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階段和關鍵時期,在我國的教育教學系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作為高中的基礎學科,對其他學科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高中的語文教學尤為關鍵。文學教育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應用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作用,更是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工具。因此,本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文學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41-01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包含著各個領域的各種門類知識,可以說正是滲透文學教育的最佳途徑。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意識到此點,要想方設法將文學教育滲透到教學中,給學生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應用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文學教育引入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的關鍵時刻。因此,要想促使高中學生思想意識的科學形成,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展開文學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所占的比例較小。一些高中語文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將其作為輔助教學工具,這樣不僅不利于文學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建立在優秀文化作品基礎之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文學教育,是加深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內涵深入理解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文學綜合素養的關鍵要素。
二、文學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滲透雖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在實踐中卻有一定的難度??偟膩碚f,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社會的發展;二是學校忽視語文課程。首先,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社會各個領域也都在不斷地向前發展,音樂、舞蹈、社科等方面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愛,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學生更多地精力投入網絡中去,無暇顧及語文課程,語文教育受到了大大的沖擊;其次,在目前的文學教育中,學校不重視也成為文學教育滲透的一大阻礙。學?,F在愈加重視學生素質的提高,也經常舉辦課外活動、競賽等,但是其中涉及語文的很少。學校外面的輔導班,大多開設的也是數理班,就是在學校忽視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學生也會覺得語文不重要,逐漸地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主要途徑
1.挖掘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在理解文學作品內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高中階段,正好作為學生學習語文,培養語感的最佳階段,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在授課時,當講到優美的詩句或者某一段意境很好的句子時,可以要求學生在相應的句子旁邊做上標記,以便在以后再次看到課本時依舊能細細品味。同時,要給學生講明學習謀篇課文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本進行預習,以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文學作品中的美。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在課堂上的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發掘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應該在課后多多觀察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點,找準興趣點,從而針對其感興趣的內容適當地加以引導,使文學滲透在實踐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
前面提到,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將目光集中在最終的學習結果上,而忽略了語文學習的過程以及語文學習的最初目的。因此,為有效改善這種現象,需要高中語文教師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目的。例如,當前我國智多數高中語文教師的首要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擴大學生的高考中的競爭優勢。而為了有效將文學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高中語文教師可將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學修養以及文學閱讀習慣也作為同等級的教學目標。這樣就能有效確保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合理滲透。此外,高中語文教師還應充分了解并掌握該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并站在學生角度對學生進行文學教育指導,從而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文學教育的重要性。
3.加強教師的自身素質與水平提升。
雖然我國高中語文教師的學識學歷基本都處于較高水平,但是由于高中語文教學任務繁重,再加上各種類型的考試,導致教師疏忽與對自身文學素質的培養。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自身文學素養沒有達到要求,自然無法對學生進行相關指導。因此,為有效將文學教育滲入到語文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應充分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并通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進一步指導學生也形成相應的閱讀習慣,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對課外文學閱讀的興趣,并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自主閱讀意識。
4.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適時引入文學教育。
文學教育相對故事與小說來說,單調、乏味,突兀地將文學教育引入到高中的語文教學課堂中,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喪失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就應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進而適時巧妙地將文學教育引入到語文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就應不斷地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并不斷地將文學教育引入到高中的語文教學中,以此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初導入、課中情境設置以及因材施教三方面著手,給學生營造具有濃郁氣氛的文學學習環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創作者的情感、心理,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呂飛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7(10):117-117.
[2]王燕.解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49.
[3]楊學志.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路徑研究[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7(12):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