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將教學模式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引導式教學方法。本文在闡述創造性思維內容的基礎上,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的造性思維能力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給各位讀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創造性思維能力 培養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按部就班式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創造力、自主探索意識強的人才。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出適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降低傳統教學模式以及升學壓力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講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而且,對于傳統那種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能力硬性指標的教學手段,教師應該摒棄。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數學應該是一門注重創新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學生應該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知識,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創新,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習效率。[1]
一、創造性思維的內涵
創造性思維主要是指帶有創造、創新和探索的自主性思維。教師如果可以將這種思維模式引入到高中數學教學當中,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的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種,教學模式不因循守舊、墨守陳規,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認真地研究,借鑒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創新。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解決某些抽象的數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促使學生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解答問題,提高學習成效。[2]
二、探索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1.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敏銳的洞察力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和前提,對于數學學習而言也是如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洞察能力、對數學問題的發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幫助學生輕松高效的學習課堂知識,教師要在教學學過程中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脫離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學習特點,引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探索,對舊知識進行溫習,以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新的問題、總結新的經驗,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為主,鼓勵學生在思考中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和學習策略,在自主的探索和創新中培養創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在講授新授課《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時,針對“兩面平行的判定方法”這一知識點,教師應該先給學生講解空間中兩平面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引導學生依靠自己的集體思維和空間幾何知識建立自己的學習情境,進行獨立的思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動手實踐,運用紙片充當面,形象的將兩個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展示出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兩面平行的條件、特點、判定方法等)。當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分享出來后,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敏銳觀察力給自身帶來的的愉悅感。
2.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需要在夯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可以以巧妙設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起學生探索求知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授“兩個面平行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先用某一基礎性質作為鋪墊,引導學生感受面與面之間位置關系的特殊性,理解兩面平行的特點,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所講內容,進行想象,在觀察的基礎上不斷擴大自己的思維面,加深思維深度。對于“如果兩個面平行,那么其中一個面中的一條直線必定平行于另一平面”這一性質,教師可以適當的多給學生一點提示,然后再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將其運用到判定兩面平行中去。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對基礎知識進行準確的把握,但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思考、發散思維,也可以將自己的知識構架進行整合,為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奠定思維基礎。[3]
3.借助多媒體實施教學,改變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創新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將教師作為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對學生會起著深遠的影響。學生會逐漸在教師的教學中獲得創新意識,發展自助探索的能力,將課堂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學習和思維中。為了更好的培養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發展學生得創新意識,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促使師生借助多媒體這個媒介進行充分的互動,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例如,教師在教授“兩面平行的性質”這一方面的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面面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羅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將抽象的空間幾何轉化成系統的、直觀的知識,幫助學生想象。同時,在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學生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廣度、深度和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在便捷、豐富的網絡資源下自主探索,尋找更新的學習方式,在學術方面不斷進行創新,提高學習成效。
4.基于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設問,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個人性的疑惑,但又害怕提出疑惑后受到教師的批評,以至于將疑惑累積,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成績得不到大幅度提高的現象。質疑是學生探索求知欲望的開始,是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在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教材內容發問于學生,可以有效激起學生探索的激情,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師生之間引起共鳴。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上述例子中兩面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提出“如果兩個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的話,說明什么?”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在之前所學的知識點上進行拓展思考。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各位教師要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積極將其作用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潘亞楠,孟祥欣.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6,(22):172.
[2]李媛媛.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分析[J].科教文化,2012,(04):164.
[3]李曉潔.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