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組織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是指教師以游戲為手段來組織、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 教師根據不同主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這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游戲與教學
  《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明確提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價值”“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蹦壳?,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集體教學活動仍是國內幼兒園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活動類型,集體教學活動游戲的開展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活動的重要環節中設計的領域較為明顯、教師在活動中的主導性較強、易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游戲體驗存在游戲精神的缺失;游戲觀察意識和能力缺乏等。因此,在幼兒園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實踐與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是指教師以游戲為手段來組織、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不同主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這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游戲與教學融合的有效策略
  1.把傳授知識與游戲緊密結合,互相滲透,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計活動,把目標、要求隱含在游戲玩法中,讓幼兒愉快地學習。對教師來說,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追隨孩子,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如何真正讓孩子自主。
  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實踐與探索中,我們一是要融合目的,讓老師的教轉換成孩子的學;二是要融合關鍵,從要我學到我要學;三是從外在要求到內在需要,盡可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四是從任務壓力到活動興趣、目標對幼兒要隱蔽;五是要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盡可能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2.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引入完整的游戲,使教學活動游戲化。
  幼兒園游戲既是活動的內容,又是活動的途徑,因此教師常常利用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時的游戲更多的是指傳統游戲分類中的教學游戲,有的是專門為教學而設計的音樂、體育、語言、科學等游戲。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在設計上有兩種策略:一種是整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完整的游戲,游戲在規定的教學時段里可反復進行,如體育游戲“老鷹抓小雞”、音樂游戲“點點豆豆”、科學游戲“吹泡泡”;另一種是游戲只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某個特定時出現,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比如用語言活動中,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謎語本身就是一種游戲形式),也可把某些游戲如:“我來問你來答”用于教學的結束環節,以鞏固某些知識或技能。這種設計在結構上比較緊湊,教師主要利用為各領域教學編制的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游戲化教學的程度。
  3.利用游戲因素,使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
  第一種以游戲性的語言組織活動。這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經常運用的策略。這種設計主要通過富有游戲性的語言來組織活動,比如,教師在組織語言活動《假如你有翅膀》時會使用這樣一類語言:“今天小鳥來到我們班,要和小朋友交個朋友,你們愿意嗎?”
  第二種以“假想”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在組織活動時,根據活動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有的是對角色的假想,如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經常以“動物媽媽”的身份出現,而小朋友們則是“動物寶寶”。有的是對情節進行假想,并以此來串聯活動的各個環節。在活動中教師以假想一些情節,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如在美術活動《畫樹葉》中,教師用這樣一段話引入活動: “大樹因為有了樹葉而美麗,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樹葉都離開了樹媽媽,大樹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樹葉多想念自己的媽媽呀!他們都想快快回到媽媽的身邊,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好嗎?”進而引出畫樹葉《給樹媽媽穿衣服》。
  第三種以“做做玩玩”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自己動手做各種小實驗或手工制品,再利用這些作品進行游戲,這是幼兒園集體教學游戲化的又一策略。這類活動可以在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教學活動中進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關活動區,讓幼兒在入園后、離園前、專門的游戲或自由活動時自主地選擇。這類活動設計的策略主要是種有效手段。在幼兒園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們常常用比賽的形式組織一些體育活動、生活活動,比如,練習拍球、跳繩等。比賽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單調的活動具有了游戲性,大大激發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4.運用生成策略將創造性游戲有機地融入集體教學中。
  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特殊意義,如何使之有機地融入集體教學,是幼兒園集體活動游戲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又一策略問題。由集體教學活動生成游戲,主要有兩種渠道:一是從文學作品活動中生成游戲,另一種是從社會領域活動中生成游戲。幼兒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文學作品中角色、情節的理解,從而生成新的游戲。
  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應該注意的問題
  1.選擇適當的游戲形式。
  幼兒園集體活動游戲化教學是一個既復雜又簡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矛盾體。它對我們幼兒教師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如何根據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選擇適當的游戲?”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是什么樣的教學內容,然后再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游戲活動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體現游戲的價值。
  2.控制游戲時間的長短。
  根據皮亞杰的《兒童心理理論》來看:“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鐘;中班的3-8分鐘;大班的5-10分鐘的科學論據,我們在建構游戲的時候必須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時間,讓幼兒掌握關鍵內容,這才是我們集體活動游戲化教學的最終目標。
  3.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
  選擇難度適宜、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強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的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總之,為了充分落實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應努力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盡量呈現給幼兒綜合化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與動腦思考習慣的養成,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提升集體教學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丁海東,《學前游戲論》,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2]黃人領,《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重慶:西南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2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