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超輕黏土優化幼兒美術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超輕黏土是美工活動常用的材料,是一種環保、無毒和自然風干的手工造型材料。本文分析超輕黏土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作用。并結合教育實踐,闡述了如何利用超輕黏土優化幼兒美術活動。
關鍵詞:超輕黏土 幼兒 美工 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14-01
超輕黏土是美工活動常用的材料,是一種環保、無毒和自然風干的手工造型材料。它有著鮮艷的顏色,可以供以幼兒靈活的操作和揉捏,對美術活動進行優化,實現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這種材料是當前幼兒美術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將超輕土使用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有著重要意義。
1 超輕黏土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作用
1.1 激發幼兒創作興趣,突出主體地位
從幼兒的立場上看,經過對超輕土的運用,能夠對幼兒的創作興趣進行激發。在美術活動中,要教學學生進行超輕黏土的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一些動畫片或者是繪本,在幼兒看完之后,幼兒便會對其中的動畫形象產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動畫形象的造型、體態以及表情等方面進行觀察,讓幼兒對動畫形象進行感知,進而激發其使用黏土進行創作的樂趣,讓幼兒可以使用黏土輕松的制作出作品。超輕黏土幾乎可以捏出所有能夠看見的物品和人物,比如動物、植物以及人物等。通過對黏土的運用,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感興趣的物品,尊重幼兒選擇權,以此突出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地位。
1.2 關注幼兒成長,了解幼兒愛好
從幼師的立場上看,經過對超輕黏土的運用,可以讓教師對幼兒的成長進行關注,通過分析幼兒使用黏土制作物品的過程,對幼兒的喜好進行了解。同時,也可以對幼兒的美感、創造性以及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觀察。幼兒使用黏土制作物品,能夠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與興趣都表現在此過程中。黏土作品是幼兒在自己的觀察、體驗和思考之后表現出來的一種感知,所以教師在開展活動時,可以通過幼兒制作的黏土作品,對幼兒的性格與喜好進行了解,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實現美術活動最終目的。
2 巧用超輕黏土優化幼兒美術活動的措施
2.1 用黏土感受美
從人類的成長角度上看,會發現幼兒想象力與創造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幼兒在使用超輕黏土時,做出的東西即便不像原形,但是在制作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快樂的心情,這實際上是一種“玩”的過程。幼兒園的孩子沒有具體的概念,不會考慮到使用黏土最后到底會制作出什么樣的物品,一開始想的可能跟最后做出的事物完全不搭邊。所以,幼師在開展美術活動的時候,引導幼兒使用黏土制作作品的時候,不能抹殺幼兒的創新能力,而是要將超輕黏土的使用作為基礎,深入挖掘幼兒的創新思維。在教學的時候要給予幼兒一個自由使用黏土的機會,比如在美術活動中,幼兒知道怎樣使用手與黏土捏出番茄的形狀,紅紅的,圓圓的,這是幼兒對番茄的基本認知。在使用黏土捏番茄的時候,需要幼兒先想象要捏的物品需要哪些顏色的黏土。在此過程中,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顏色搭配能力,還需要幼兒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剛開始開展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幼兒接觸和認識黏土,必須急于告知幼兒要怎樣玩,讓幼兒發揮自主性,讓幼兒獨立探索與發現,以此對超輕黏土的顏色、性能以及作用進行了解。經過幼兒的自由玩樂之后,就能夠將黏土進行隨意的拍打、搓揉以及捏塑。將本身是一團的黏土捏制成不同的形狀,以此激發幼兒的興趣,為美術活動的深入開展打下基礎。
2.2 用超輕黏土表現美
在認識了黏土之后,幼兒對黏土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玩黏土時也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可以對一些顏色進行有效的搭配。在此基礎上,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與意識,但是造型相對簡單,黏土作品的表現方式也較為單一。所以,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塑造自己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形狀,比如圓形、正方形等,并且將其包裹在其他的物品外面。通過引導,幼兒可以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美術作品的表現,以此來滿足幼兒的創造欲望。在課余時間中,幼師還需要引導幼兒到戶外環境中感知大自然,對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的顏色進行了解,比如綠色的樹葉、紅色的花朵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幼兒在運用黏土時有更多想要表現的東西。幼兒在使用黏土時,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兒在使用黏土制作物品時,制作的種類也會更多,比如花園里的花朵、天空中的鳥兒以及水中的魚兒等,雖然在結構上還不太規范,但是幼兒卻在其中感受到了美,并且使用黏土創造和表現美,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美術活動的最終目標。
2.3 使用黏土創作美
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使用黏土,對幼兒的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都進行了培養。在美術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師要引導幼兒運用黏土作用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幼兒的作品不再只是局限在簡單的顏色搭配之上,比如在魚兒的制作過程中,可能會將魚的鱗片和眼睛等都表現出來?;蛘咭部梢宰層變菏褂灭ね林谱髯约旱陌职帧寢尩认嚓P的形象,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美術活動中,幼師還可以將幼兒分組,比如讓小組做一個小型的花園。教師在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幼兒就可以自由創作和組合,比如有的做小草,有的做小花,有的做樹木等,這些都是幼兒通過對花園的了解基礎上進行制作的。或者也可以讓幼兒制作一個常見的生活場景,比如餐桌上吃飯的一家人、教室里學習的學生或者是公園里玩耍的小朋友。通過這種幼兒組合和黏土作品的組合,不僅可以讓幼兒制作的作品結合在一起,同時還可以將幼兒的思想和情感結合在一起,以此制作出一個相對完整的黏土作品,實現美術活動與教育的目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經過對超輕黏土的運用,能夠加強美術活動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幼師要引導幼兒玩黏土,讓幼兒使用黏土表現美,運用黏土作品進行組合,以此對美術活動進行優化,從而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靜.在超輕粘土泥塑活動中與幼兒共同成長[J].好家長, 2016(11).
[2] 張惠萍.讓幼兒在美術游戲中尋找快樂[J].新課程(上), 201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