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與溝通能力無法達到正常人水平,且活潑好動,這就決定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對于小學班主任這一特殊崗位,需要班主任將自身語言、行為與管理方法等行為藝術融為一體,從而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快樂健康成長,繼而促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筆者將從交流溝通、榜樣力量、創新治理等幾個方面去簡要分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做法。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交流;榜樣
  一、以交流促管理,架起師生互動的橋梁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一些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抵觸情緒或者不理解情況。如果采取量化制度進行管理,是缺乏人情味的,在實踐管理中應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如采取面對面交談方式,或者采取書信、日記等間接交流方式,將自身的思維和學生進行互換,這樣一來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學生會更樂于接受。此外,也可多給予學生“獎勵”的方式進行交流。比如某一天一位學生忘記打掃衛生,教師此時如果采取充滿溫情的處罰方式,如“獎勵他今天打掃衛生一次”,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也樂于去執行。而如果說:“罰他今天打掃衛生?!边@帶有非常明顯強制性,且容易讓學生產生對立情緒。
  二、以行為感染學生,樹立良好的效仿榜樣
  班主任的管理藝術來自于言傳身教。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運用貼近學生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悟、去體驗,而不是用命令語氣進行管理。同時,細節是實現班級有效管理的關鍵所在,在身教過程中需重視細節。如班主任要求學生不遲到,那么自身就絕對不能遲到;教導學生不亂扔垃圾,那么自己也要做到,否則“身教”就是失敗的,學生甚至會對班主任的行為持鄙視的態度。因此,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必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真正發揮出班主任的示范表率作用,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將其轉化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強大的教育動力。
  三、以創新治理班級,提升班級管理效率與質量
  首先,積極組織班級活動。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玩的階段,但若花費過多時間玩耍,勢必會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所以,班主任需考慮到這一點,班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有節制、有規律地組織活動,保證學生活動后能投入學習中,又能達到活躍他們身心的作用。讓他們在寓教于樂、勞逸結合的環境中獲得快樂,學習到相關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注重小細節,讓小學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識,且配合一定獎懲機制,讓他們產生自我控制能力,樹立競爭意識,繼而促使整個班級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最后,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班主任可根據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并讓每一位學生寫一條自己覺得可作為本班規章制度的要求,然后教師再以投票形式,選出10條或12條等作為本班的規章制度。小學生一般會對自己提出的規章制度要求產生認同感,只有在全體學生認同的基礎上,他們才會更好遵守班級規章制度。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初始階段,對他們的一生有較大影響。作為小學班主任,應盡可能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藝術發揮到極致,想方設法地將小學班級管理好,讓小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獲得健康全面發展,從而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郭瑞. 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行為藝術[J]. 中國文藝家,2018(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82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