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命教育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涉及到的各個方面,既關乎人最基本的生存與生活,也關乎成長與發展,人性與價值,是一種全人教育。它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生命管理讓每個人都能展現出生命的亮點,最終實現自我價值。本文首先對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教學的背景作簡要概述,然后分析其必要性,最后提出內容方案設計和采取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生命教育;思政理論課程;背景;必要性;內容方案;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33-02
  引言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程就是把生命教育理念滲透進教學中,旨在引導學生享受生命、珍愛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彰顯思政課對學生的人文關照。
  一、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背景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指示,要著力推進教育改革,在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其中,生命教育首次被提出,成為國民教育的一大主題。近年來,我國的生命教育研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高校中的生命教育實踐設計已經起步,并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例如,江西師范大學的“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公選課,復旦大學的“生命教育研究”選修課,武漢大學的“生命教育大學生讀本”通識課等。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作為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目標是通過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增強學生對黨的認同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教材涉及到大量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難以產生心理共鳴,從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生命教育具有極強的人文關照性,與枯燥的理論教學相比更形象生動。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的必然要求。在2007年的大學生生命教育高峰論壇中有專家指出,生命教育應該被引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程中,以引導學生關注生命的意義。同時,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程也是充實高校思政理論課程內容,更新教學觀念,深化教學改革的需要,扭轉高校思政理論課程中普遍存在的地位邊緣化、教學形式化的錯誤傾向。
  三、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內容設計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要選擇生命意識突出的內容,以生命為中心,通過內省的方式建立生活關照,從人生觀教育、道德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著手。
  1.在人生觀教育中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
  人生觀教育旨在引導學生建立對人生、生命的正確看法。生命是親緣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的有機統一,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在于延續親緣生命,還在于延伸社會生命、充實精神生命。個人價值是人生價值的一個方面,個人價值的尺度就是對社會的貢獻度,因此,要鼓勵大學生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在道德觀教育中建立個體與外部世界的有機聯系。
  道德教育致力于學生人格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在道德上有高度自律。個體是社會中的個體,個體的生命活動無時不在與外部世界發生關系,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是對每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的道德要求,也是社會賦予個體生命的終極意義。
  3.在心理教育中把握生命張力。
  科學的健康觀是身體和心理都要健康。其中,身體健康是基礎,心理健康是人格發展完善的標準。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幫助學生管控情緒,建立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良好關系,培養堅毅執著的品質,正確面對挫折,超越生命。
  四、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的教學方法
  生命教育不同于簡單的知識教育,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選擇和應用能體現主體參與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
  1.專題法。
  專題法強調教學的針對性,教師應結合各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生命常識、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倫理等專題教學,讓學生們樹立生命意識和關愛生命的情懷。同時教師應該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言傳身教,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學生。
  2.案例法。
  高校中因缺乏生命意識而釀成悲劇的例子數不勝數,例如上海海事大學自殺事件,云南大學的系列殺人案,西安音樂學院交通肇事故意殺人案等,這些深受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案例,能引起學生心靈上的震撼。因此,教師應該在思政理論課堂上就這些經典案例引導學生一起剖析,幫助他們加深對生命內涵的理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體驗法。
  主體只有在體驗過程中才能理解與把握生命的意義,生命就是不斷的體驗,這是培養學生生命意識最直接的方式。學??梢岳弥苣?,安排學生進入戒毒所做義工,走進監獄囚犯的生活,感受他們的生命困境,從中獲得思考。
  結束語
  生命教育關乎每個人的生存境況,教育應該直面生命,指向人,生命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建立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體系,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打造生命化的思政理論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金橋.以生命教育理念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生命化教學模式[J].文教資料,2018,19:197-198.
  [2]尹鐵燕.試論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內容——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例[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204:8-10+32.
  [3]陳茹.“五大發展理念”視閾下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探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6:13-15.
  [4]陶新珍,方章東.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思考——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06:86-89.
  [5]張紅梅.淺論大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必要性——基于高職思政理論課的實踐改革[J].學理論,2013,15:297-299.
  作者簡介:王騫(1984.02-),女,滿族,遼寧本溪,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及心理咨詢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6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