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課研帶來的促進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越來越成為小學數學教育關注的重點?!稊祵W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與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關鍵詞:數學日記數學意識應用能力促進
  數學日記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評價記錄自己的學習情況。它不僅可用于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評價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僅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而且可以像和自己談心一樣寫出他們自己的情感態度、困難之處和感興趣之處。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記日記的習慣,對于小學數學課的教學而言,能夠發揮的功效有很多。
  一、數學日記,對學生的促進作用
  1.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數學語言是由日常的文字、圖形、語言和特有的數學符號語言共同構成。數學日記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正確、完整的表達自己的做題思路,并借助一定的數學圖形或符號使過程相對的更加簡潔明了,充分完善。這既是對語言能力的訓練,也是對表達能力的鍛煉。[1]
  2.有助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
  要培養學生寫好數學日記,能用一雙數學的眼睛觀察事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定要進行相關的引導性思考,也必定會梳理知識點形成知識脈絡,學生在書寫日記的時候就可以寫下當天共同發現的過程,這既包括了知識的回憶、歸納,又包括了知識的總結、提高,甚至于一些發散思維程度好的學生還能從中得到反思與創新。整個學習過程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完善與提高。[2]
  3.有助于數學思維的完善及應用意識的培養
  在探究之初,常有學生會疑惑的發問:“老師,什么是數學日記?”“什么叫生活中的數學呢?”“什么是數學應用啊?……于是,在教學中。每學完一個教學內容,我就指導學生借數學日記來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以致用。
  這是我班學生在完成“圖形的認識”復習之后所記錄的數學日記。“原來的時候,我一直不知道為什么當我兩腿分開時,站在公交車上會更穩,現在我知道了,原來,這是因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我的兩腳還有身體上的中心點共同組成了一個完美的三角形!瞧,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吧,還是車上的數學!”孩子用熱情洋溢的字眼給我們呈現了他的發現,當我把它分享給班級之后,許多同學都自發的完成了下一篇日記,他們說“原來生活中的數學離我這么近啊!”“原來這就是數學的應用啦!”各種感慨紛至沓來,興趣陡然上升。
  4.有助于學習成果的展示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睂W生對于成功的渴求同樣不容忽視??僧斍暗臄祵W練習或數學考試都是采用簡單統一的模式,教師往往只是根據標準答案進行批改,從而得到一個具體的分數。從分數中,學生感知到的只是簡單的“R”與“Q”,學生的個性,個體差異得不到關注。而數學日記恰恰屬于一種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教師通過對數學日記的閱讀,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表現和能力差異,差異化的評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二、數學日記,對教師的促進作用
  1.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讓備課、反思更充分
  數學日記的撰寫需要教師給與充分的指導,要想學生擁有一滴水,作為授課者的教師必須現擁有一碗水。上學期,在講到《體積、容積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這一知識點,我把大米、水、沙子、石頭都搬進了教室,力爭通過實驗達到需要的效果。在后期的數學日記中,許多學生都把這節課的感受寫進了文本里,實驗教學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超乎了我的預期,無疑也為我的教學形式指出了一個方向。通過反思,教學經驗得到了積累,教學措施得到了改進。
  2.促進教師對教學評價進行構建
  除了分數,教學評價使用最多的就是課堂上的鼓勵性語言,囿于教學習慣的影響,往往也只是簡單的“你真棒!”“真了不起”之類。這樣的語言對教師想達到的效果及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自數學日記記錄以來,課后留言成了師生間的二次交流,我們有對話、有提問與回答、也有質疑與探討,甚至還會編排故事。
  在復習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時,有學生這樣寫道:“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開放作業”,讓我們從書本、基礎訓練上任選3道有價值的題目和大家分享,聽到這樣的作業,我很開心,終于可以有一天不寫作業了,老師真好!回家之后,我迅速的找出書本與基礎訓練就找了起來,可什么樣的題目才是有價值的呢?我找呀找呀,不知不覺就把書上,基礎訓練上的題目翻完了,也幾乎都在腦中過濾了他們的解答方法,經過這一漫長的過程,我終于找到了自己滿意的題目,奇怪的是,第一次覺得數學作業它是這么的輕松!可再一想,哇,不知不覺中我都做了這么多的復習,老師,我不得不說,你很“壞”耶!”
  看到這篇日記的時候,感慨于學生的清晰表述的同時,我也在后面留言“老師就是這么的壞,你還喜歡嗎?”,不成想,我們的學生因為這句話,又寫出了一篇新的數學日記,名叫《我壞壞的數學老師》,日記中詳盡的記錄了我們師生間的趣事。如此日記,讓我不得不對我們的學生刮目相看,不得不對他們做出新的認知與評價。
  3.加強教師團隊間的研課交流
  隨著新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成為研究者”不再是口號,而是行動。各類省市級課題隨著一線教師來到了學校與課堂,對于我們一個相對較為年輕的數學教研組,如何開展數學日記對數學意識及應用能力的探究,以何種形式鋪開數學日記的書寫,如何把這一形式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又該怎樣的聯系生活……都是我們需要面對并解決的問題。在每周的教研活動過程中,除了原本的聽評課及業務學習之外,教師們聚在一起最熱鬧的就是討論這些細節的實施,原本單調的組內會議變成了教師們的獻計獻策會,既加強了團隊凝聚力,更讓彼此的研課氣氛更濃。
  結語
  總之,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與應用能力,以數學日記為載體的研究將在課研內外繼續,老師們也將就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多方面進行思考、挖掘,讓學生更真實的愛上數學,用上數學。
  參考文獻
  [1]第160566號.《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2011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1頁.
  [2]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21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