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幼兒園的文化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各類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培訓講座,在繼續教育培訓以及員工培訓中多了起來。幼兒園文化建設已成為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焦點話題,幼教同行們也都認識到了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什么才是幼兒園的文化?幼兒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我們應該怎么去建設幼兒園的文化?這一系列關于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問題拋給了我們幼教人。為此我們應該在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避免走入誤區。因此,我們在幼兒園文化建設中努力做到,正確的認識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明晰園長的引導責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幼兒園文化。
關鍵詞:文化建設;團隊文化;制度文化;學習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
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關系到整個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更關系到幼兒的健康成長與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它與幼兒園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教師的個人素質、各項園內制度以及園內的各項管理有著慎密的關系。一個好的的幼兒園文化能提高幼兒園教師們的團隊精神,引領著教師精神百倍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從而使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文化是幼兒成才、教師成長、幼兒園發展的基石;幼兒園文化更是幼兒園給社會的一種整體形象的外在表現,一種內在氣質的深厚底蘊,一種獨特個性彰顯與釋放,一種教育品牌發展的整體戰略。有著較高品味文化的幼兒園決定著它必然是活力四射、成果卓越的幼兒園。
一、組織文化建設的內涵
幼兒園文化是指幼兒園主體在整個幼兒園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獨特凝聚力的園風園貌、制度規范和精神氣氛等,其核心是幼兒園在長期的辦園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它是本幼兒園特有的,且為幼兒園大多數成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園文化蘊涵著幼兒園的辦園方向、目標確立、運營策略、社會責任以及園長對理想幼兒園模式的系統構想。它決定著幼兒園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和激勵全體保教人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力量,是幼兒園得以可持續性發展的巨大內驅力。
二、組織文化建設的作用
幼兒園文化不僅是一種環境,更是一種氛圍,是一種需要長期培育、苦心經營的教育氛圍。幼兒園文化所營造的育人氛圍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它具有隱蔽性和延續性的特點,它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育人的功能。幼兒園文化是構成幼兒園生存的基礎,是幼兒園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是幼兒園的靈魂。
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主要的作用有一下四個方面
?。?)靈魂作用。正確的思想信念、辦園目標、指導思想、道德規范、團隊凝聚力是園文化建設的支柱。
?。?)導向作用。幼兒園文化建設引導著員工建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價值觀的重任也決定組織文化充分發揮正面的積極引導作用。
?。?)凝聚作用。幼兒園文化是園內教職工共同具有的思想作風、價值觀念與行為態度,對組織成員在心理與感情上產生凝聚力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激勵作用。良好幼兒園文化可以激發教職員工的集體榮譽感,產生對集體的期望和精神上的歸屬感,從而增強集體意識,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組織文化的影響因素
1園領導是幼兒園的管理者,決策者。園領導的思想直接關系著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具體目標與方向,優秀的幼兒園文化離不開園領導的正確指導與管理。園領導對組織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認識程度也直接關系著幼兒園的文化建設。
2以及教職工對幼兒園文化的理解與認知程度也間接關系到幼兒園文化的建設。
四、組織文化中存的問題
1、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難以推進園內文化建設的開展。當前,幼兒園教師是流失率很高的行業,這直接造成幼兒園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教師隊伍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系著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成敗。
2、考核評估系統相對滯后,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需要加強。部分幼兒園關于教職工的考核評估系統和評價制度相對滯后,多為定性的描述性語言,量化的評估指標需進一步完善;結果性評價指標較多,過程性評價指標較少。對幼兒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健全完善,指標不夠精確細致,導致了對教育質量不能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督導。
3、教師的專業發展動力不足,心理壓力增大。當前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還不盡如人意,生師比偏大,家長期望值較高,這些都會給教師工作積極性帶來一定的影響,教師普遍心理壓力增大,影響到教師堅持持續的激情投身幼兒教育和教學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學工程中難免不出現懈怠、厭倦的情況,甚至在教育教學行為中出現偏差。
4、辦園理念沒有充分物化,沒有重視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宣傳需進一步加強。幼兒園雖然能夠利用櫥窗、大廳等場所來宣傳自己獨特的辦園理念,但是從整體來看仍然物化不夠,沒有固定的宣傳場地,不能讓教職員工和家長隨時了解和把握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方向。
5、過分的功利化,許多幼兒園在市場的競爭中真正學會了“適者生存”的本領,為了吸引生源不顧一切。市場需要的是什么,就提供什么。家長的希望是什么,就滿足什么。幼兒園自認為這么做會頗有成效,確保了幼兒園的發展,其實不但是在誤人子弟,更是為幼兒園的長遠發展埋下了看不見的隱患。幼兒園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與幼兒園的特色進行有效的結合,從某種意義上講特色與園內文化也有相同之處,但特色建設應該有它更深的內涵,而不是搞一些特色班就是特色,幼兒園文化建設更應作為一個更寬,更大,更深的背景存在。
提高幼兒組織文化的對策,我個人認為,若想提高幼兒園文化建設、促進幼兒園內涵發展,主要應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注重幼兒園教師的團隊文化建設,使教師有歸屬感。
幼兒園是教職工共同的家園,是教職工事業的根基,要樹立“園榮我榮,園恥我恥“的思想。教職工應隨時隨地自覺維護幼兒園的聲譽,積極為幼兒園發展出謀劃策。當今社會幼兒園教職工流動性較大,而且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幼兒園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都有一個相互磨合之后達到和諧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之中要讓教師對幼兒園充滿希望、充滿自信、充滿歸屬感、讓教師有家的感覺,幼兒園的文化則發揮了它巨大的作用。 首先應開展對員工有益于身心的活動,比如進行集體野外拓展、體育鍛煉、外出參觀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使員工有了健康體魄的同時也了解到工作的城市的飛速發展,最重要的是加深了教職工之間的感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了解、溝通。
接著從人文和諧發展的方面進入。通過園長到主任,主任到教師,教師到保育員間的溝通,使各個方面的信息交流保持暢通。員工間沒有相互間的猜疑只有相互間的信任。定期召開班子碰頭會議、骨干懇談會、教職工座談會、新員工思想交流會以及單獨交流等多種形式。及時發現員工的思想問題。應該建立幼兒園大事小事大家討論的平臺,引導員工對幼兒園的發展有深層次的理性思考,使員工以主人翁的意識為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出謀獻策。以教師為本、建立和諧溝通的氛圍,讓教職工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幼兒園的溫暖,則能夠使教職工有了更高的精神動力,并為幼兒園的發展做出較高的貢獻。
二、增強幼兒園制度文化的建設,使園所治理更規范化。
建立和完善幼兒園的所有規章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制度的文化是幼兒園在日常治理中逐漸形成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它能體現幼兒園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的效率。我認為,幼兒園制度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全員參與,創新與改革、發展與信任。使全園幼師參與到幼兒園制度文化的構建中去,教職工對幼兒園制度的熟悉并加以創新與改革并使幼兒園制度得到了發展,最終達到了互相信任。這樣能夠使教職工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與自身的創造性。
制定幼兒園規章制度應依據《教育法》、《教師法》、《幼兒園管理規程》、《幼兒園工作條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國家法規而制定,包括全園性制度、部門性制度以及教職工崗位職責、教職工考核評價細則等。幼兒園的制度大概分為工作制度、責任制度、獎懲制度。日常幼兒園的制度包括會議制度;教代會制度;民主治理制度;工作制度;家長工作制度;值班制度;保教制度;衛生治理制度;衛生安全制度;后勤治理制度;服務制度;生活作息制度;請假制度;教學制度;教研制度;安保制度;幼兒園環境制度;園具保管制度;環境衛生制度;財產治理制度;消毒隔離、預防疾病制度;幼兒伙食、飲食衛生制度;教室常規、教師辦公室財產管理制度;檔案制度;借閱室制度;教職工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同時還有各崗位工作職責,并對崗位工作進行規范化的操作,這樣在管理過程中可有章可循。
三、注重學習文化,增強員工的培訓。
幼兒園應該有針對性的開展對教職工新的教育理念、專業化發展、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培訓,這樣可以強化教職工的整體素質和個人能力。
如今社會高速發展只有員工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使個人始終站在最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潮頭。適時提出幼兒園階段性發展目標,并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梢栽O立獎勵辦法,鼓勵教職工提高自身的學歷以及文化,引領教師自主發展,同時開展原本培訓“送出去、請進來”努力創造一切機會對教師進行高層次培訓,送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學習參觀優秀名園??傊?,應當緊緊圍繞提升教工整體素質的目的去開展各類學習教育與培訓,并使其轉化為教師努力工作和前進的動力。使骨干教師帶動青年教師,促進他們的業務發展;同事之間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多方面整合,將老教師、骨干教師的經驗和新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將老教師的常規教學與青年教師的創造性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多方面的優勢,一起協力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創造健康優美的園內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基礎,它具有給人的感官性,物質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位幼兒,對教師、幼兒和家長都有著較強的影響作用和教育意義。
幼兒園物質文化主要包括園內教育教學的設施以及設備、校園環境、師生生活設施、教室環境布置等。幼兒園物質文化建設大到園內的整體布局規劃,小到一室、一梯、一桌一椅的擺放以及教室的環境布置。教室作為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場所,教室的環境布置就顯得尤為重要?!懊夏溉w”講的是“環境能夠影響人”。幼兒園教師環境的營造關系著孩子們能否心情愉悅的在教室內生活。當孩子們走進具有知識卻又不失樂趣的一方小天地,他們注定可以在歡樂融洽的氣氛里吸取知識、玩耍嬉戲。教室環境布置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的特點,擬定主題活動內容,定期更換主題環境,發揮教育與文化宣傳的功能。幼兒園教室外的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綜合展示區、圖書閱覽區、植物種植園地、大型活動區等。室外物質文化建設要利用每一個空間和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優美的物質文化不僅可以給幼兒帶來好的感官也可以使教師有好的工作心情。通過幼兒園物質文化的建設,既可以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又可以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家長都能共同融入大集體中,感受大集體的溫暖,共同繁榮大集體的文化。
五、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部分,精神文化能散發出巨大的力量引領著教職工們前行。
對教職工進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積極地培育教職工正確的價值觀并努力的促使員工把實現自我價值與本園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培養教職工正確的人生觀,強調其競爭意識、進取思想把“一切為了孩子”的奉獻精神當成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加強精神文化建設一是加強園風建設。園風是幼兒園精神文化最重要的內容,它包括政風、教風、學風,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優良的園風可以塑造優美的幼兒園形象,可以使一所幼兒園保持相對長期的繁榮。而政風又影響著教風、學風的形成,優良的教風和學風來自于優良的政風。所以幼兒園要強化精神文化建設,必須加強文化引領,營造優良的園風。二是優化公正健康的輿論氛圍,幼兒園輿論環境是幼兒園精神環境的根基,集體輿論作為師幼共同的價值取向決定著他們的行為準則與行為方式。只有使教職工在園內和諧的人際交往環境才能使教職工在工作中感到集體的溫暖,寬松的園內輿論氛圍可以使教職工間形成良好的凝聚力。
幼兒園的發展,園長是主要部分,教師是園之基礎。園長的教育思想、辦園方向、教育理念決定了幼兒園的發展之路。園長的工作思路要有思想、有個性、有創新精神。園長是幼兒園集體的組織者,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的教育者、策劃師,幼兒園發展的經營者。園長應該走出適合本園文化建設的特色之路。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過程,因為文化其實是幼兒園的生命和靈魂,生命總是涌動著活力的,所以幼兒園文化建設需要不斷充實,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注重幼兒園文化建設,促進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對提升幼兒園的辦園品味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陸克儉;;幼兒園文化建設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弘揚[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6年03期
[2]繆金萍;;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與教師的專業成長[J];成才;2004年10期
[3]張素均;;試論幼兒園文化建設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12期
[4]李惠虹;;讓師德建設在文化浸潤中升華[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年05期
[5]張娜;;淺談幼兒園文化建設[J];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6]孫琴干;;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誤區[J];山東教育;2008年Z3期
[7]姚藝;對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初步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8]田燕;;以發展為目標的園文化建設[J];幼兒教育;2007年07期
[9]王定方;;淺談幼兒園文化建設[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0年01期
[10]李麗蓉;呼喚幼兒園文化建設[J];早期教育;2004年07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