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老師總說“挺好的”帶來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幼兒園和家庭應成為和諧的教育共同體,為此我通常都會利用家長早晚接送孩子的時間或電話、家訪、qq群等方式,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交流溝通,努力讓家長成為幼兒園的伙伴。然而,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經常會看到這樣不同的反應:報喜,家長眉開眼笑,報憂,家長則顯得不那么自在了。于是,我轉變溝通方式。因為每個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于是,我以后和家長的溝通中,我盡量多的提到“您家的寶貝進步很大”、“你家的寶寶挺好的”、“你們家的孩子表現很好”。聽到這樣進步鼓勵的話語,家長都會開心的笑,然后回應一句“老師,您幸苦了”。但是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家長會上,我卻聽到了這樣的抱怨,讓我同時感到我的家長工作做的其實是不到位的。不是每一個家長都喜歡聽“挺好的”、“進步了”、這樣類似的表揚的。
  今年六一前的一次家長會上,一位家長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已經很長時間了。說真的,我現在對孩子在園情況很不了解。您看,孩子每天在幼兒園八個小時,晚上接回家和家長也就呆上兩個小時。孩子回家不太說幼兒園的情況,問老師,老師總說‘挺好的’。真不知這‘挺好的’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我們家長該為孩子做哪些準備?”言語之間,充滿了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對了解孩子在園情況的渴望,對“挺好的”的困惑。這位家長的話,立刻引起了其他家長的共鳴。
  我平時不經意間給家長的一個回答“挺好的”,引起了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不滿。矛盾的根源在于,家長的需求與我提供的服務質量之間存在差距:家長渴望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要求教師盡量反饋孩子在園表現、發展特點和水平,但是,教師卻缺乏這種意識,沒有充分重視到家長接送孩子這一環節的意義和價值。接送孩子工作作為家園溝通的重要環節之一,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接送環節是教師和家長溝通的一種最便捷的途徑
  首先,接送環節傳遞信息最快、最便捷、最及時。每天入園和離園,教師會和家長見面,抓住這一機會與家長進行溝通,能夠大大增強家園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此時家長和老師可以互相傳遞重要信息。早晨孩子入園時,教師可以向家長快速了解當日幼兒身體、情緒狀況,以便在一天活動中有針對性地實施個別教育;傍晚離園時,教師可以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園情況,孩子回家應該注意什么,并為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議。另外,教師還應認識到,接送環節會折射出教師對孩子家長的重視程度,折射出幼兒園的園風、教師的敬業精神,直接影響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看法、態度、參與的積極性。只有認識到接進環節中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夠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長的滿意和信任,否則家長工作必然流于形式,收不到實效。
  二、接送環節需要教師熱情、耐心、坦誠地與家長交流
  首先,要避免只用“挺好的”、“還行”、“一般”這樣的模糊詞語來回答家長。“挺好的”是讓人感到很模糊的一種語言。,用這個詞語來回答家長,一次、兩次興許可以,但久而久之,會讓家長覺得這是在敷衍。因此,在說完“挺好的”后,教師一定要補充說明到底好在哪兒,孩子有什么具體表現、進步或不足。其次,要適當給家長提一些教育建議。大多數家長都歡迎老師提出教育建議,認為這是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但在提意見和建議時,應注意方式和場合。對少部分不理解教師工作的家長,要保持冷靜,坦誠交流,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信任和理解。再次,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
  三、接送環節需要教師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家長
  在接送環節,教師要避免與某些家長過于親密,或是與某些家長過于疏遠,要讓每位家長都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否則,家長就會產生親疏有別的感覺,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可能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四、接送環節需要教師靈活地借助其他形式解決問題
  針對托班、小班新入園孩子的家長十分關心孩子的生活適應情況的問題,教師可以把每個孩子進餐、大小便的情況列拍下來,發到班級qq群上,讓家長晚上回家看,使家長一目了然。針對大班的家長比較關心幼小銜接的問題,教師可以選一些相關文章。張貼在家園之窗上或發到班級qq群上。讓家長及時了解。
  總之,家園溝通真的不僅要注意方式方法,更應該注意語言的精密組織。再有教師要注意,家長較多時,交流時間不可能太長。因此,要注意多種溝通方式的相互補充、靈活運用,如家訪、半日活動、電話、家園聯系本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6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