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活動游戲教學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發展,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了解逐漸加強,素質教育也不斷落實在各個階段的學習教育中,尤其是幼兒教學。由于幼兒較小,經常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自制力差等很多問題。那么,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提升幼兒課堂的有效性呢?游戲教學模式以游戲作為因子,引導學生學習,是近年來教育界廣泛運用的教學手段,且效果顯著?;诖?,本文分析游戲的意義,研究游戲模式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游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以游戲為線索,展開一系列的學習,是幼兒教學的重點。由此,在幼兒教學時,人們應該建立起游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密切關系。目前,我國大力倡導:“娃娃要從小抓起”的理念,在對于基礎教育的不斷重視下,幼兒教育從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知識課程優化為活動實踐課、創新課、舞蹈課、游戲課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多方面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對此,游戲課是所有課程中,不僅是幼兒最喜歡的課程,還是教師最輕松的課程,即寓教于樂。然而,有些幼兒園游戲課教學仍以傳統的教學理念為基礎,鋪墊游戲的過程,讓游戲失真。
一、游戲教學的意義
幼兒們正處于活躍的階段。游戲教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幫助兒童身心發展。當然,游戲的種類可以分為“輔助游戲”或“主動游戲”,是幼兒教學的前提,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游戲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游戲活動的主要意義在于:一是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二是游戲給幼兒帶來快樂的同時,幼兒對知識的渴望得到了增強;三是游戲能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促進幼兒的運動發育;四是游戲能促進兒童的思維的活動,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形成;五是游戲能幫助幼兒客觀理解事物,促進智力發展;六是游戲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總之,在幼兒教學中開展游戲,是貼近幼兒的認知能力,提升知識教學的有效方法。
二、游戲模式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
1.建立幼兒活動區域
由于幼兒對于危險因素認知不清晰,不具備抗危險的能力。由此,幼兒教學機構需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游戲活動開展領域。例如,裝潢過程中,選用無污染的材料鋪設教學設備,減少幼兒的刺激性。又如,在設計過程中,應采用鮮明的色彩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良好的課堂氣氛奠定基礎。對此,滿足幼兒的游戲活動區域要求后,教師應該注重幼兒之間的差異化,制定游戲內容,可以是啟發性、穩固性、創新性等內容,有目的地設計游戲環節。例如,幼兒教學中,幼師可以開展“藏寶圖”游戲,一方學生藏,一方學生尋找,一方學生負責設置關卡。游戲通關后,可獲取相應的游戲獎勵。這樣一來,幼兒的探索思維被啟發。
2.增加音樂游戲項目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可以與思維對話。在幼兒年齡小的時候,培養音樂能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幼兒教育機構需要在設計游戲時,將音樂融入其中,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開展“聽兒歌識曲”的游戲,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又如,開展體操的項目,用流行樂帶領學生做操;再如,兒歌大合唱,提升學生的發音能力。對此,幼兒教育機構可以將音樂教育融入兒童的生活環境,如在午休時間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或在校車上播放一些流行歌曲。
3.開發幼兒想象力
幼兒有著天生豐富的想象力,只是內容表達不夠具體。由此,培養幼兒將想象的事物表達出來,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教育機構應在幼兒園游戲課程中增加游戲內容,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利用玩具,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幼兒時期的玩具非常多,如積木、滾動小火車、拼圖等,它們都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值得注意的是,幼兒在玩玩具的時候,教師不要隨意打擾學生或參與學生,應給給予學生自主游戲的權利,達到想象力的教育。對此,幼兒在玩玩具的同時,教師應仔細觀察幼兒的行為規范,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4.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時間相對較短。由此,老讓幼兒玩一種游戲,幼兒就會失去興趣,會感到無聊,從而達不到教學目標。然而,實際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忽視了這一點,玩游戲時,他們習慣只使用一種游戲,顯然不能滿足兒童發展的需要,不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在幼兒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游戲形式。根據實際需要,及時修改游戲,不斷推出新游戲。這樣,游戲的形式和類型就豐富了,可以更好地吸引孩子,使他們在游戲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三、結語
幼兒教育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為了提高現階段的教育質量,幼兒園教學機構有必要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模式。希望本文能為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思路指導,進而擴大游戲模式在學前課程設置中的應用范圍,從而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淮安市北京路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