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戲開展幼兒安全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幼兒安全問題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和整個社會的安定,幼兒園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令社會擔憂、令家長擔憂。所以,把枯燥的安全教育內容融入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游戲中, 讓幼兒在玩玩做做中掌握安全常識,學會安全技能,最終形成適應社會生活、獨立生活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教師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安全 游戲 自我保護
幼兒園是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兒童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地方,幼兒每天早7點入園到晚5點離園,大致要經過10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園時間長,生活環節轉換頻繁,缺少對周圍事物或行為正確的認識與判斷,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生。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從小讓幼兒接受必備的安全教育至關重要。[1]
如何選擇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自然體會生活中危險的存在,并學會如何躲避危險的發生,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游戲”是幼兒日?;顒又凶畛S?、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把枯燥的安全教育內容融入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游戲中去, 讓幼兒在玩玩做做中掌握安全常識,學會安全技能,最終形成今后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獨立生活的自我保護能力是一種萬全之策。
一、全面調查幼兒一日生活中存在安全隱患,為開展安全游戲提供理論依據
幼兒一日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眾多,大致包括五個重要環節:
1.入園晨檢與離園時的安全
2.區角及課程游戲時,人均活動面積小,幼兒爭搶、游戲規則不到位或游戲材料等危險
3.生活活動中,幼兒在入廁、進餐、午睡等環節中由于地面滑倒、幼兒打鬧,起床混亂,進餐衛生等情況出現安全問題
4.戶外游戲時因幼兒著裝,場地設置及戶外器械的使用,體育運動中游戲設計不合理,準備活動不到位等現象造成安全事故
5.過渡時間里孩子的安排與監管
做好幼兒一日生活中安全隱患的排查,幫助老師們進一步明確了幼兒生活中每一個環節出現的危險點,也是為下一步開展安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論保證。
二、通過各類游戲活動不斷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使其掌握正確的安全技能,提高自身自我保護能力
1.巧用安全標志類游戲提示幼兒注意安全,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生活活動占據將近3/4的時間,每日幼兒多次的入廁、洗手、進餐、喝水、吃水果、午睡等環節,出現的危險最多。例如:入廁時的摔倒、洗手時的打鬧、進餐時的燙傷等情況屢見不鮮,巧妙利用標志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收效顯著。
例如:在盥洗室大小便池附近、在洗手盆和毛巾架附近,隨處可以看到圖文并茂的行為盥洗流程圖;幼兒入廁時學會按圖示脫褲子流程圖;幼兒洗手時六步洗手流程圖;盥洗室的地面小腳印、小水滴標志等圖示標志,都會起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作用。
區角游戲中,利用“標志找家”游戲,教師把區域中出現的工具類游戲材料制作成圖片,開展配對游戲,幼兒能在一一對應關系下了解各種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戶外活動中安全隱患較多,其中場地的安全及戶外器械使用上的安全出現事故較多。
例如利用箭頭“↑↓”、圖形“○△”等圖示法進行戶外場地區域的劃分;利用“√×﹗”圖示表示大型滑梯、秋千的通行、禁行與危險,這種行為暗示的效果頗好。
在意外事故或災害來臨時,幼兒能學會安全逃生技能這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例如:在幼兒園上下樓梯、拐角處及安全門處張貼指示標志、逃生路線標志、安全撤離等標志,讓幼兒在沒有成人的提示下能按路線學會逃生。
2.運用各類生活小游戲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安全技能
除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大型專題游戲,利用生活中的過渡環節開展各類小游戲實施安全教育事半功倍。例如:通過開展手指游戲做好進餐前的等待;通過故事、兒歌等文學作品講述讓幼兒知道進餐時不大聲說笑,細嚼慢咽等。
在戶外大型玩具的使用上,利用兒歌讓幼兒掌握正確的玩法。如:玩滑梯,做游戲,你不擁,我不擠,遵守秩序比一比……幼兒用兒歌內容指導玩法安全而有效。
小游戲的開展,在生活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生活各環節安全技能,減少由于幼兒操作不當帶來的安全事故。
3.利用開展綜合類游戲活動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階段的學習方式大多以模仿為主,幼兒通過玩具、通過假想創設情境,在角色扮演中發展語言,學會交際,老師巧妙運用兒童這一特點,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
例如:在開展“娃娃家”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媽媽、爸爸、孩子、陌生人”角色,創設一個自己獨自在家,陌生人來敲門的情境,幼兒通過與陌生人的對話識別危險,知道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的道理,角色游戲的開展讓幼兒有了最初的安全意識。
再如,幼兒在玩“寶寶醫院”角色游戲時,幼兒通過扮演醫生、患者、護士等角色,在玩中了解到去醫院就診流程,并知道如何為病人處理簡單的劃傷、流鼻血等病癥。
戶外活動中,幼兒在走、跑、跳之間難免會有碰撞,一些扭傷、摔傷、骨折等重大安全事件發生頻繁。
如:在開展“安全撤離”游戲中,幼兒利用結構游戲自主搭建活動器材,首先對器材的使用有所了解,通過角色扮演“消防員、群眾”等角色扮演,在特定的安全消防情境下,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如何滅火、如何逃生,并按逃離路線用正確的姿勢學會自救,孩子們玩得既興奮又投入,克服了幼兒在危險逃生中的恐懼心理。
結語
當然,僅靠幼兒園教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夠的,幼兒園里良好的安全教育環境創設;園內的保安、門衛、廚房等工作人員安全常識安全技能的訓練;家園共育及社會的配合都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資源。只有這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幼兒的生命安全才會更加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5.
作者簡介
張雅光(1974.4.30—),女,漢族,河北省樂亭縣人,職務: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員,職稱:中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