,迅速生成豐富的畫面,所以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感到乏味和無趣,往往難以長時間的堅持閱讀。[3]
  再次,低年級小學生缺乏閱讀引導,影響小學生閱讀氛圍。當前碎片化閱讀已經深刻地影響了小學生的閱讀體驗,在社會市場上人們利用各種吸引眼球,送人聽聞的詞語來提高閱讀量。一些不切實際的用語,一些不規范不正確的詞匯,充斥著人們的視野,污染了小學生的閱讀環境。同時,這是一個快速消費的時代。大部分家長每年的閱讀量都很難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大部分家長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和精力少之又少。他們很少陪伴孩子端坐在課桌前閱讀,他們很少關注孩子閱讀的興趣點。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小學生做練習題上。放在尋找閱讀技巧上面,甚至部分家長醉心于網絡游戲,或者沉迷在自己的工作中,無暇顧及小學生的閱讀。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小學生無法在一個書香四溢的家庭中成長,也無法在一個人人愛讀書的社會中成長,因此低年級小學生很難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很難有良好的閱讀體驗,更難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閱讀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二、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和家長要形成合力,齊心協力構建閱讀共同體。
  第一,家長要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空間。閱讀可以分為朗讀默讀等形式低年級的小學生往往傾向于朗讀形式。這就需要家長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寬敞明亮,溫馨的空間。為小學生閱讀創造一個優雅別致的環境,同時家長還可以在小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播放相應的音樂,為小學生閱讀烘托氛圍,幫助小學生有感情有節奏,有起伏的朗讀。再次,家長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文字的發音要飽滿,字正腔圓,培養小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例如,在學習了小學語文部編教材一年級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后,要激發學生的朗讀情趣。帶著童趣讀出趣味,可以運用誦讀、領讀、輪讀、邊讀邊欣賞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第二,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小學生推薦書目,擴大小學生的閱讀視野。小學生由于自身認識能力還不完善,在選擇閱讀內容的時候會出現閱讀內容的娛樂化碎片化。這樣一來小學生就難以形成系統化規范化的閱讀知識體系難以逐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定期向學生推薦書目,幫助小學生從眾多紛繁復雜的書海中,找到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找到適合他們心靈旅行的棲息地。例如,在學習了小學語文部編教材一年級課文《比尾巴》后,可以讓學生閱讀片段,“世界上大約生活著150余萬種動物。動物身上大都長有一條尾巴,動物的尾巴形狀各異,妙用多種。鳥的尾巴上,長著又長又寬的羽毛,這些羽毛展開時好像扇子,能夠靈活轉動,便于掌握飛行方向。魚把尾巴當作游泳器。有些動物的尾巴能起著“第三條腿”的作用,借以平衡身體;有的動物把尾巴當作平衡器;有的動物把尾巴當作武器;有的動物把尾巴當作倉庫。”
  第三,小學語文教師與家長要共同督促小學生及時記錄及時總結閱讀經驗。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閱讀內容,大多比較簡潔,語言生動活潑。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及時的記錄,讓自己有感觸的閱讀內容,同時總結自己的閱讀經驗,不斷地豐富個人的視野,提升閱讀的能力。
  第四,低年級小學生自身能力不足,需要家長與教師提供相應的幫助。例如,小學生在學校課堂當中學習了新的生字生詞,教師要將相關的文章,推薦給小學生家長。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旅行。家長陪伴小學生復習新的生字生詞,并且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和學習其他新的生字生詞。這樣的陪伴學習,降低了小學生閱讀的難度,同時也為小學生正確閱讀提供了保障。
  結語
  總之,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的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思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能力需要經過長期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選取優秀的片段,讓學生反復的朗讀促使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進而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語言特點以及文字所描繪出的畫面,鍛煉小學生的口頭描述能力以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促使小學生能夠在文字與畫面之間進行任意切換,提高思維反應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分析[A]..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2.
  [2]何燕華.淺談提高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59.
  [3]張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初探[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五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2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