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游戲化的有效滲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可以說游戲就是幼兒的生活。而美術活動本身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游戲,為讓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喜愛的一種游戲,從活動內容選材、多元材料、活動形式等方面游戲化的有效滲入將會為活動增色不少,也將成為幼兒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活動;游戲化
著名兒童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游戲……可應用于兒童的一切活動……藝術可視為游戲的一種形式,兒童在藝術特別是繪畫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內在需要得到真正的滿足?!庇螒蛟谟變簣@美術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滲入不比音樂、語言、科學等領域的課程來得顯性與直接,似乎美術活動的安靜與游戲的活躍不相干連。那么如何突破目前的難點,將美術活動與游戲有機結合呢?游戲化的有效滲入讓幼兒內在情感流露,促進其能力得以發展,且輕松愉快。
一、捕捉亮點,游戲化巧妙滲入
1.游戲滲入情境化
創設和營造適宜的情境化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形成對事物初步的印象。如:中班美術活動《日出時的大?!芬砸粋€需要幫助的小兔去看大海的情境貫穿活動,在跌宕起伏地故事情節中隨老師通過擠、刷顏料,最大限度的激發幼兒創作欲望和想象力,為主人公小白兔點亮火光,畫出了火光照亮后的海浪、風、保護火光地罩子及火光熄滅后日出的景象,使幼兒在游戲情節中,將玩顏料和故事結合,有景、有情、有樂趣,讓孩子們在輕松地氛圍中大膽想象,開心玩顏料,其樂無窮。
2.游戲形式多樣化
?。?)幼兒園美術活動可以通過音樂游戲、語言游戲、表演游戲等的介入。借助語言游戲和表演游戲,將美術活動的目的、內容巧妙的與游戲結合,如小班美術活動《小老鼠拉線線》,在活動以欣賞漫畫、講述漫畫、表演漫畫的過程中,學習用“拉一拉”、“繞一繞”、“團一團”的方法學畫線條的各種形態,設計立體大火車,請幼兒自主選擇車廂中“需要幫助的人物、事物”,根據其畫面內容進行添畫,讓美術課不限于桌面操作而活起來。最后,教師和孩子們“拉呀拉”拉出一根風箏線,提議一起放風箏結束活動?;顒訃@著“線”巧妙的將游戲融入,使幼兒體驗到其中的樂趣,便會積極地投入。
(2)幼兒美術借助有趣的繪本等介質開展活動。如繪本《艾瑪捉迷藏》《會跳舞的長頸鹿》《方格子老虎》《爺爺一定有辦法》非常適合進行美術教學。在美術與繪本相結合的活動《艾瑪捉迷藏》中,幼兒用顏料將生活中的各種物品按照主人公大象艾瑪身上彩色方格的風格進行裝飾,變成艾瑪的小寵物。讓枯燥的色彩練習,在有趣繪本的介入后,趣味倍增。
?。?)開展合作游戲式的美術活動。如大班美術活動《草地上了的我們》,幼兒自主約好合作伙伴,選一位幼兒趴在地上的當模特。其他幼兒將模特的影子描繪好后,商量繪畫內容并分工,幼兒在活動中用各種材料裝飾草地,描繪草地上動物們和模特的影子的故事。其合作的過程開心愉悅,更是讓游戲成為活動的全部。
幼兒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實踐工作中結合活動內容和所處條件,只要有心,各種游戲化的教學形式讓幼兒美術活動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游戲滲入生活化
“藝術來源于生活”幼兒美術活動也是如此。沒有結合幼兒生活的空洞活動會讓幼兒喪失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信心。每個年齡段的幼兒對游戲都有強烈地欲望和需要,美術活動趣味性尤為重要,只有他們觀察過、經歷過的事,他們才最熟悉且感興趣,也是最愿意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的。也只有事物在幼兒頭腦中形成表象后,他們才會去進行想象再加工的興趣。如:小班美術活動《一碗雞蛋面》,這是孩子們最熟悉不過的美食了,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先說說雞蛋面里有什么:荷包蛋、蔥花、香菇、白菜等等。為每位幼兒準備一個“面碗”及各色粘土、彩紙、彩筆。經過大家討論決定用黃色和白色的粘土做荷包蛋,感覺很有食欲哦。其他的配料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喜好進行添加。孩子們在捏一捏、撕一撕、粘一粘、畫一畫中,一碗碗各具特色的雞蛋面就出爐了。所以活動內容的選擇要具有生活化且游戲化。
4.游戲貫穿始終化
美術活動中,將游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置身游戲當中??梢允悄骋挥螒蚯榫碁橹骶€,可以是某一故事為載體將游戲貫穿整個活動。教師為幼兒營造一種有趣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掌握活動重難點,促進幼兒大膽發散想象,同時感受游戲化美術活動的快樂。如:大班美術活動《爺爺一定有辦法》,借助繪本故事的情節:爺爺巧妙的把孫子的破毯子變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紐扣這一過程。幼兒也隨著故事情節思考并動手操作,將不適合地的東西一次又一次變成適合的東西,并且掌握了盡量剪去最少材料使保留的部分最大化的規律和技能,同時體會愛的溫暖,感受一次一次挑戰中游戲帶來的快樂。
5.游戲化材料豐富化
豐富的材料會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活動中,更是幼兒想象創作的前提所在。對于幼兒來說任何物品都可以是美術活動的材料,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有時可以是個大紙箱、幾團毛線、或者是白菜頭或是幾個毛根、幾塊粘土、幾個牙刷、一個紙團等等,孩子們都會玩的不亦樂乎。在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沙畫》中,為幼兒提供的作畫工具不是紙和筆,而是孩子們喜歡玩的沙子。自制微課引入課堂,通過故事情景在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中孩子們總結沙畫地多種方法,在舒緩地音樂聲中放飛想象的翅膀,盡情玩沙,隨之陶醉。將沙取代普通的作畫工具,幼兒體驗著沙畫創作的無窮樂趣。豐富地材料投放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發展,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二、游戲化滲入美術活動應適當、適宜、適切。
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滲入讓幼兒更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它決定著幼兒的發散和創造性思維能否較好的激發和調動。那么,如何合理的將游戲化滲入到美術活動中呢?
1.游戲化滲入選準切入點。
幼兒美術游戲化的滲入方式很多,要考慮從哪里著手,從什么角度進行游戲化的滲入,最佳點在哪里,找到切入點滲入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創造性。
2.游戲化滲入應激發幼兒挑戰性。
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滲入激發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及創作熱情,對各年齡段的孩子要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活動,需要鼓勵幼兒不斷挑戰自我,克服困難,體驗成功的快樂。
3.游戲化滲入層層遞進、逐步深入。
將游戲化滲入美術活動要充分認識游戲和美術活動兩者的性質和價值,確定正確的教育價值趨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游戲化滲入要有目的性、計劃性,要層層遞進、逐步深入。
三、游戲化活動評價游戲化
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采用多層面、游戲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和自信心,給幼兒帶來的是意想不到的鼓勵。如幼兒將作品擺放在展示臺上,孩子們人手一塊雪花片,將自己的雪花片放在認為最有特色的作品旁,最后統計出最具魅力的作品,請幼兒代表說出選票的原因,教師的投票盡量照顧能力弱的幼兒,并根據該幼兒作品某一優點進行鼓勵評價。這樣的評價既有趣,互動性又強,幼兒充滿了期待,提升了繪畫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幼兒將美術活動當做游戲。當游戲化滲入美術活動中,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能滿足幼兒的愿望和需要。
參考文獻:
[1]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念云《學期兒童美術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