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二年級數學乘除法教學的優化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培養學生進行乘除法計算的能力,并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因為學好乘除法靈活運用,是學習高階段數學知識的基礎,也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具備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數學的乘除法教學,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考慮。本文將進一步探究如何有效優化乘除法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二年級;乘除法;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42-01
優化乘除法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接受能力為出發點進行考慮,遵循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生活化的選擇,對教學過程進行整體的優化,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理解更容易,促進學生樂于學習‘愿意學習。另外,還需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教師應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和拓展思維,通過知識探索,讓學生更加有效的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本文將聯系與結合具體的教學策略,分別介紹如何進行優化。
一、優化趣味性的表內乘法教學
在進行表內乘法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模式依靠的是背誦作為主要的措施和手段,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濃厚。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可以在以背誦為基礎的表內乘法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優化,通過加入許多趣味性方法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或者游戲教學等,使乘法教學具有趣味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去學習,樂于學習,牢固掌握表內乘法知識。
比如在進行乘除法教學時,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在課前制作有關乘除法的動畫課件,然后在課上播放。設計動畫時就可以這樣來設計:在動畫中安排四只兔子和兩只鴨子在一個大籠子里,教師先引導學生用加法來對圖中小動物的腿數進行計算,學生按照4+4+4+4+2+2=20的加法算式得出最終答案。教師在通過設計再使兔子和鴨子進行分隊,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表內的乘法口訣,進而簡化計算小動物的腿。學生經過對這道題進行分析,依照“四四十六”和“二二得四”的乘法口訣,再通過16+4=20的算式計算來得出答案,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對加法的簡算試乘法這一概念的意義進行加深理解和感悟。
二、優化生活化的表內除法教學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表內除法實際上是逆向思考表內乘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在對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表內除法時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和發展。
比如教師在對表內除法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設定生活化情境來提出問題,如:小明一家人,有爸爸、媽媽和小明,買了15個蘋果,每個人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各自能分到蘋果幾個?學生根據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得出每個人可以有5個蘋果,解決這個簡單的問題。然后老師對問題再進行拓展:如果小明的朋友小紅和小龍到家里做客,那么每人又可以分到幾個蘋果?學生對人數進行總結為5,蘋果仍然是15個,就依然能用乘法口訣“三五十五”計算,最終每人分到3個蘋果,列式為15÷5=3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簡單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乘除法間的關系進行明確,更好的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優化混合運算的解題訓練
解題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能力。簡單單一的計算題相對于學生來說,只能訓練其運算能力,而訓練對應用題的解答,不僅能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優化混合運算解題訓練,既能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對解題訓練的教學策略進行相關的優化時,應以應用題為關鍵,讓學生進一步的全面發展。
比如,媽媽在菜市場買了兩條1斤的鯽魚,9元1斤。還買了3斤韭菜,3元一斤。她給了50元,問應該找回多少元。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找回的錢=付款的錢-消費的錢;也可以分部計算:找回的錢=付款的錢-買魚的錢-韭菜的錢。然后讓學生在這兩種方法中自主選擇并進行解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50-(2×9+3×3);50-2×9-3×3這兩種方法對題目進行計算解答。然后教師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引導,買韭菜總共花了9元,等于1斤鯽魚的價格,然后對算式進行簡化和計算。學生就可以直接列出50-3×9=23。這道題相對而言普通,但是教師根據題目對學生解決問題的多種思維方式進行培養,有效的提高了解題能力。
四、優化有余數的除法應用探究
有余數的除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所以在對有余數的除法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組織學生對有余數的具體應用途徑進行探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和發展。
探究學習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如“有34名學生,分成6排站隊。要保證前面五排的學生數目一致,前五排每排應有多少人,最后一排應有多少人”。之后引導學生觀察問題,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們開始利用34÷6=5…4的方法進行計算,但是發現站成了7排。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可以將前面五排和最后一排分開考慮。學生受到啟發,用5當除數,通過34÷5=6…4的計算過程,計算出前五排每排應有6人,最后一排應有4人的答案。通過優化方案探究學習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史寧中.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張春莉.小學數學能力培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