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班會隊會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優化班隊會結構,調整班會隊會模式,充分利用“兩會”發揮學生天賦條件,提高個人前質,使其得到充分、和諧發展的空間,使學生在“兩會”中思有方向、、求有目標、獲有新知、創有目的、學有楷模。調動學生的積報性,發揮其主體作用,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在此方面我們也更新了觀念、萌發了新思路,在以下四方面進行了大膽地探索和嘗試,通過多年的實線,證明了此途徑是有效可行的。
一、改變“兩會”模式,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隊會是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理想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在隊會活動中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接觸科學技術,在實踐中開發學生智力、提高能力。因此,隊會也是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基礎。
班會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陣地之一,思想教育是班會的主要內容,因而成了思想品德課的準備或延伸。班會的設計,組織、內容、目標、方法直接影響班會的效果,涉及到校風班紀的變化以及學校在社會上的形象。
要使“兩會”開得有聲有色,收到良好效果,就必須增強學生的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對“兩會”的濃厚興趣與參與熱情。
二、充實“兩會”內容,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隊會以五愛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法制教育為主。我在隊會中,要求學生人人參加講一個英雄人物的故事,按此內容精心設計排出每周活動內容,留給學生充分了解學習的空間,做好充分的調查準備,積極參加。
班會一改常規滲透素質教育。班會內容不與隊會重復,要實際新穎具有特色,方法靈活、形式多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激發力。(1)理想教育:“我的理想”、“我長大干什么”、“我現在該怎么做”、“假如我是老師”等主題班會。學生參與熱情高,在活躍的氣氛中樹立了遠大理想。(2)智力競賽與演講相結合,語數智力競賽;祖國名山名水等知識搶答,詩歌朗誦與普通話演講相結合。用文章小報表揚好人好事,批評不良作風,大講文明禮貌,祖國變化、個人理想演講會,既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寫作能力。
通過以上班會活動,陶冶了學生情操,拓寬了知識點。使學生愉快的參加、舒暢的發揮、健康的成長。在活潑的氣氛環境中素質教育潛移默化滲透其中。
班隊會與社會家庭配合,使學生對“兩會”的興趣持久、健康發展。
實踐證明班會、隊會不僅僅是校內課堂活動,應同社會、家庭同步進行。參加公益活動、植樹造林、尊老愛幼、尊師助友、愛校如家,培養學生為社會盡則、為公眾服務的好思想。
總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為適應國際化、信息化社會需要,我們要培養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備,既有開拓精神,又有高知識、高技能的人才,就要有效地運用靈活多樣的班會隊會形式和針對性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兩會”的教育效能,顯示“兩會”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