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鄉土資源實現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思考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課程游戲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給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活力和生機,同時也為教師調整教育教學策略提供了思想指導。幼兒美術活動在培育幼兒審美能力以及美術創作能力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想要讓幼兒在幼兒美術活動當中學有所獲,踐行課程游戲化要求是重中之重。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提出了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教育方針,而要保證美術活動的有序開展,拓展幼兒的美術游戲空間,教師要注意加強對鄉土資源的利用,充分滿足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要求。
關鍵詞:鄉土資源;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
幼兒教育是對素質教育的延伸,在扎實幼兒全面成長基礎方面有著不可替代性作用,而幼兒教育當中審美教育是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幼兒美術活動是提高幼兒審美素質和美術實踐創新能力的平臺。為了讓幼兒美術活動有序開展,實現美術活動游戲化是重中之重。為了有效拓展美術活動的資源,拓展活動空間,豐富幼兒的活動感受,教師要積極引入鄉土資源,讓廣大幼兒親近自然,獲得最為原始本質的美術資源。本文將著重探究如何利用鄉土資源實現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
一、 鄉土資源在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中的應用作用
以人為本是課程改革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倡導把幼兒放在教學核心地位,讓幼兒成為學習主人。幼兒教育是第一階段的教育,在這一階段需要發展幼兒的基本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語言能力與人際溝通能力,從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助力。幼兒美術活動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基地,通過美術活動游戲化建設有助于調動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提升幼兒的審美意識,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與鍛煉。鄉土資源是本地的地域特色、自然與人文景觀、民族風情、語言文化等諸多要素構成的一個資源整體。伴隨時代發展,國家的很多傳統文化資源都步入到了瀕臨消失的境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必須關注對本土文化的教育,而加強鄉土資源的利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如今的幼兒對鄉土資源的了解很少,而幼兒美術實踐活動則可以給鄉土資源的利用提供平臺,使得幼兒接近自然了解民族文化與風情,并在鄉土資源的體驗與應用當中習得豐富的美術知識與技能,讓幼兒的審美素質得到一定的發展,為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實現創造良好條件。
二、 利用鄉土資源實現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方法
?。ㄒ唬?開發鄉土資源,豐富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素材
通過對目前的幼兒美術活動實踐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如今的美術活動和實際生活的關聯性較差,常常無法調動幼兒參與游戲化美術活動的興趣,影響到課程游戲化建設目標的達成。而在幼兒教育持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調整過去的美術教學方案,注意對幼兒美術活動的素材進行積極拓展,將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作為目標,積極開發豐富的鄉土資源,把鄉村特有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與幼兒園美術教學結合起來,
在提升活動游戲化水平的同時,讓廣大幼兒在美術實踐當中感知真善美。在開發和應用鄉土資源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注意對鄉土資源的教育功能進行有效挖掘,以鄉土資源為依托組織實施,能夠彰顯地方特色的美術游戲化活動,在打造區域活動特色的同時,給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在資源開發階段,就是先要注意結合幼兒身心特征,合理設計美術游戲化的活動方案,保證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都能夠在鄉土資源素材的支持之下獲得成長。例如,可以把植物根、莖、葉等鄉土資源應用于幼兒美術游戲化活動,鼓勵小班幼兒利用這樣的鄉土資源進行拼擺各種圖案造型、印畫的練習和游戲活動;鼓勵中班和大班幼兒,在加強印畫練習的基礎上用植物的葉、根等裝飾一個個小竹籠,最后串聯起來進行“舞龍”游戲。這樣幼兒就可以擁有豐富多彩的游戲化資源,讓鄉土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讓美術游戲活動更加多姿多彩。
?。ǘ?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游戲化實踐活動
幼兒的好奇心強,在面對新鮮事物時會有強烈的探索求知欲望,而這樣的特點讓他們在參與美術游戲化活動的過程當中表現的積極踴躍。但是如果教師設計的活動和選取的教學方法,不符合幼兒實際特點,無法滿足他們好奇心的話,將會讓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也會影響美術教育目標的達成??紤]到幼兒活潑好動和喜歡實踐操作的特點,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對鄉土資源的有效利用,組織開展幼兒美術游戲化的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實踐當中發揮所長,拓展想象力,用鄉土資源完成美術作品的創作和美術游戲任務。實踐活動的設計實施要盡可能地實現多元化,保證鄉土資源被利用得巧妙得當。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選用不同顏色的樹葉、種子等開展美術創作比賽,讓他們在競賽游戲當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諸多鄉土資源創作可以凸顯個性的美術作品,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再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穿著水鞋,蘸上綠色顏料在地面上踩出一片片草地后,再激勵幼兒利用竹節、石頭、松果等各種鄉土材料拼擺毛毛蟲,使得幼兒在游戲當中充分感受到鄉土資源的利用價值。為了實現美術活動游戲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對幼兒參與美術游戲的過程進行觀察和引導,規范和約束幼兒的秩序與學習行為,激勵表揚他們在美術活動當中的優異表現,讓他們在美術實踐活動當中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與熱情。
?。ㄈ?融合鄉土資源,優化改進幼兒美術游戲化課程
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深化發展的新階段,而素質教育要求把提高能力和素質水平作為核心。由于幼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延伸和基礎,在扎實幼兒能力和素質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幼兒美術活動的游戲化實現的重要目的是要扎實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技巧,所以建設科學完善的美術游戲化課程是至關重要的。在具體的課程建設環節,加強對鄉土資源的融合和應用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措施,所以幼兒教師要把握教學原則,促進鄉土資源在課程建設當中的巧妙融入,專門建立鄉土美術課程,將美術理論與生活實際進行整合,開發和利用好有助于美術活動開展的鄉土資源,建設完善化的幼兒美術教學體系。例如幼兒美術教師可以把松果、酸棗核、筍殼等帶有濃郁鄉土特色的資源融合到幼兒園美術課程之中,鼓勵幼兒利用松果、酸棗核等元素繪制簡單的圖畫作品,并讓他們進行作品的交流互動,在彼此的觀察和點評當中實現共同進步。在改革美術課程時,教師要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具體特點,讓年齡較小的幼兒從模仿著手,年齡相對較大的幼兒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利用鄉土資源進行美術作品的積極創造,讓他們可以逐步突破思維上的局限。
美術素材資源和美術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要想提升幼兒美術活動的游戲化水平,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就要最大化地拓展美術資源,特別是將鄉土資源和美術活動進行密切整合,讓廣大幼兒獲得更加愉悅輕松和積極的美術學習體驗,在接觸自然的過程中提升審美認知。為了保證鄉土資源的利用效果,幼兒教師要認真剖析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特點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開發利用以及融合鄉土資源,為幼兒的身心綜合成長提供保證。
作者簡介:劉莉丹,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市寶娘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