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借助剪紙,開發鄉土美術資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剪紙藝術在我國民間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借助剪刀在紙上剪出各種各樣的鏤空圖案,給人們視覺上帶來藝術的享受。每逢過節或者在喜慶的日子都會見到這些美麗的剪紙,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剪紙的藝術在農村更加常見,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簡單的剪紙藝術,技藝高超者甚至可以將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所以在中職的美術教育中,若是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剪紙,充分的開發鄉土的美術資源,將會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剪紙;鄉土美術資源;中職美術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剪紙的這項活動一般由婦女及姑娘們來完成,在節日前三三倆倆聚在一起進行,剪出各式各樣的美麗的圖案出來,以便于烘托節日的氣氛。通過一把剪刀剪出生動多樣的圖案,體現出了女性的心靈手巧,因此剪紙藝術還成為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再加上剪紙簡單易上手,所以基本上每個女孩都會。若是在教師美術教學過程中借助剪紙,那么就可以更好的開發鄉土美術資源,這不僅會讓學生感覺親切,還能夠讓學生更能感受歷史的文化底蘊,甚至還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利用剪紙來體現自己的生活,并且還可以展現自己的動手能力。
  一、了解剪紙技巧,從基本技法入手
  剪紙文化在我國流傳時間久,流傳地區廣,隨著不斷的發展和改進,剪紙的工藝也在不斷的進化,進而延伸出更多的高難度的剪紙技法。這些高難度的技法對于學生而言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簡單的剪紙技法入手[1]。首先通過多媒體的課件來引入教學內容,以此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播放出剪紙過程的視頻,當然以簡單的基本剪紙技法為主,讓學生一看就懂。另外還可以選擇經典的、簡單的剪紙技巧的視頻給學生觀看。最后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嘗試自己進行剪紙。
  剪紙的技法的選擇最好是選擇當地的剪紙技法為主,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還能夠對鄉土文化更好的了解,激發學習的興趣。例如聊城剪紙,不僅有著悠長的歷史,還有著豐富的剪紙技法。當然,復雜的技法對于學生而言太困難了,因此可以從最簡單的撕紙的這種方法著手,鼓勵學生單獨的完成簡單的圖案。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增加難度,鼓勵學生進行折疊剪紙,讓學生利用剪刀剪出對稱的圖案,讓學生感受左右對稱的圖案的美。最后教師就可以將聊城傳統的剪紙技法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并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交流討論和嘗試。如此就可以讓學生更形象生動的了解到剪紙藝術的魅力,同時還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家鄉的剪紙文化。
  二、展現學習生活,豐富想象力
  剪紙藝術之所以在我國源遠流長,主要是因為可以用剪紙來展現生活的美好,可以表現出生活的喜怒哀樂,所以剪紙的內容多數都是與日常生活有關。在美術教學中,為避免出現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脫節的現象,就可以利用剪紙這項民間藝術,因為剪紙在農村中是很常見的,在生活中常常會看到剪紙的身影[3]。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好該項鄉土資源,不僅能讓學生更系統的了解這一藝術文化,更可以利用剪紙來展現自己的生活,并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剪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學生掌握好基本的剪紙技法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以剪紙的形式展現出來。因此,在開始之前,先讓學生們自己討論如何才能更好的通過剪紙展現出來,以什么樣的技法,通過什么樣的形式來體現剪紙的主題。當然,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啟發學生,讓學生不斷的思考、完善和升華。最后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成功的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三、了解當地剪紙文化,感悟鄉土文化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因此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探究每一類剪紙圖樣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尤其是在鄉土文化中,每一個地區都代表有不同的文化內涵,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鄉土文化有新的認知,還可以啟發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新的感悟。因此就可以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進而可以更好的傳承文化。
  剪紙有著“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的特點,尤其是在婚嫁上,用大紅的紙剪出各種各樣喜花綴于箱、柜、被、枕等嫁妝之上,都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4]。通過對這些的介紹,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鄉土文化,進而可以了解到當地的習俗,讓學生明白風俗習慣,傳統工業等傳統文化的意義。進而讓學生對當地的鄉土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新的感悟。
  四、結束語
  剪紙已經成為世界非物質遺產,它的存在對文化的傳承有著積極的意義,不僅能夠表現出視覺的享受,還可以展示人們生活的精神狀態。因此,教師借助剪紙,可以向學生系統性的介紹出獨具一格的鄉土文化,更能夠成為本土的特色課程,讓學生更加了解鄉土文化,并熱愛自己的家鄉,同時還可以培養出傳承文化的意識和對美術的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程蕾蕾.文程蕾蕾.文化傳承中的藝術教育——對民間剪紙藝術引進中學課堂的嘗試與思考[J].藝術評鑒,2018,No.553(02):159-161.
  [2]李輝.剪紙語言與表現形式的融合體現——評《抓髻娃娃剪紙》[J].江西社會科學,2017(03):271.
  [3]張慧玉.幼兒園快樂剪紙特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教育,2017(23):55-55.
  [4]王文靜.論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和繼承問題[J].大眾文藝,2018,447(21):40-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4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