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剪紙“紅”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剪紙是中華傳統藝術瑰寶,流傳至今,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色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滲透,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啟迪智慧,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尤其是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幼兒園教學中滲透剪紙藝術,為幼兒創設接觸民間藝術的機會,積極參加民間藝術活動,通過悠久歷史文化來幫助幼兒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心里特征,對于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具有積極作用。故此,本文就幼兒園剪紙藝術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展開分析,結合剪紙藝術特點和幼兒教育階段要求,提出教學建議予以實踐,要求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剪紙藝術;教學價值;文化傳承
  剪紙藝術是一種歷史傳承悠久、表現力豐富和實用性較強的民間藝術形式,可以帶給人們視覺上的藝術美感,本土藝術特色鮮明。而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奠基階段,在現代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下,對于幼兒園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力求在起跑線上打下堅實基礎,謀求未來良好發展。故此,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滲透剪紙藝術,為幼兒創設有益于學習的環境,促使幼兒在實踐操作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提升幼兒園教學成效。這就需要幼兒園積極開展剪紙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剪紙技能的同時,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對于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剪紙藝術的發展現狀和價值分析
 ?。ㄒ唬┘艏埶囆g的發展現狀
  剪紙藝術作為我國民間藝術體系中代表藝術之一,傳承至今卻越來越少人知道和掌握,尤其是在科技產品的大范圍普及下,傳統藝術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當前時代背景下,多數人僅僅是知道剪紙藝術,卻不知道剪紙藝術的歷史由來、技巧方法和種類等等,極大的影響到剪紙藝術歷史傳承和發展[1]。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剪紙藝術的滲透較少,甚至是空白的,加之家人引導不足,到孩子很多幼兒難以接觸到剪紙藝術,種種客觀因素導致剪紙藝術瀕臨消失。即便有剪紙藝術傳播,但卻伴隨著不同程度上利益化存在,剪紙藝術原本的生命力和藝術內涵逐漸消失,對于剪紙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剪紙藝術,不僅僅是文化傳承需要,還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一項有效措施。幼兒的興趣培養直接關乎到未來發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滲透剪紙藝術,有助于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促使幼兒在學習同時,感受文化魅力,加深文化熱愛,促進幼兒剪紙藝術興趣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值得在幼兒教育領域廣泛應用[2]。
 ?。ǘ┘艏埶囆g在幼兒教育領域中的價值分析
  剪紙藝術是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滲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在欣賞和感受同時,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掌握剪紙藝術技能,加深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熱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諸如,在講解窗花時,正是剪紙藝術的具體表現形式,將欣賞性、裝飾性和實用性集中表現,在重大節日時將窗花貼在門窗上,有助于烘托熱鬧的節日氛圍,帶給人們強烈的愉快體驗,保持積極向上的美好愿望[3]。
  結合幼兒教育要求,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剪紙藝術,要求3歲~4歲幼兒可以使用剪刀沿著直線裁剪紙張,鍛煉基本操作技能。在幼兒園小班教學中,為幼兒創設有益于能力發展的條件和空間,促使幼兒動作靈活。剪紙活動中,可以鍛煉幼兒的手指和手臂靈活性,靈活運用不同的剪紙工具,簡單的操作帶給幼兒實踐樂趣,并且在巨大想象空間中發揮自身潛能,激發創新[4]。
  為了可以充分發揮剪紙藝術在幼兒園教育起到的作用,應該充分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指導方法。
  其一,在小班剪紙教學中,以簡單的撕紙活動為主,可以鍛煉幼兒自身的手指肌肉力度和靈活性。在最初幾次撕紙活動中,引導幼兒任意撕紙,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不斷提高教學要求,保證撕紙粗細均勻,中間不斷開。同時,為了保證幼兒可以撕出想要的圖形,邊緣使用縫紉機鑿出小孔,沿著邊緣小孔來撕出不同圖案樣式,主要是以花草、水果和小動物形象為主。然后,設立剪紙活動區域,提供剪刀和紙張,促使幼兒可以自由裁剪和粘貼,靈活使用教師所提供的材料,包括顏料、蠟光紙和毛線等材料,以此來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其二,中班組織折剪活動,是剪紙教學活動的中期階段,分為多層折疊剪紙和對折剪紙兩種。從剪紙構圖角度來看,具有對稱平衡特點,以陽剪為主、陰剪為輔,引導幼兒對折剪紙,設計二方連續紋樣,以便于多層折疊剪。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不同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進行設計,分層教學,為不同層次幼兒提供剪紙材料,并且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促使每個層次的幼兒均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學有所成,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其三,大班創意裁剪活動,該階段幼兒的肌肉協調能力已經得到了大大提升,基本上掌握了剪紙技巧,這就需要教師應該將剪紙教學重點放在構圖和圖案設計中,促使學生知識結構逐漸完善,提升學習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不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力不同,組織幼兒參與剪紙活動,從小班歪歪斜斜的作品,逐漸到大班藝高膽大的作品,在不同階段可以展現出幼兒獨特思維運維和特點,推動幼兒雙手協調能力發展的同時,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水平。
  二、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剪紙藝術的滲透策略
  (一)創設文化情境,培養學生的剪紙興趣
  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剪紙藝術的滲透,首要一點是創設有益于幼兒學習的文化情境,培養幼兒長久的剪紙興趣。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剪紙藝術的認知不同,動手能力不同,參與積極性同樣存在差異[5]。剪紙藝術是一門民間藝術,使用紙張、剪刀即可塑造生動、優美的剪紙作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剪紙,這就需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剪紙文化情境,拓寬視野,增長見聞,培養幼兒剪紙長久興趣。
  首先,在幼兒園大廳創設情境,由于幼兒園大廳是集中區域,是幼兒來往幼兒園的必經途徑,可以在大廳中創設特色鮮明的剪紙環境,促使幼兒每次經過大廳時都可以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和審美熏陶[6]。通過實踐證明可以了解到,此種方法帶給幼兒的陶效果良好,無論是家長和幼兒都會被色彩豐富、形式多樣的剪紙作品所吸引,駐足欣賞,無形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其次,幼兒園走廊中張貼剪紙作品,同樣是幼兒學習和感知剪紙藝術的主要場所。走廊是幼兒休息和娛樂場所,可以在走廊墻上開辟剪紙分類介紹、剪紙的秘密、剪紙作品展等專欄,促使幼兒在休息和活動中經過走廊,感受到剪紙藝術文化熏陶,這種熏陶效果是無形的,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7]。
  最后,創設良好的班級剪紙文化環境,突顯剪紙藝術特色。在幼兒園班級教學中,班級是幼兒停留時間較長的場所,在班級內張貼剪紙作品,在門窗貼上剪紙作品,讓幼兒置身于剪紙文化情境,到處都是幼兒親自創作和布置的剪紙作品。通過剪紙文化情境熏陶,充分展現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新力,無形中流露出幼兒經驗提升過程。在這樣的情境中,幼兒可以充分感受到剪紙藝術魅力所在,享受剪紙藝術帶來的享受,以便于從小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
  (二)靈活投放材料,因材施教
  幼兒園剪紙藝術教學中,為了保證幼兒可以順利展開剪紙活動,應該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在不同區域投放豐富剪紙材料,促使幼兒可以靈活運用剪紙材料進行創作。材料投放應該靈活,不應該死板的放在活動室中,實現幼兒園自身條件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迎合幼兒的興趣愛好[8]。幼兒年齡較小,對于新鮮事物好奇心較為強烈,對于已經了解的事物執著性較強。這就需要在日常教學中,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剪紙種類,如動物剪紙,在剪紙過程中加深剪紙藝術的認知和感受。結合幼兒興趣,不斷豐富剪紙種類,促使幼兒主動進入到剪紙藝術領域,豐富幼兒藝術內涵。
  結合幼兒園自身特色教學,不應該盲目向幼兒展示剪紙藝術技巧,抑或是選擇成本高的材料。通過教師的自身示范操作,對于操作技巧要點細致講解,充分展示簡直魅力,帶給幼兒強烈的藝術熏陶,提升學習興趣。教師在幼兒心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的引導操作可以幫助幼兒深刻理解,賦予幼兒持久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所投放的材料應結合社會主義相契合,感受傳統簡直魅力同時,加深國家熱愛,養成良好的社會意識,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幼兒剪紙活動過程中,對于學生創造能力與合作分享意識培養具有積極作用,促使幼兒可以將頭腦中的思想凝聚在剪紙作品中,促使幼兒可以積極參與其中。為了支持幼兒園剪紙教學活動全面落實,可以進一步加強家校合作,爭取社會各方面支持。諸如,在當前家校合作背景下,可以在幼兒家中滲透剪紙內容,通過家園聯系手冊,或是組織親子活動引導家長參與其中,提升家長對剪紙活動的認知和重視。教師結合剪紙藝術特性,組織親自活動,邀請家長到幼兒園與幼兒共同剪紙,通過家長的引導來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共同設計剪紙樣式,共同裁剪。家長也可以將自身的裁剪技能傳授給幼兒,為剪紙教學活動設計獻言獻策,有助于幼兒保持長久參與興趣,在享受剪紙樂趣的同時,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家校合力,整合教育資源,為幼兒參與社會實踐提供更多機會,打造特色辦學同時,促使幼兒的素質能力得到全面發展。通過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剪紙活動,有助于拉近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促使幼兒可以更加熱愛、崇拜父母,對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意義深遠。
  (三)優化設計教學方案,組織主題活動
  在《指南》背景下,幼兒是教學主體,但是幼兒年齡較小,對于游戲興趣較高,卻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無法集中。為了可以促進幼兒剪紙技術發展,在培養幼兒興趣基礎上,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思考和操作,有助于深層次挖掘幼兒潛能,全身心參與剪紙活動,以便于促進幼兒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發展[9]。
  首先,日常教學活動中靈活應用小剪刀,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展示有助于幼兒欣賞的剪紙作品,參觀剪紙藝術館,或是通過多媒體來播放剪紙大師的創作過程。同對不同形式剪紙了解和學習,促使幼兒逐漸掌握剪紙藝術技能和方法,將頭腦中的創意呈現出來。諸如,小班幼兒剛剛接觸剪紙藝術,對于剪紙藝術好奇心強烈,實際操作過于隨意,無意識裁剪圖案。而在一段時間后,幼兒已經可以有意識的去裁剪頭腦中的形象,提升剪紙技能水平,從剪紙中感受快樂。然后,幼兒教師可以將剪紙藝術滲透到日常游戲教學中,創設游戲情境,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享受剪紙樂趣,提升剪紙技術水平。教師也可以將剪紙變成兒歌,如“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從下往上剪?!毙“嗪⒆訌膬焊柚锌梢愿鼮樯羁痰恼莆占艏埣寄埽`活使用剪刀來裁剪作品[10]。通過小剪刀的游戲,讓幼兒感受到游戲樂趣,對于幼兒剪紙動手能力提升具有積極作用。相較于傳統幼兒園教學活動,剪紙活動是一種自由自在的娛樂活動,有助于幼兒享受剪紙活動的樂趣,保持長久的學習樂趣。諸如,在大班區角游戲“時尚制衣店”中,在不同區域投放東北花不了、剪刀和粉筆材料,結合顧客的個性化要求設計窗花紋樣,由裁縫來裁剪出不同樣式的花布料。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共同完成剪紙活動,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傳統文化的熱愛,實現民間美術的傳承和弘揚。又或是設計變魔術的游戲,通過魔術的奇妙和神秘特點來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將平凡的紙張變成人物和動植物,有助于提升幼兒剪紙自信心,激發創新意識。如,幼兒跟著教師學習剪蝴蝶,首先需要觀察蝴蝶的身體構造和飛行特點,編一首兒歌將剪紙技巧特點涵蓋其中,邊念邊剪,并且不斷變化形式,提升幼兒的剪紙技術和能力,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11]。
  其次,剪紙的題材多數是來源自然和社會生活,將動植物形狀引入到剪紙活動中,在掌握動植物基本形狀后,結合幼兒自身能力進一步創新和變化。部分東南沿海區域,盛產海鮮,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實際生活,仔細觀察來裁剪出魚身,感受到魚的長短變化,魚鱗則有尖形、半圓和鋸齒狀等。也可以在幼兒園開辟小菜園,財源中的向日葵和牽?;ǚ滞饷匀耍眉舫鲈煨酮毺氐募艏堊髌?,形成錯落有致的剪紙作品。在教師引導下,幼兒可以深層次感受到作品美,享受剪紙中的樂趣。諸如,在《美麗的秋天》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播放畫面,引導孩子欣賞畫面中的太陽、白云、山川、小何、小鳥和小花等形象,結合自身想象進行創作,并通過粘貼、著色和組合,將一幅幅生動的秋天景象呈現在幼兒面前。最后,將幼兒的作品貼在主題墻上,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和共同欣賞,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效果更為可觀。   最后,強化剪紙藝術的教育能力。剪紙藝術是民間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窗花和大紅喜字,是當前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剪紙藝術形式。在剪紙藝術中國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充分發揮剪紙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引導幼兒在動手實踐中將情感融入其中,表達自身對家人和大自然的熱愛。與此同時,利用更重要節假日組織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制作剪紙作品,將其送給自己喜歡的人[12]。如,新年前,可以帶領幼兒剪紙,將作品送給敬老院的老人們,傳播自己的關懷與熱愛。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組織多種題材的剪紙藝術創作,在實踐活動中用剪紙來傳播真情實意,以便于豐富幼兒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藝術素養。
 ?。ㄋ模┘訌娊處熤笇В囵B幼兒自主學習能力
  幼兒園剪紙藝術滲透教學中,應該充分突出幼兒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引導幼兒積極開展自主剪紙活動。在剪紙教學中,開辟裁剪室,豐富剪紙教學內容的同時,進一步延伸教學空間,為幼兒提供更多實踐操作機會,促使幼兒可以自由創作,充分發揮自身想象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展示示范圖,促使幼兒自主學習。由于剪紙是折疊、畫稿、和剪刻等藝術活動,結合幼兒的興趣選擇合理剪紙方法,以便于在剪紙活動區域展示不同類型的操作圖示。這些圖示應該清晰明確,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示,引導幼兒結合圖示自主操作,掌握合理的剪紙方法。其次,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適度指導,促使幼兒真正成為剪紙活動主人。選擇幼兒喜歡的剪紙圖示,將頭腦中的創意勇敢的呈現出來,即便失敗也不放棄,反復操作或是合作完成。在這個過程,教師不應該過分干預幼兒活動,一旦發現幼兒動手操作中出現困難,可以適度介入和指導,避免教師包辦代替。故此,教師可以適度參與其中,裝作不懂的樣子和幼兒一起探究和分析,鼓勵幼兒聯想和創新,即便操作失誤也可以讓幼兒自我嘗試和改進,有效培養幼兒的剪紙操作能力。
 ?。ㄎ澹╈`活整合剪紙材料,豐富創意展示
  幼兒園日常教學中,組織剪紙活動需要引導幼兒反復實踐和練習,干預創新和實踐,將更多精美作品呈現出來。但是,剪紙作品是平面的,還有很多鏤空區域,粘貼在底紙上,這樣的剪紙作品較為單調。如何改善這一問題,呈現豐富多彩的剪紙作品,應該深入了解幼兒實際生活,實現教學和生活之間緊密結合。
  首先,將剪紙和廢舊材料有機整合,裝飾教學環境。諸如,引入紅酒盒、廢舊水壺、飲料瓶、舊臺燈等廢棄材料,幼兒動腦創新,對廢舊材料涂涂抹抹,都養裁剪,這樣不僅可以彰顯剪紙作品藝術美,還可以對周圍環境起到裝飾作用。
  其次,整合懸掛材料,裝扮空間。剪紙教學中,可以整合懸掛材料,將彩色習慣、彩繩和珠子整合在一起,呈現色彩、形式多樣的剪紙作品。幼兒裁剪好的作品塑封處理,引導幼兒自主創作門簾,懸掛起來來裝扮教室環境,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還可以提升幼兒自信心,保持長久的剪紙藝術興趣。長此以往,幼兒可以獲得良好的藝術文化熏陶,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新力全面發展,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中,為了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應該轉變教學理念,適當滲透剪紙藝術,整合材料,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幼兒不僅可以提升實踐能力、想象力和創新力,還可以為幼兒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萬傳菲,岳秀媛.傳統剪紙藝術在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的應用——以動物剪紙為例[J].智庫時代,2018,31(33):176-177.
  [2]劉小英.幼兒園中民間剪紙活動的開展策略[J].甘肅教育,2018,26(01):122.
  [3]閆淑凡.讓剪紙“紅”起來——幼兒園剪紙藝術的滲透與教學實施策略[J].當代學前教育,2017,18(01):23-25.
  [4]何妍.將剪紙藝術應用到幼兒園環境創設中來[J].學周刊,2017,26(07):216-217.
  [5]鄒美珍.淺析幼兒園剪紙教育對于幼兒成長的意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1):266.
  [6]林倩.幼兒園剪紙教學的價值與有效路徑[J].黑河教育,2015,34(10):76-77.
  [7]湯彩萍.深化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試析《農村幼兒園剪紙園本課程的開發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20(09):71-72.
  [8]邵雯倩.幼兒園開展剪紙藝術活動的價值、原則與方式[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11(01):58+62.
  [9]胡燕.關于幼兒園剪紙活動中如何進行創新教學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6(35):206.
  [10]楊萬娟.如何讓剪紙教學活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J].文教資料,2012,10(22):105-106.
  [11]劉桂珍.析剪紙藝術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7,22(12):50-51.
  [12]劉軍.剪紙藝術與學生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才智,2016,23(26):266-2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5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