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的自主游戲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主游戲活動是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在教師和幼兒共同創設的游戲環境中,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材料,以自己的方式與材料和伙伴發生相互作用,以滿足和快樂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主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是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天性得到自由表現,知識、能力、情感得到發展和人格建構的過程。
關鍵詞:有效 開展 自主
【中圖分類號】G 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36-02
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把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放在首要位置,盡管現在許多幼兒園每天都有開展自主游戲活動,但它應有的價值作用卻極少得到發揮。許多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重視的僅僅是“游戲”這個表面形式,總是在放縱型和形式化自主游戲這兩種片面和極端的形態中游離,而忽視了游戲過程中的實際效果,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無所獲得。那么,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自主游戲活動,真正發揮游戲的獨特教育作用呢?
1.創設寬松、自由的游戲氛圍
自主、愉悅、鼓勵的游戲環境能激發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師在建立游戲環境時,應注重建立和諧融洽的游戲氛圍,在游戲過程中,和幼兒形成一種平等、友善、關心的師幼關系與互助、團結、協作的同伴關系,和幼兒一起游戲、一起玩耍、一起歡笑,使幼兒在一個寬松、自由、有秩序、接納、愉快的游戲環境下,主動投入到游戲中,無拘無束地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游戲,從而創造自我和實現自我。
2.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
在開展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游戲內容的來源非常廣泛,只要是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內容,都可以作為游戲活動的內容。選擇自主游戲內容,可以從以下兩點出發:
?。?)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
實踐中,我們經常都會有所發現,幼兒會在某一時期對某些事物或現象非常感興趣。如果我們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相關的游戲活動,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游戲效果。如周三下午的午點是吃包子,孩子們突然對今天的包子是什么餡呀?包子是怎么包的?等提出了許多問題。為了滿足小朋友的需要,周五的“美食街”活動,我帶著小朋友一起和面、搟皮、準備包子餡,教小朋友怎么樣包包子,蒸包子,最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親手包的包子。小朋友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不但提高動手能力,還獲得了知識和體驗,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幸福感也是滿滿的。
(2)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
適合幼兒個體發展的自主游戲有很多,在選擇游戲內容時,應根據幼兒個體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游戲內容。這類游戲的內容可以是對幼兒未來生活、學習和發展的需要。例如,幼兒在不久的將來將要進入小學,為了幫助他們能夠盡快適應小學活動,我們開設了“上小學”的游戲,通過相關的知識介紹、信息傳遞、角色扮演等游戲,讓幼兒了解上學前所要學習的本領,從而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和任務意識,為他們上小學做好準備。
當然,游戲更多的時候來源于幼兒的興趣和幼兒教育發展的要求,以及教師對幼兒品質教育和關鍵性經驗等因素的交叉作用。如這段時間幼兒園開展的晨練活動中需要用到紙棒,在開展自主游戲時,我們會有意識的開設制作紙棒的活動,讓小朋友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滿足了開展晨練活動對材料的需求。不僅如此,在游戲內容的選擇過程中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游戲實施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幼兒的表現及時的對游戲內容進行調整,敏感地抓住幼兒活動中出現的教育契機,不斷豐富游戲內容,實現目標與活動的互動,擴展游戲的教育價值。
3.投放適宜的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是幼兒游戲的工具,是幼兒表現游戲內容、發展游戲水平的重要物質支柱。由于游戲具有主動、自發和開放的特點,投放適宜的游戲材料,有利于幼兒在與不同材料的互動中增強感官刺激,利用材料去想象和創造,從而促進想象力、創造力和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引發新的游戲情節?!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由此可見,幼兒游戲材料主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而日常生活中的非結構性材料,是幼兒所熟悉的物品,這些物品結構多樣、種類繁多,是幼兒游戲的首選材料,也最適合幼兒使用。如在游戲“加工坊”中,孩子們利用收集到的盒子等進行各種造型或裝飾。有的小朋友把盒子做成一輛小汽車;有的小朋友把盒子做成一張小床……小朋友在樂此不疲的活動中收獲成功。只有努力挖掘幼兒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不斷豐富幼兒的游戲情節,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和水平。
4.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
幼兒喜歡自主游戲活動,但有些孩子在活動時,就像出籠的鳥,喜歡大吵大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一定的行為規范,教師面對放任自流的孩子,不知所措,困惑多多等。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自主與規則是同步的。因此,游戲中的自由必須是建立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之上。在自主游戲中,如果想讓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幼兒參與到制訂游戲規則中,這樣建立起來的游戲規則才是最被幼兒理解、接受和更愿意自覺遵守,當幼兒逐步將規則內化成自己行為的一部分時,教師在游戲活動中就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了。當然,不同年齡段和發展水平的幼兒“自主”與“規則”的培養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
5.進行適當的指導
實踐中不少教師認為:幼兒在進行自主性游戲時,教師是
不能參與和指導的。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當幼兒游戲中出現了問題,教師不敢去介入和指導,惟恐又犯了“以老師為主導”的錯誤,甚至有教師在進行指導時無法把握指導的“度”,從而大大削減了游戲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在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教師是指導游戲的主人,有教師適當指導的游戲更能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和游戲水平的提高。那么,教師應該怎樣指導?什么時候展開指導?指導的程度是怎樣呢?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際游戲開展活動中不斷的探索。需要教師有效的調控與點撥和適當的幫助,這樣才能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促進游戲繼續延伸下去,讓幼兒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和勝任感。 6.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合作性
幼兒是游戲的探索者和游戲過程中的認知主體,主體性是自主游戲活動的核心,游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主體參與游戲活動的情況。因此,在自主游戲開展中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把游戲的主動權還給幼兒,讓每一位幼兒主動去感知、去接受、去體驗,這樣,幼兒獲得的新知識和新體驗,理解也最為深刻。
幼兒的自主游戲過程還是幼兒個體不斷與外界交互作用的過程。由于幼兒的知識經驗不同、操作能力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在游戲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幼兒進入游戲活動前,我們有必要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這樣有利于幼兒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從而確定一個比較合理的、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游戲方式。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更需要幼兒的合作,相互討論、相互借鑒、開發思路,使游戲活動的方向更正確,環節更合理,結果更有效。
7.開展有效的評價
評價是幼兒自信心獲得的重要手段,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吨改稀分赋觯骸敖處熀陀變憾际腔顒拥脑u價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和合作的過程?!庇螒蚪Y束后開展有效的評價,可以幫助幼兒回憶、整理游戲中零散的經驗,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游戲的評價,是教師指導游戲的重要環節,也是幼兒已有經驗提升的重要途徑。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能讓幼兒在總結―反思―實踐提高―再總結―再反思的螺旋式循環體系中提升游戲水平的同時,還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真正成為游戲講評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康康.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科學有效地游戲化教學[J].山海經(故事),2017(5)
〔2〕黎潔佑.淺談開展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促進[J].師道·教研,2017(10):37-38
〔3〕劉妍妮.淺談怎樣有效地開展鄉鎮幼兒園大班額游戲活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00076-00076
〔4〕李惠敏.游戲中學習快樂中成長——淺談幼兒園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J].當代教研論叢,2014(9):123-123
〔5〕王琳.課間,讓我輕松地陪著你快樂地玩——淺談對幼兒課間游戲的指導[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