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引領幼兒走進游戲化的美術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小班幼兒,游戲是他們的天性,是孩子們活動的基本方式,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幼兒教育中,要利用游戲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美術活動中,本文分析了美術活動游戲化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育  美術活動  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07-01
   根據《綱要》中提到的:“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總是喜歡嬉戲的,在游戲中幼兒能自由的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游戲對幼兒而言是一種快樂的經驗,在游戲中幼兒身心得到滿足,他們以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方式學習。因此玩是幼兒啟蒙教育的第一步。然而,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關鍵在于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   提供游戲化的繪畫材料,使幼兒“樂動”
   小班年齡的孩子好動好玩,他們樂于亂涂亂畫,此階段的繪畫水平是涂鴉階段。根據其感知和表現特點,涂鴉是其感知覺和動作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是對周圍環境做出的一種新的動作練習,這種動作練習是沒有目的性,只是當作一種快樂的游戲活動,而涂鴉活動是小班幼兒的直覺本能活動,為此,教師提供的各種材料應當為孩子的直覺表現。
   例如:我們提供繪畫材料——玩具汽車。將靜止在地面上的玩具汽車通過情景化的游戲形式轉化為“動”物。在美術活動“車輪滾畫”中,引導孩子們當作駕駛員開汽車進入顏料盤進行“加油”,接著開到 “公路”——白紙,這時,紙上現了一條又一條彩色的輪胎痕跡,輪胎印跟著汽車的軌跡越走越長,汽車四處開,輪胎印延伸到四處,孩子們邊念兒歌:“小汽車跳起舞啦,跳個圓圈舞,跳個線線舞,跳個格子舞……”邊開汽車,看到這么多彩色的輪胎印,根本停不下來。通過開汽車游戲,深化了本次“車輪滾畫“活動內容。
  2   創造游戲化的繪畫內容,讓幼兒“敢動”
  2.1 內容生活化
   幼兒的豐富經驗和獨到的認識都是從生活中獲得的,他們對身邊的事物較熟悉,樂于表現這些常見的,耳濡目染的事物。為此,我們教師為了調動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讓他們積極地“動”起來,常常挖掘生活中孩子們認識的且十分感興趣的事物。例如:在“打電話”活動中,為通過創設打電話游戲情景,孩子們在認識符號的基礎上,模擬給不同的動物打電話,根據點、線、圈等符號撥號,不僅滿足了幼兒打電話的游戲需要,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而在 “有趣的毛線”中,教師鼓勵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拆毛衣,將拆下來的毛衣引導他們思考:“這些彎彎曲曲的毛線像什么呢?”孩子們有的說像拉面,有的說像卷發……再鼓勵孩子動手試試,拉一拉又變成直線,從中感受到了線條的變化,最后又將拆的毛線繞成毛線球,在繞毛線游戲中感受了毛線球由小變大的過程,對大圓小圓有了清楚的認識。
  2.2 內容情節化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是直覺行動性的,他們好奇,樂動,通過表演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等活動,通過設置的游戲情節將游戲貫穿于教學的內容,讓幼兒體驗其中的樂趣。例如:在《小貓釣魚》游戲活動中,教師為孩子們創設情境,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帶上小花貓頭飾扮演小貓咪。一天,小貓咪跟著貓媽媽來到河邊釣魚,只見有很多的小魚非常的快活在水里游來游去。這時,小貓咪拿起魚竿自言自語的說:“快瞧快瞧,一條魚上鉤了?!惫妫紫碌囊粭l魚咬著魚餌,一根魚線直直的挺著魚竿,魚竿都彎了。通過釣魚,幼兒于是就有了釣魚的經驗。等到他們繪畫時,自然而然的知道要用直線將小魚和魚竿連起來。
  3   打造游戲化的繪畫環境,讓幼兒“勤動”
   根據蒙臺梭利的教學理念:幼兒能夠在適宜的環境里從事愉快的活動,正是通過有趣的“工作”來塑造自己的精神。
  3.1 情境化的游戲
   對游戲而言,我認為構成游戲的主要要素之一是情境,而游戲情境創設最主要的因素那就是物質材料的準備和游戲氛圍的渲染。如:“嘀嘀嘀”,一輛廢舊紙箱做成的公共汽車開過來了,在開汽車游戲情景中,教師開車扮演次小司機,第一站經過了公交站臺,孩子們當乘客,紛紛上車,在車廂里師幼之間熱熱鬧鬧,說說笑笑,體驗著坐車游戲的快樂。孩子們最受歡迎的那就是互相交換角色,開著玩具汽車,接送乘客,上車下車,來來往往,心里美滋滋的。
  3.2 區域環境
   區域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相比,區角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具開放性。對于區域活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水平發展的需要提供豐富多樣的,富有層次性的游戲材料,幼兒能更靈活、自主的操作。如,為了讓幼兒感受圖形,教師準備了積木印畫、吹泡泡等美術活動,通過動手游戲操作,感受圖形的多樣性。又如在水粉畫活動中,幼兒個個興趣盎然,拿著棉簽蘸上顏料在紙上練習畫圖形,又充分想象進行添畫,并為作品取名字。通過吹畫的活動,孩子們體會到了吹畫方法的神奇,以及感受到了吹畫效果的色彩美。
  4   善用游戲化的語言,使幼兒“善動”
   俗話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活動充滿興趣,才會蹦出創作的火花,才會投入到美術活動。
  4.1 導入部分游戲化,吸引幼兒眼球
   小班孩子處在好動、好模仿的階段,活動中,我尊重了孩子們的興趣點,運用游戲、兒歌、故事等導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在《小兔》繪畫活動中,我出示謎語:小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猜猜會是哪個小動物呢?孩子們猜出謎語之后,再通過《小兔拔蘿卜》的集體游戲,借助生動的音樂,一下子激發孩子們畫小兔子的興趣,并且將小兔的特征放入謎語中,很容易掌握兒歌的內容。
  4.2 借助趣味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積極投入活動
   小班幼兒思維處在直覺行動階段,往往在繪畫時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心,堅持不下來,想畫的時候就畫,往往會半途而廢。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化語言提示幼兒、進行指導或鼓勵他們。如,畫“小雞”,通過兒歌教學,“兩個圈圈你靠我,我靠你,小手拉小手變小雞?!币粫海⒆觽円恢恍‰u的形象就畫出來了。再如繪畫“青蛙”,頭頂兩只眼睛圓溜溜,下面肚皮圓又大,身穿綠衣像王子,你問他是誰,只會田里捉害蟲,變成青蛙呱呱呱。孩子們邊念邊畫,不知不覺中,小青蛙們頓時躍然紙上。借助形象化的語言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繪畫,效果非常好。
   總之,當孩子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美術活動中,孩子們的作品一次比一次成功,聽到他們連連的贊嘆時,我想,美術活動實現了游戲化,孩子們在有趣的游戲中真正體驗了生活的全過程,在自主自發的游戲中做到了“樂”動、“敢”動、“勤”動和“善”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