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宿舍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研究和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對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和校風學風建設、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創造積極向上、文明和諧、高尚優雅的育人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 鍵 詞] 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82-02
一、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內涵及其育人功能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以學生宿舍區域為研究范圍,以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為解析對象,聚焦于宿舍成員的成長背景、文化理念、行為特征等諸方面,由一定量的個體行為逐步演化生成的一種群體行為文化現象,它反映著當代大學生的群體心理特征和文化認知。
大學生宿舍文化實質上包含兩個層面,即表層文化和內層文化。所謂表層文化是指大學生宿舍外在呈現的表象,如宿舍衛生、物品秩序、硬件設施等;所謂內層文化則指大學生在宿舍相處和交流中反映出來的文化內涵,更多的體現為學生的思想觀念、社會認知、舉止修養等方面。其中內層文化是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根本指向,表層文化則是內層文化的外化體現。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隸屬于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延伸體現。這里,我們主要探析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綜合概括,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價值導向功能
宿舍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既有各成員的個性特征又有其作為整體展示出的共性,而宿舍文化的共性則是指宿舍成員主體依據自己的價值認知和成長經驗,通過互相碰撞、彼此交流而建立起來的文化價值理念,不同個性的兼容并存及相互熏陶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反過來對宿舍的個體行為和整體行為具有自我反饋和教育導向的功能。
宿舍文化的育人環境應當是積極健康的,符合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主動自覺地接受文化影響和熏陶。通過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引導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并以此作為宿舍文化建設的根基。
(二)德育熏陶功能
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環境能夠愉悅宿舍成員的情緒體驗,陶冶大學生的審美情操,塑造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培育大學生熱愛宿舍、崇尚集體的真摯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健康、自信、開朗、向上的精神風貌。
我們在學生宿舍應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情操教育,倡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形成一種互助共進的良好風氣;開展“好環境、好舍風”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宿舍建設活動,培育人人爭先、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不斷激勵大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大學生熱愛宿舍、共建校園的主體責任意識。
(三)團結凝聚功能
作為生活的主要場所,大學生群體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都會對宿舍有一種親切的歸屬感,優秀的宿舍文化以一種勃發的精神力量鼓舞每位宿舍成員的精神追求,從而使其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為集體榮譽,也為自己的成長進步而努力。
宿舍文化的活動內容、活動形式以及所煥發的文化氛圍都蘊涵著教育的目的,對大學生起著直接或間接的激勵作用,深刻地影響著生活在這一群體中的每位成員,激勵著每一位成員的行為,使他們朝著與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格調和目標一致的方向努力,引導大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歸于學校統一的教育目標之下,并逐漸融合形成具有宿舍組織統一的目標和個體成員趨同的宿舍文化。
(四)調適優化功能
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夠優化學生的心理環境,調節學生的情緒,利于形成和諧愉悅的育人氣氛。通過宿舍成員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溝通,可以增進宿舍成員之間的信任,在這種調適中,宿舍猶如一個加油站,大家朝夕相處、互相鼓勵、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當有人取得進步時,室友會真心為他的進步感到驕傲和快樂;而當有人遇到委屈之事時,室友則會竭盡全力提供幫助,使其擺脫負面情緒,使其郁積的焦慮感和挫折感得以釋放。因此,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使同處一室的大學生心態不斷得到優化調適,激勵大家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五)規范約束功能
整潔的宿舍秩序對宿舍成員的生活相處、交流發展和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宿舍管理實施的全過程,加強宿舍規章制度建設,同時要增強學生對宿舍管理制度的認可度,鼓勵學生對宿舍規章制度積極宣傳,使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遵守規章制度的必要性,同時還要對各項制度的實施程序進行可行性規制,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的日常行為逐漸走向文明與規范。
強化宿舍管理規章制度的約束功能,逐步實現學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并以此保障學生在校的各種合法利益,營造規范合理的宿舍環境,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增強宿舍文化育人功能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
大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人格發展尚未成熟定型,每個成員既有鮮明的個性又有極強的可塑性。宿舍自結成之日起,大家朝夕相處,不同的成長背景、相異的價值理念、各具個性的行為習慣,在共同的生活環境中,必然會產生碰撞,甚至爆發沖突。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應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求同存異,鼓勵學生加強交流溝通,倡導宿舍成員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交心活動,如“啃談會”“臥談會”“聚會吃飯”等,從每個成員的生活背景到未來的理想抱負,從個人的飲食起居到各自的興趣愛好,宿舍成員要經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增加彼此的深入了解,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我們要善于抓住大學生宿舍生活的這一特點,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積極宣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培育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性意識,指導大學生文明宿舍的建設,培育大學生養成誠實守信、互助友愛、嚴格律己的良好習慣,努力在大學生宿舍營造學習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濃厚氛圍,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和遠大的理想追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學生的心里,引領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進而增強宿舍文化的育人效果。
(二)完善宿舍制度管理,規范學生的日常文明行為
學生宿舍是大學生集體之家,具有培養大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價值功能。因此,我們開展學生宿舍管理工作,尤其要注重從以下三個方面教育引導:(1)幫助學生形成熱愛宿舍、共建宿舍的集體主義觀念,自覺培養以宿舍為家、以宿舍榮譽為重的責任意識,在宿舍內做到互相尊重、團結互助、互相學習、融洽相處的和諧風氣;(2)幫助學生培養并踐行自我養成的觀念,自覺按照公民道德建設要求,嚴格自律,主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養,每個學生在宿舍要努力做到克己、內省、互敬、揚善,并堅持從點滴做起,穩步推進,這樣就能進一步實現學業有成、品德長進之目標;(3)幫助學生樹立紀律觀念和法制意識,在宿舍管理工作中,不斷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明確提出在開展學生文明宿舍活動中推進有關規章制度的落實,逐步增強學生的紀律觀念和法制意識,培養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促進宿舍學風建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加強高校宿舍學風建設理應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1)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科學管理相結合,寓教于樂、德學共進,從而實現管理、服務、育人三者的有機統一。(2)倡導學生制訂宿舍共同學習公約。舍長平時要經常組織舉辦經驗交流、學習討論等學習活動,匯集大家的學習意見和建議,擬定宿舍成員個人學習計劃和整體學習規劃,積極監督各成員的學習進度,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從而建立積極進取的宿舍學風。(3)突出舍長的模范帶頭作用。舍長是宿舍的帶頭人物,高校評優推先應建立對舍長的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舍長的工作、學習積極性,必然會提升整個宿舍的學習風氣。做好宿舍這個“點”的工作,由此“以點帶面”,整個學校的學習風氣也必然會逐漸向好。(4)優化宿舍網絡化學習環境。當今世界互聯網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沉迷于網絡,與宿舍成員的交流互動銳減,導致宿舍矛盾日益增多。高校應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互聯網不僅可以休閑娛樂,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學校層面要加強網絡監控,有效引導學生文明健康上網。
(四)豐富宿舍文化活動,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良好的宿舍氛圍不僅有賴于宿舍成員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宿舍文體活動來促進。大學期間,學生的業余時間相對寬松,這就為開展以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為導向的宿舍文化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宿舍文體活動的開展,鼓勵更多的學生走出宿舍,遠離虛擬世界,加深彼此的交流溝通,讓每個宿舍
成員都有一種家的溫暖和親密感。
基于宿舍組織的各項文化活動內容應當廣泛,形式應當多樣,既要有專業比拼,也需要興趣特長展示,這樣,既能尊重每個學生的意愿,又能增強宿舍凝聚力,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一方面,宿舍文化活動的開展要有針對性,有意識地將課堂上的一些問題延伸到宿舍活動中,例如,“文明宿舍”的評選,每次活動開展前,要根據當前班級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精心策劃、有的放矢,通過活動體驗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另一方面,各類宿舍活動還應當具有趣味性,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育人和愉人,要能激發廣大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宿舍才藝達人秀”“我愛我家朗誦比賽”等系列活動往往包含豐富的文藝才能,能夠讓不同興趣的學生找到發揮自身特長的自信,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參與感,最終真正達到活動育人之目的。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大學生的宿舍文化生活,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陶冶了大學生的高雅情操,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提供堅實的后盾。
總之,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育良好的學習風氣,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著力于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未來依然應當列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需要不斷探索它的長效機制,不斷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
參考文獻:
邵國平.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挑戰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02(5).
◎編輯 馮永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