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級各種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對學生全面發展和有效學習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從當代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需求來看,以往傳統“師道威嚴”的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當代中職教育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學習先進經驗,在日常管理中融入情感藝術,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中職班級管理和諧向前發展。
[關 鍵 詞] 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情感藝術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80-02
中職學生一般都在15~18歲之間,此時的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其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及自控能力都處在極速發展的時期,而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領者,不僅肩負著管理班級的重任,還對學生思想、能力以及情感等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中職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以及學生指導時,一定要注重方法的科學性,要能夠善于使用情感管理的藝術作用,將心比心,建立和諧有效的師生關系,進而增強溝通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現階段中職學生現狀
實踐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中職教師通過實踐,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現狀,從而針對性地找出問題出現的根源,進而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學生的情感,針對性地解決中職學生在校期間出現的問題,并讓他們意識到自身問題的錯誤,使他們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中職學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中職學生的學習意識較差
在選擇就讀中職的大部分學生中,他們的成績相對較差。究其原因,中職學生的學習意識較差,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而我們常??吹綄W生在課堂中出現如下現象:上課交頭接耳、睡覺等。這也從側面折射出一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導致他們在中職的學習生涯中渾渾噩噩地度過,因而毫無收獲。
(二)大部分學生存在自卑心理
學生的自卑心理是各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在校期間,有些教師不經意的語言傷害;在家期間,某些家長未真正鼓勵學生學習等,加上學生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知以及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等,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進而導致他們在學習期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這也給中職教師的管理帶來了難度。
(三)中職學生的自控能力差
通過對中職學生上課,我們了解到學生在上課期間,常常出現走神,或是與同學說話的現象。這種現象并不是說明學生不愛學習,而是學習本身對學生沒有吸引力。這部分說話的學生還會進一步影響其他想學習的學生,從而導致整體的教學效果質量差。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學生在校期間因為自控能力差,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的不良表現,學生的這種習慣也會蔓延到他們未來的就業中,從而給他們未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障礙。習慣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行為,中職教師應采取合適的方式糾正學生在學習中不良習慣,從而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添磚加瓦。
中職學生的年齡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困惑,而這個時期的學生更為敏感、聰明,這給中職教師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職教師應從學生產生這種現狀的根源出發,尋找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在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關心的前提下,和教師進行心貼心地交流,進而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從而幫助他們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塑造完善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情感藝術運用的優勢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中職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囿于“師道尊嚴”的理念,總是在日常管理中展示出一種遙不可及的形象,有著不可違抗的權威。這種傳統管理方式雖然有利于學生絕對服從,但是卻不能促進學生和諧的有序發展。因此,要想提升班級管理效率,有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那么中職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班級管理時,一定要建立起一系列符合學生發展的全新管理方式,也就是情感藝術管理模式。
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將一些情感交流內容融入日常班級管理中,以此增進師生間的情感,讓學生感受來自教師內心的認同感,從而為班級有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將情感藝術融于師生交流中,還能夠調整師生之間交流的情緒,建立和諧、向上的班級管理氛圍。
(二)有利于學生情感問題的解決
中職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局限,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各種情感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一定要積極懂得利用各種情感藝術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科學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如很多新生由于對新環境以及新同學的不適應,繼而出現不愿主動交流等各種問題,這個時候,班主任就要多關注他們,并采用情感共鳴的方式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輔導,進而確保他們正確地看待這個事情,從而正確地面對這些問題。
(三)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
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個性較強,其情感與情緒易于波動,總是存在著各種不同特質的易爆發因素,如果此時班主任還采用“威嚴”的班級管理模式,那么很容易發生一些失控事件,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能夠了解學生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并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掌握其規律,研究其方法,最終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沖突,從而使中職學生身心得到有效提升和發展。 三、情感藝術運用的策略
(一)善于剛柔并用
中職班級管理中情感藝術的運用,不是簡單的采用一種溫和的管理方式,而是需要教師針對每個學生具有的不同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分別采取各種不同的剛柔并用的方式。中職學生大都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其自控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也比較差,這時班主任就要積極采取寬嚴并重的基本原則,對他們進行嚴格管理,當學生的心態出現問題,需要進行情感維護的時候,班主任就要及時包容與寬容;當學生在學習方面有進步時,中職教師要積極地予以贊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此外,中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地發現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閃光點,尤其是一些表現成績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從而使這部分學生的內心受到教師的鼓舞,并讓他們自覺糾正自己在平時的一些小錯誤,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這種多元化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還有利于學生建立健全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學會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主動學習和研究,及時扮演好班級的管理者和學生的引導者,發揮情感藝術的有效作用,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促進各種班級活動的有效進行。
(二)挖掘優秀文化,提升學生素養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的瑰寶,蘊藏著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其中思想教育內容更是當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教育資源,因此,中職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對這些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進而幫助他們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進而成為一個擁有高素質、高素養的優質人才。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鉆研精神,為學生講述當代工匠精神的含義,從而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激發他們的科研精神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校園文化中有效因素的提煉,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加強他們的道德修養,讓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從而為教師進行班級管理和班級教學活動的展開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中職班主任在中職班級管理中,一定要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利用各種有效的教育方式進行班級管理和學生引導,從而提升他們的思想認識,增強他們的素養,將他們培養成為一個擁有高素質、高素養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連瓦.探究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情感藝術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
[2]孫丹.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中情感藝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編輯 馮永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