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智慧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課程的改革和優化也在一步步地進行著,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教育教學上也取得了極大的進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積極、健康開展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日后的發展而言,非常重要。眾所周知,生活是產生知識、驗證知識最好的場所,構建全新教學模式,構建智慧課堂,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教學是很重要的。本文以構建智慧課堂為背景,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探析。
關鍵詞:智慧課堂 高中歷史 課堂實踐
在高中課程的學習上,歷史科目是一個難關,因為知識之間都是相關聯的,知識點煩瑣,記憶起來很麻煩,所以需要大量的復習和鞏固,通過全新的教育模式進行有效問題情境滲透到學生的初中歷史教學課程的教育教學中,不僅是結合了原本高中歷史的教學形式的優越性,還能更及時地提高了學生們對問題意識的認識和培養,從而促進和增強對課程的有效性學習的動力。[1]
一、高中歷史課堂存在的局限性
由于學生本身存在的差異性,即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邏輯思考和想法不同等,以及歷史課程本身的性質抽象性強、不易理解等;與此同時,對于學生而言:由于不能很好的擁有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導致其不能更快更好地學會知識;最重要的一點,對于高中生而言,由于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導致面對著書面上的很多問題都讀不懂,這就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有就是當前歷史教學存在著一種“重理論,輕體驗”的問題,雖然提高了歷史教學的速度,但很大程度上丟失了學生學習歷史的主觀能動性和忽略了歷史教學中正確學習歷史的過程。而且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往往會用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學習歷史的程度,從很大意義上不能很好的了解學生學習歷史中形成的歷史觀。[2]
二、構建智慧高中歷史課堂的意義
1.構建智慧課堂,改革創新
當今時代,高中學生的歷史相對初中歷史較難,也不太容易的理解歷史人物和知識,更不用說學生能很容易的去記憶復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長此以往,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就會下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信息化已經人人皆知,在高中課堂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可謂是“改革創新”。借助高技術引領學生學習,不管是線上線下,都能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高中歷史,讓課堂充滿活力和光芒,讓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有更好的交流,讓學生和高中歷史的距離很近一步。[3]
2.構建智慧課堂,提高學生歷史思維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歷史無非就是老師講,學生記,學生以一種被強加到大腦的模式學習歷史,沒有自己的思考和高的思維模式。然而在傳統教學中引入信息化技術,不僅能讓學生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人人能用、事事能查,讓學生的思維真正融入到歷史中,還能在感受歷史、時空穿越、人文歷史等多個方面了解教學案例,充實高中歷史課堂,還有利于歷史知識資源的共建共享,多方位了解感受,為提高學生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構建智慧高中歷史課堂的方法
1.適當創新智慧課堂教學理念
時代在創新,時代在進步,固有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況且高中歷史知識本身的難理解程度相對較高,如果沒有新的教學理念,很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良藥。老師可以用多媒體的多項功能,例如: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設計等優勢,多方面了解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突破時空的界限,例如:在教學《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這一課時,老師首先用投影儀打出了漢武帝的人物頭像,并且簡單的對漢武帝做了一個介紹,課件推出課題“漢武帝的煩惱——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老師可以讓學生就背景開展討論,學生要去感悟老師選擇圖片作為背景的用意。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課堂既有意思,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2.改革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老師應該通過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對不同學習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和了解,根據不同的學生,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進度設計一些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能夠近距離的體驗幾百年前或者幾千年前的事件,例如:開啟新課導入時可以采用媒體畫面,媒體音樂,摻雜一些短視頻,讓學生學習歷史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樣的課堂引導著學生更好的理解,幫助學生記憶,從而讓學生都能在歷史學習方面達到一個更好的提升。
3.培養學生良好智慧學習習慣
我們常說,學習習慣很重要,在智慧課堂中,學生如果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那么離成功也就更近了一大步。當今時代,高中生大多為新時代引領者,對高科技產品有著濃厚的興趣,開啟了智慧課堂,學生也應該用一個好的心態面對智慧課堂,學生可以用多媒體方式學習各類方法和技巧,感受多樣化的教育服務供給。例如:學生可以用平板電腦自行選擇自己需要的資源,上網搜查歷史內容,自己發現的才會是自己永遠記住的。培養學習氛圍,老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多樣化模式,利用各種學習技巧,使傳統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轉化為智慧化的創新教育模式,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4]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老師作為一線歷史教育工作者,身上擔負著重大責任,所以老師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善于并利用現代新技術,了解并學會一切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和資源,并能很好的利用到實踐中,老師要利用高科技設計一些解讀歷史的微課,突破時空的界限,利用智慧課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將智慧課堂打造出一片新的氣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梁平.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魅力中國,2017(42).
[2]卓問.建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探究[J].考試與評價,2016(2).
[3]靳玉樂.反思教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夏征農、陳至立主編.《辭?!返诹婵s印本[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