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011-02
兒童各組織器官正處于發育時期,較之于成人,其對于藥物吸收、代謝與排泄的程度均存在顯著差異。因而,在兒童用藥方面,一定要與其身體特點相互結合,保證用藥的合理性,在不斷增強療效的基礎上盡可能規避副作用。那么,在兒童用藥方面,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 常見的兒童用藥誤區有哪些?
很多家長在兒童疾病和預防與治療中始終存在諸多用藥誤區,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隨意用藥。因醫療費用水平不斷提高,很多家庭在兒童生病以后會在就近的小診所買藥,亦或是采用土方治療。以上盲目治療的方法是錯誤的,不僅會錯過最佳的疾病治療時機,甚至還會出現藥物中毒的問題。
第二,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由于藥品市場缺乏規范性,所以相同種類的藥物名目較多。僅治療兒童感冒的藥物就高達幾十種,在兒童患病后,很多家長會根據個人想法給兒童用藥。以感冒為例,小兒感冒靈、護彤、優卡丹等都是常用藥物,但仍有部分家長不放心,會讓兒童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但以上藥物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如果同時服用,會出現服藥過量的問題,進而引發中毒。
第三,隨意增加藥量。很多家長不理會兒童病情的輕重,不按照醫囑要求,不對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仔細閱讀,錯誤地認為多吃能夠在短時間內減小。所以,家長會隨意增加藥量,亦或是采用成人藥量,對兒童身體健康與發育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第四,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在現代醫學發展的過程中,更多抗生素借助媒體廣告等途徑被人們知曉。很多家長不管兒童患什么疾病,都會服用抗生素。而抗生素也成為臨床治療的萬能藥物。甚至有家長在不考慮禁忌的情況下給兒童服用兩種抗生素,不僅無法獲得理想的療效,嚴重的還會出現濫用抗生素的情況,錯過最佳的疾病治療時機。
第五,進補不合理。很多生活條件較好的家庭,會給孩子購買滋補飲料或者是保健藥物,不僅無法增強其自身體質,甚至還會引起肥胖或者是性早熟等諸多不良反應,對兒童生長與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
2 兒童用藥不合理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家長給兒童服用的藥物不合理,會因兒童器官發育尚未成熟而影響,而使其肝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害。即便是兒童可以服用的藥物,使用劑量也是有具體規定要求的。將成人用藥量減半的方法并不正確,所以在用藥方面,需要接受??漆t生指導,尤其是處方藥物。正是因為兒童這一群體特殊,所以在用藥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規定。一旦用藥不合理,對于兒童將產生極大的危害。
第一,二重感染。對兒童上呼吸道感染亦或是普通感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抗生素的使用量較大。而在嬰幼兒患感染性腹瀉后,如果抗生素的使用量不合理,不僅無法盡快痊愈,甚至還會出現耐藥菌株,增加二重感染發生幾率。
第二,解熱鎮痛藥物不合理應用的危害。目前,很多含有吡唑酮類復方制劑仍在市場流通,雖然具有確切的解熱鎮痛效果,但無法長時間應用。特別是嬰幼兒使用,會發生紫癜或者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所以,必須在對以上藥物使用前,對血象進行檢查。另外,乙酰氨基酚也是較為常見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療效確切且副作用不明顯,采用口服形式可增強吸收效果。但年齡不超過3歲的兒童要謹慎服用(因水楊酸導致瑞氏綜合征),且劑量不應過大。
第三,微量元素與維生素的過量使用。很多家長認為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屬于營養類藥物,可以長時間或者是大劑量地服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以鋅這一微量元素為例,如果血液當中的藥物濃度達到了每升15毫克,就會對巨噬細胞造成損害,使得膿瘡病的發生率提高。所以,在兒童補鋅的過程中,家長要對并發癥進行觀察。而維生素D的大劑量服用,會增加兒童體內的維生素A與維生素D的濃度,進而出現胃酸反應、骨關節壓痛、全身不適,屬于慢性中毒的表現。另外,對鈣劑的大量服用,也會對兒童的腎臟造成損害,使胃腸道受到刺激,進而出現便秘或者是高血鈣癥等疾病。
第四,增強抵抗力藥物的濫用。在兒童機體發育期間,抵抗力是在和外界致病因素接觸的情況下形成,如果不是嚴重的疾病亦或是特殊性疾病,盡量不要使用增強抵抗力的藥物。一旦服用量過大,會導致其機體內部的免疫系統出現紊亂,甚至會出現過敏性反應。
3 藥物選擇要科學合理
在兒童用藥方面,應保證科學選擇,盡量避免發生不良反應,特別是對于抗生素,如果濫用,會直接提高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比如青霉素和紅霉素合用,青霉素屬于細菌繁殖時期最主要的快速殺菌劑,會對細菌細胞壁產生作用。紅霉素屬于抑菌劑,可對細菌合成蛋白質產生抑制作用,若將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必然會影響療效。即便兩種藥物的細菌作用位置不同,聯合使用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若臨床確實需要,則要間隔使用兩種藥物,進而充分發揮其各自效果。
思密達屬于強吸附劑,能夠有效吸附病毒與細菌,并全面保護腸壁,所以在嬰幼兒腹瀉治療中經常使用。根據既有研究結果表明,思密達對于水溶性維生素的吸附作用是不同的,在同服維生素B1與B2后,會減少兩者的吸收量,降低血濃度。若要求配伍應用,則要在使用思密達之前的一個小時服用。
再比如聯合服用紅霉素和氨茶堿,紅霉素能夠對氨茶堿代謝加以抑制,會導致氨茶堿血藥濃度升高過于明顯而產生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還會增加死亡幾率。因而要盡可能規避聯合使用,若必須合用,則要盡可能降低氨茶堿使用量。
4 用藥劑量要合理
確定兒童用藥劑量十分復雜,一般情況下,除了按說明書推薦的劑量計算外,兒童用藥的劑量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體重折算法。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70kg。此法簡單易記較為普遍,但對年幼兒劑量偏小,而對年長兒,特別是體重過重兒,劑量偏大。
第二種,年齡折算法。超過1歲,計算公式為:0.05×(年齡+2)×成人劑量。1歲以內,計算公式為:0.01×(月齡+3)×成人劑量。
另外,還可以選用體表面積折算的方法,但較為繁瑣。不同方法的適用條件不同,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應結合實際情況與臨床癥狀加以確定。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