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精神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改對我國當下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素質培養是極為核心的部分。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改進。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小學語文;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54-01
前言
近年來,創新能力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對人才的一種認知。在學生的小學教育生涯中,小學語文有著不可代替的地位及意義。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把主講改為引導,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須從小重視培養,加強小學教育的創新性。
一、陶行知教育精神
“新”字就可以表達出陶行知教育精神的含義。從內而外的新。新的教育,要讓學生養成自主自動的意識。新的定位,是全部以生活為中心,不止限于書本上的理論,學校與生活要息息相關,師生一體共同學習進步。學生的“學”是要主動去學,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生”是要結合生活,將兩個字結合起來就是主動學會生活。
二、陶行知教育精神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
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他們對外界好奇的天性,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獨立思考,讓他們用雙手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而不是把學生束縛在被動接受知識的范疇上。教育是要面向社會,走進生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石就是生活教育,主張教育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自主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張開雙手,釋放空間的教育思想得以真正體現。
1.解放頭腦,張開雙手。
目前,很多的家長覺得孩子在小學校園里學會的應該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應該是培養思維興趣和創新動手能力的意識?,F下,我國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傾向于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的聽講,很少有自主思考、動手的機會,也就沒有創新意識的契機。小學的教育階段應該把孩子的雙手解放出來,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滿足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從而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做到真正的教學合一,是要改變傳統教育脫離現實的弊端,又是為了將“讀死書”的教學方式轉換成讓學生能夠運用“活的知識”上來。同時還可以采用合作的方法,例如:分組的模式。就是把5~6個學生分為一組,要他們共同完成任務目標,像材料的收集,信息的匯總,資料的整理等等,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去體現最后的結果。而不是用作業把孩子局限到課本的理論知識上。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的為學生提供一些可以動手實踐的課堂互動,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用科學的引導來讓學生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2.解放嘴巴,睜開雙眼。
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大多數的學生養成了一種“上課時閉嘴,只看黑板”的習慣。這種習慣的劣勢就是,習慣了課堂上的不說話,對知識點有疑問不問,最后課下依舊不會的問題。大多數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學生的時間,很多時候學生都沒有自主思考和提問的時間。長時間下來,就會失去“說話的能力”,而很多問題在不說出來的情況下,就會失去了上課的意義。讓學生在課堂上把嘴巴張開,暢所欲言的提出自己的問題,也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在語文教材中,其實有很多種,像小說、散文、詩詞歌賦都是其中之一,各有各的特點,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長時間的自主閱讀的情況下,能細細體會不同人物塑造出來的不一樣的美感,也能通過文字的章節想到筆者想要通過文字去傳遞的情感。在課外課內的結合下,能使學生發現閱讀的樂趣與美感,會對文學知識有更多的渴望,從而有一雙美的眼睛。陶行知先生認為而有色眼鏡是傳統教育的一種變相幫兇,它會在學生的雙眼蒙上一層紗,從而脫離社會,造就出對社會發展沒有任何意義的“書呆子”。所以創新能力是小學教育中的基礎,也是新課改的重中之重。
3.解放時間,釋放空間。
鳥籠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就是大量的家庭作業,枯燥無味。其實這也是一種對創新能力的約束。很多學生在小學時就會被灌輸好好學習考大學的思想,殊不知這種思想會使學生有過多的壓力,從而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可以通過課上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思考,換位思考,讓學生能夠明白不同的社會群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這種方法也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還要讓學生去親近大自然,解放小學生的空間,這樣能夠打開眼界,發現自身的優缺點,通過去感受花草樹木的美妙,從而打開學生的汲取知識的空間,充分的利用身邊的一切可以讓學生有獨立創新的機會。
新課改中的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語文本身對其他科目的整體知識框架體系就十分重要,同時這也是一個需要努力完成的課題,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深思。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對教學創新能力的改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全德.陶行知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v.15(5):139.
[2]葉子璐.陶行知教育思想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啟示[J].明日風尚,2017(11):141-1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