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田間管理五項關鍵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清棵蹲苗
花生清棵蹲苗是露地栽培苗期管理的一項成功措施,即根據花生子葉不易出土和半出土的特性,在基本齊苗時,用小鋤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圍的土挖開,形成一個“小窩”,使2片子葉和胚芽露出土外,使其很快接受陽光,促進幼苗生長健壯而獲取增產。
(一)清棵的作用
1. 促使莖枝健壯和二次分枝早生快發?;ㄉ雒绾蠹皶r清棵,可使子葉腋間的莖枝基部露出地面,提早接受陽光照射,改變花生基部濕冷的小氣候,莖枝不僅早生快發,而且生長健壯,起到了蹲苗作用。
2. 促使有效花增多,結實集中。因為清棵蹲苗的花生莖枝生長健壯,二次分枝早生快發,所以花芽分化相對早而集中,開花下針多而齊,結實率和飽果率得到提高。據試驗,清棵蹲苗使單株結果數增長30.6%~31.3%,比不清棵蹲苗的增長12.99%。
3. 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旱吸肥能力。清棵可使主根深扎,側根增多,根系發達,從而增強植株的抗旱吸肥能力。
4. 減少護根草的為害?;ㄉ蹇每商崆鞍鸦恐車淖o根小草隨扒土清除,能有效減少生育中期的草荒,也是增產的一個重要因素。
5. 減輕蚜蟲的為害?;ㄉ蹇煤螅穹尤~節的土被清除掉,改變了植株基部的小氣候,不利于蚜蟲繁生。同時,第一對側枝基部因清棵蹲苗組織老化,不利于蚜蟲刺吸危害。因此,清棵后花生莖枝基部的蚜蟲量顯著減少。
?。ǘ┣蹇枚酌缂夹g
1.清棵時間。適時清棵是增產的關鍵,清棵太早,黃芽苗太嫩弱,葉片易出現曬傷,并使表層土過干,影響幼根伸展;清棵過晚,第一對側枝基部埋入土中的時間長,影響早生快發,清棵的作用不大。據試驗,花生齊苗后立即清棵的增產率為14%,因此,清棵應在齊苗后立即進行,最好按照播種出苗順序,齊一塊、清一塊,以充分發揮清棵蹲苗的增產作用。
2.清棵深度。在齊苗后及時用大鋤深鋤,再用小鋤后退著把幼苗周圍的土扒向四邊,使2 片子葉露出來;起壟種的可先用大鋤深鋤壟溝,淺刮壟背,破除壟面的板結層后,再用小鋤清棵。清棵的深度以子葉節露出土面為宜,淺了則子葉不露土,第一對側枝和莖基節仍埋在土里,起不到清棵的作用;深了則把子葉節以下的胚頸(下胚軸)扒出來,易造成苗株倒伏,不利于正常生育。
二、開孔放苗
地膜覆蓋的花生一般10 天左右就能頂土出苗,開孔放苗是爭取苗全苗壯和提高增產效果的關鍵。先播種后覆膜的花生頂土鼓膜(剛見綠葉)時,要根據當時的氣溫回升情況開孔放苗。據試驗,在花生芽苗頂土和主莖出現2 片真葉之前開孔放苗,產量最高。
三、培土迎針
(一)培土迎針的作用
為了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在花生封行和大批果針入土之前,將壟行間的土培到壟頂的外緣,使壟的外緣加高,以縮短高節果針入土的距離,有利于結實范圍內的果針入土結實。同時,為以后排灌打下基礎。
(二)培土迎針的方法
培土迎針應在花生單株盛花期和封壟前,選晴天墑情適宜的時候進行。平作花生壟行較窄,可用在鋤板與鋤鉤交接處套有草環(便于培土)的大鋤,退行深鋤,猛拉坡土培壟,要求“穿壟不傷針,培土不壓蔓”。壟種花生壟行較寬,可先用大鋤深鋤壟溝,淺刮壟背,然后培土。
四、灌溉與排澇
花生苗期需水少,土壤水分過多時,不利于根瘤菌的生成,也不利于形成基部莖節短密的壯苗。足墑覆膜的花生,即使苗后2個月不下雨,也能正常生長,苗期宜盡量避免灌溉,一般不澆水。如果久旱不雨,春旱嚴重,土壤水分降低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40% 左右,進而花生接近萎蔫時,要力爭早灌溉,以免延遲開花。在開花下針期和結莢期,由于覆膜花生生長旺盛,地下水若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再加上天旱無大雨,在葉片剛剛開始泛白出現萎蔫時,應立即溝灌潤壟,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進行噴灌或滴灌。
五、化控
春花生株高達到30 cm時,花生內源激素分泌失調,地上莖葉生長過旺,用于莢果發育的營養物質減少,容易過多地消耗光合產物,抑制莢果發育,影響花生幼果膨大,從而減少經濟果數量,最終影響花生的產量。因此,應根據花生的田間長勢和氣候特點,適時合理進行化控,防止花生徒長和倒伏,促進光合產物向莢果分配,以提高經濟果數量,增加百果質量,對提高花生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產中比較常用的化控劑為多效唑,但從近幾年的生產實踐看,多效唑用量過大、施用過早、殘效期長等造成的副作用多,因此建議盡量不要選用。目前,在生產中可選用壯飽安、花生矮豐、花生果寶等化控調節劑,都是含有少量多效唑成分,經過復配加上增效劑,使用安全、不殘留,控旺效果好,應大力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