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校審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建筑行業的發展從本質上反映了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雙重發展的情況?,F如今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建筑工程的安全質量一直都是為人們和社會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決定建筑物安全質量的根本就是建筑結構的設計以及對設計圖紙的校審。目前由于對于校審環節的不重視以及設計圖紙自身的諸多問題,導致建筑物的質量始終堪憂。本文從目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校審存在的問題出發,在文中詳細的闡述了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校審時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校審圖紙;注意的問題
1 我國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校審存在的問題
首先目前的建筑結構設計都是利用計算機來進行的。計算機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有利有弊,好處就是脫離傳統的圖版設計,這一點也是響應了國家建設部要求設計單位在2000年甩掉圖版的號召。壞處就是建筑結構設計師們已經不再依賴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而是在計算中進行拼湊,很難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準確性。
除了設計師自身的偷懶之外,還有一部分小型的設計公司并沒有建立針對建筑結構CAD技術的質量監督和保證體系,在使用CAD技術的過程中,單純且盲目的信任計算機,再加之人為失誤的增多,極大的影響了建筑結構設計質量。
此外,由于設計市場的競爭激烈。設計單位為了追求極致的效率,經常性大幅度壓縮設計工期,尤其是最后的設計圖紙校審階段,這就造成校審方法只存于表面功夫,根本沒有形成有效的質量管理,直接導致設計中的錯誤輕松過關,直接影響了工程自身的質量和進度。在這種情況下,提升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的審計能力以及校審人員的專業素質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2 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校審應該注意的方面
2.1 校審建筑結構的設計概念
建筑結構概念的設計就是建筑結構設計的關鍵所在,規范使用是否符合國家的數值標準直接決定著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與質量。根據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以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指出,在建筑結構的基礎上設計中應該考慮的問題有以下的這些:建筑場地土質的類別劃分、選擇合適的持力層、地基自身承載力數值的確定、天然地基的抗震強度等等。此外還包括防震、沉降、伸縮等縫隙的設置、選擇合適的上部結構、一般房屋建筑物設計時需要考慮的規范性定值等等。
在校審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時,需要特注意的是,檢查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執行情況。舉例來說,有一個建筑工程是一個8層的框架結構,分別對各層的使用用途進行分工,這些建筑結構的選擇上、承載力數值計算以及有關的計算過程都沒發生錯誤。但是在2樓的樓頂上采用的材料是預制板,但是預制板自身的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根本不符合國家出臺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所明確規定的二級防火數值要求。還有建筑的總高度超過了25米,但是在計算抗震機構的等級使用的是4級的標準,也不符合在同等高度下應該是框架為三級的規范。這樣一來,計算得出的結果和框架的構造上都不符合規范標準,這樣就是嚴重背離了國家強制標準的執行,這樣的建筑工程就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這就要求校審人員在進行校審的時候要求對國家建筑標準牢記于心,同時對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的概念方面所涉及到的數據進行仔細的檢查。
2.2 校審設計過程中的使用軟件
常見的高層建筑物的三維空間的分析軟件主要有以下的幾種:薄壁軒件模型(主要分為開口型和閉口型兩種類型),如:TBSA、TAT,這些都是屬于板一梁墻元模型,除此之外,還有殼元墻元模型以及平面框架的CAD軟件、多層混合結構的計算軟件。
設計人員應該根據建筑物實際的工程受力特點,選擇合適的計算模型。而且有的軟件是有一定的使用條件,基本上是對使用系統的要求。舉例來說,目前使用最頻繁的TBSA2.4版本則是基于DOS的低版本開發出的軟件,在使用的時候系統必須是DOS版本,而且只能使用常規內存并且無法使用DOS系統的多重任務的配置。如果在使用之前沒有注意到這些使用條件,計算得出的結果都是錯誤的。對于一些中型或者是大型的建筑工程,設計人員基本上都需要采用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模型能進行計算,在比較之后選擇計算結果更合理的結果。
2.3 校審計算結果
校審人員應該對整個工程計算涉及的包括:原始、關鍵數據;設計上的參數;截面的尺寸數值;承載能力的圖形;配筋圖形以及計算得出的結果做出全面細致的校審,同時還需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全面分析。與此同時還需要對計算得出的包括地震周期數值、地震基地剪力數值、震動曲線、位移數值、平衡性等在內的數據進行細致分析,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以此來確定計算結果的合理性與否。
舉例來說,在《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對規范性的框架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有很多人都忽略這個數值,同樣的也忽略程序自身中關于規則框架配套而來的參數以及處理方式,對一些框架可以進行計算,但結果是絕對不正確的。
綜上所述,校審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時應該讓設計人員提交下列資料:首先就是基本資料,主要包括:載荷清理書、平面的布置圖、計算的簡圖、內力和配筋圖;包括混凝土強度等級數值、鋼筋級別、各種調整后的系數、抗震等級等在內的參數。還有結果文件,里面主要包括:位移控制、地震周期、底層內力、重要的特殊元件以及高層建筑的多軟件復核結果等等。
2.4 校審建筑的節點構造
計算機在繪圖和計算的過程中,對復雜的建筑構造進行正確處理和分析的能力不足,非常容易出現遺漏繼而造成配筋不足、出現構造上的不合理等等。舉例來說,比如:PK軟件繪制出的建筑結構框架圖紙,針對房梁上的附加集中載荷處沒有附加抗剪鋼筋,還有有的時候,會在不分情況的基礎下將梁全場進行箍筋加密等。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建筑結構上的極度不合理。
2.5 校審確定好的制圖方法
在現代施工中,設計單位經常使用的繪圖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以電算結果作為基礎用CAD直接繪圖;利用軟件直接繪制配筋圖;梁表和柱表法以及平面表示等等方法。設計單位應該與施工單位溝通的基礎上,以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中心,選擇一到兩種合適的方法進行繪圖,避免施工人員因為不熟悉而造成誤解,影響施工質量。使用梁表或者是柱表的時候,應該配以相應的文字和構造詳圖解析。防止多種方式混合產生的理解錯誤。
2.6 復審校審后產生的修改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的工期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部分的設計人員沒有對校審人員給出的意見做出正確的理解,設計圖紙上很容易存在問題。所以,在設計人員修改完成之后,校審人員需要進行復審,保證圖紙的準確無誤,避免對工程質量產生惡劣影響。
3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也走進了建筑行業,這無疑是給建筑行業帶去了快速發展的機遇。但凡事都有利弊。設計人員過分依賴計算機,進行拼湊而得到的設計圖紙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再加上,校審環節的忽視,使得建筑質量讓人憂心。建筑結構設計圖紙上的一點小小的失誤,對于立地而起的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物來說都是有毀滅性影響的,甚至可能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從目前校審建筑結構審計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在文中針對校審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旨在希望進一步提升人們對于校審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的重視,同時加強對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的校審。
參考文獻:
[1] 盧永亮.框架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3):80.
[2] 王進璽,張斌偉,楊陽,張恒,楊新龍.承受多荷載工況的大跨度空間網架結構模型設計與承載力性能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19(2):59~63.
[3] 徐蓉.基于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分析[J].價值工程,2018(19):230~231.
[4] 張超文,胡品華.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校審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安徽建筑,2000(3):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