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教育在當今教育界中受到人們越來越高的重視。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特別重視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應當注意發現兒童、了解兒童、相信兒童,認識到兒童不僅僅有好奇心,而且有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幫助孩子們裴昂和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引導他們向著更加光明的未來前行。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實踐
幼兒教育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學問,不僅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原則作為支撐,還要以幼兒的心理和個性作為教學的依據。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幼兒園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的有效條件,讓幼兒多看、多說、多做、多想,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梢岳眉w活動形式或者游戲、情境教學方法等等教學策略,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接下來,我就根據我多年以來從事幼兒教育事業的經驗,來談一談我對于幼兒教育實踐的看法和體會。
一、把游戲融入日常教學中去
“游戲化教學”是指以游戲為手段,貫穿幼兒教育的整個教學活動,把幼兒教育的目
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入于各種各樣的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一種普遍的教學方式,它符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策略,其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教師要學會創設情景性的游戲環境,投放情景性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這種特定的游戲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得到角色的體驗,最終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整個游戲教學之中,最首要的就是要精心為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以調動他們參與游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為了創設這個特定的游戲情境,老師在進行游戲活動之前應該精心準備一些風格各異、豐富多彩、有利于開展游戲的安全性材料。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豐富,往往在玩具材料的影響下表現該主題最典型的游戲情節。例如,如果要做一個關于醫生和病人的醫院主題的游戲,老師應該事先在教室中布置一些醫院中的標志性裝飾,比如紅十字等等,還要給學生準備一些白大褂、聽診器,把桌子拼在一起就變成了“醫院的病床”,并給幼兒分配不同的人物角色。同樣地,也可以以一個我曾經帶領孩子們玩過的“尋寶游戲”為例進行分析:首先,老師應該提前用彩色粉筆、彩紙、膠帶、絲帶等裝飾性物品,將教室布置成一個“森林”。然后,老師要在紙箱上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在箱子內裝上不同種類的水果,并將其藏到比較隱蔽卻又具有特色的地方。接下來,老師要在黑板上親手繪制一個尋寶地圖。整個班級會分為紅、黃、藍三個小隊,隊長由小朋友們自愿報名擔任,來帶領小組成員完成任務。孩子們能在這次尋寶游戲中體驗到不一樣的樂趣和神秘感,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在活動中分享和體驗樂趣,體會小伙伴之間的溫情友情,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和溫暖。這就很好地達到了游戲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二、鼓勵孩子們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
集體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保持孩子們互相之間,和師生之間雙方面的交流和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把握住兒童好奇心強烈、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等特點,也要考慮到幼兒心智發展不成熟的方面,進行一個合理的教學安排。在集體教學中,老師不能以為地傳授知識和經驗,而是要時時刻刻注意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學習狀況,要進行不斷的提問和互動,讓孩子通過與老師的交流而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加迅速地吸收和掌握知識。與此同時,老師也不能僅僅關注接受知識能力強的那一部分兒童,還要兼顧思維相比之下缺乏靈活度、掌握事物比較緩慢的兒童,從而設計一套雙方兼顧、適當合理的集體化教學。
另外,老師還要鼓勵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互動,積極進行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有效地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和自主活動的積極性,以此達到集體教學的目標。
三、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幼兒還處于心智尚未發展成熟的階段,他們的注意力還難以長時間地集中于同一個事
物上面。因此,為了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預期的良好教學效果,老師就要為教學內容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例如,如果本節課的主題是提高孩子們的生活和社交能力,老師可以把班級布置成一個類似商店的地方,事先準備好一些作為“商品”用的道具,例如牛奶、零食等等。在這個“商店”的情境中,孩子們可以各自分配相應的角色,扮演成售貨員、顧客、送貨人等等,進行即興的情景劇的表演。在這種身臨其境的表演中,幼兒能夠有一種貼近生活實際的感覺,會得到更加深刻的體驗。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通過關注生活,發現其中的樂趣和奧妙,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從而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暢娟,現代信息技術對幼兒教育教學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19(02).
[2]李秀娟,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教師,2018(S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