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合慶陽剪紙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甘肅是歷史上很多民族的發源地,從而深深積淀下的民族文化頗多,慶陽剪紙就是其中一項,而在小學階段的美術課本中不同學段的課程內容都涉及了與剪紙相關的內容,可見民間剪紙是一項傳承性的具有教育性的的獨立藝術。
  【關鍵詞】剪紙藝術  剪紙教學  審美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206-01
  一、了解慶陽剪紙,通過撕紙練習到簡單對稱剪紙。
  剪紙的認識與學習:結合湘教版《奇妙的撕紙》一課,主要內容是以撕紙游戲進行聯想,撕一撕、粘一粘,呈現的作品邊緣層次不齊,頗有慶陽剪紙古樸粗狂的特色,而且給人感覺更加自然、靈活,而且在“滿族剪紙”中,撕紙也是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針對低年段學生來說撕比剪更符合孩子的天性,提高手腦協調,發展創新思維。
  研究慶陽剪紙,剪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對稱剪法也是題材多樣,是眾多剪紙方法中的一種,比較適合初學者,運用的是對折,慶陽對稱剪紙中可以感受到圖案和花紋設計比較簡單大氣,在低年段課程《剪對稱魚形》中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欣賞了甘肅慶陽的對稱剪紙作品,從知識層面拓寬了學習領域,通過地域文化增強了家鄉自豪感。教學中先通過發現對稱的剪法,掌握基礎的剪紙規律,過程中不斷欣賞分析魚的對稱造型,還研究了不同魚身上的不同花紋剪法,還鼓勵學生設計更多奇特的紋樣,剪出造型獨特的魚,整個課堂以激趣導入循序漸進,學習傳統剪法的同時,注重學生對造型的研究性、設計性,出來的每張剪紙作品都各不一樣,造型大膽夸張,初具剪紙特色,在完全融合慶陽剪紙的方法的同時創新設計,拓展學習內容。
  二、研究慶陽動物剪紙,繼承和創新傳統紋樣。
  慶陽剪紙的題材中動物屬于大類,例如在《剪紙動物》一課中就是針對動物的形體特征來進行剪紙活動,在鍛煉學生觀察力的同時還能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動手能力,在學習前,展示《谷物豐登》、《喜鵲登梅》、《年年有魚》等民間優秀作品,把農村生活中的質樸樂趣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視覺上吸引學生,崇拜民間剪紙藝術。
  三、探究慶陽剪紙中的套色剪紙,注重學生的繼承和創新。
  套色剪紙比普通剪紙具有更豐富的色彩和立體的感覺,而且制作過程更加復雜繁瑣,在慶陽有一位叫趙星萍的藝人就擅長套色剪紙,還將剪紙記錄農村風情,講述家鄉的故事。
  剪紙作為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必然有勞動人民自己的故事表現在作品中,我們研究欣賞了很多慶陽剪紙,發現他們不僅用剪紙表現生活中的點滴樂趣,還善于把神話故事、名著故事做成剪紙,瞬間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四、進行多元評價,激發學生熱愛慶陽傳統剪紙。
  學習結束后課中作業進行多元評價,挑選優秀作品報送參賽,大部分作品作為班級內主題軟板上進行張貼展覽,鼓勵課后繼續創作練習,作品在學校的外展示區域也進行了布置展示,我們的將課堂中的剪紙作品用在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將慶陽的剪紙藝術融入我們的課堂。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以甘肅慶陽地區的剪紙作為課程導引,了解研究地區民間藝術,通過興趣培養,推崇剪紙藝術。通過在小學階段普及和學習慶陽剪紙課程,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了撕紙、對稱剪法、動物剪紙、套色剪紙、剪紙技巧多變,在技法上也學習了掏剪(摳剪)陽刻法、陰刻法,陰陽混刻法,比較全面地涵蓋了剪紙藝術精髓,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走進民俗,走進生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8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