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塘頭派出所:試點全國首個5G智慧派出所等8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塘頭派出所:
試點全國首個5G智慧派出所
目前,塘頭派出所與企業合作,基于5G技術,打造“5G立體巡防派出所”。派出所通過“5G+智能執法終端+高清視頻實時回傳+AI智能識別”,實現了警用無人機自動巡邏、警用摩托車巡邏、單兵智能執法(AR眼鏡+執法記錄儀)立體巡防,可視化應急指揮等功能。在基站的支持下,警用無人機、警用摩托車、AR眼鏡以及智能人臉識別等應用的視頻,可以通過5G提供的超大移動帶寬,將前端超清攝像頭拍攝的視頻畫面高質量傳輸回指揮中心,派出所更是可以通過高效、保密、可靠的中國電信STN云專線播放。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四川省樂山市公安局五通橋分局竹根派出所:
構建“三張網”,提升安全防范水平
立體覆蓋,廣織“視覺式”宣傳網。竹根派出所通過制作內容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的防盜、防騙、防搶提示牌、宣傳單、橫幅、宣傳海報,在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沿街商鋪等處的20余塊LED屏幕滾動發布,擴大安全防范宣傳的覆蓋面和知曉率,深入淺出地剖析“盜、騙、搶”等犯罪案例和常用手法。
豐富載體,巧設“貼近式”互動網。竹根派出所以“案評提醒”、發放“防范攻略”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入戶入企安全宣傳。建立發案地“群眾防范檔案”,向受害人贈送“溫情提示包”(一份案件進度情況說明、一份安全防范宣傳)。此外,竹根派出所在轄區公告欄張貼趣味案例吸引群眾參與交流討論,提升關注度;組織民警在個人、工作微博、微信上持續發布防范宣傳“微提醒”。
健全機制,密布“長效式”管理網。竹根派出所牽頭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金融、電信等行業部門溝通聯系,通報電信詐騙犯罪動向,研究對策措施;主動協調共建單位制作印有防范知識的扇子、購物袋等宣傳品,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以點帶面,擴大防范宣傳覆蓋面。安排專人每月研判發案動態,針對重特大詐騙、盜竊等案件,查找防范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確保各項宣傳措施點對點落到實處。
云南省永平縣公安局博南派出所:
掃黑除惡宣傳加入了新力量
近日,永平縣掃黑除惡宣傳隊伍又注入了一股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他們就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
在啟動儀式上,博南派出所所長徐曉東向外賣小哥們作了動員。據“永平同城”負責人介紹,公司現有10輛配餐車,按照每日從上午8時至次日凌晨2時的工作模式,外賣小哥平均每天為400余人配餐,每位小哥都是一個全天候流動宣傳臺,每月可實現對11000余人進行宣傳。同時,外賣平臺有48000人的關注,200多萬的瀏覽量,956戶入駐商家,235戶入駐外賣商家,通過外賣平臺的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內的滾動條全天24小時進行滾動播放宣傳。最后,民警在配餐車上貼上特制的掃黑除惡宣傳海報,外賣小哥們正式成為城市內掃黑除惡的流動宣傳員。(喻超)
四川省喜德縣公安局冕山派出所:
創新“1+1+X”社區“微警”新模式
為構建警力全覆蓋、工作無縫隙、服務零距離、管理無漏洞的社區警務新格局,冕山派出所創新推出“1+1+X”社區“微警”新模式,轄區治安形勢明顯好轉,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1+1+X”社區“微警”模式,即派出所按照每個責任區“1+1+X”標準,配備1名民警、1名輔警和X名成員(戶長、社工、社戒社康、綜合幫扶隊員、四治專員等),負責責任區警務工作,利用群眾力量參與治安管理、禁毒防艾、社戒社康等工作?!癤”由轄區內人熟、地熟、情況熟和在本地有威望的人員、村組干部、黨員、治安積極分子、樂于為群眾服務的幾類人員組成,協助責任區民警進行人口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組織治安聯防、收集上報信息。大家利用微信群,即時下發或上傳信息,確保信息的及時性、鮮活性,同時責任區民警接受“X”及群眾的咨詢、監督,解答群眾疑問,貼近群眾服務。
江西省黃安市公安局八景派出所:
打造“小菜園”,豐富警營文化生活
為進一步豐富警營文化,積極創建“以所為家”的和諧警營,八景派出所組織民警開辟警營菜園。大家齊心協力,將所內閑置的荒地利用起來,種上了辣椒、空心菜、茄子、西紅柿、甜瓜、西瓜等果蔬。工作之余,大家惦記著這片親手開墾的“南泥灣”,照看起來,人人盡心盡力,干得熱火朝天。
警營菜園的開墾,不僅美化了警營,豐富了警營文化生活,也使民警們體會到了耕耘的辛苦和收獲的喜悅。民警們在勞動中得到了鍛煉,凝聚力和戰斗力也得到增強。(黃永晶)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公安局:
組織派出所民警宣傳掃黑除惡
“黑惡勢力十二種,聽我慢慢講一講。把政權、侵財產,敲詐勒索在身邊。破壞選舉黑后臺,強攬工程撈黑錢。煽動群眾鬧個事,堵門堵路要點錢。組織村民集體訪,無休無止沒有完……”
這就是臨河區公安局組織北環路派出所、城關鎮派出所、曙光鄉派出所等單位的民警,用快板宣傳的方式,向群眾宣講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決心和成果。節目錄成視頻后,通過“臨河公安”微信公眾平臺、“臨河警方”微博等新媒體推送,受到群眾廣泛好評。目前,臨河區公安局已組建臨河公安快板宣傳隊,通過走村莊、下社區,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行宣傳。(劉海霞)
山東省滕州市公安局北辛派出所:
開展“繡花警務”“飽和警務”和“馬扎警務”
為做實做強社區警務工作,北辛派出所借助開展“繡花警務”“飽和警務”“馬扎警務”,全面提升新形勢下民警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為讓社區民警扎根社區,北辛派出所以標桿型、實戰型、服務型特色警務室為目標,建成10個高標準警務室。接下來,派出所又建立了“民警包區、輔警包片、警務助理包村、‘四駐’包點”的網格化工作體系,通過轄區“一口清”工作機制,激勵民警發揮“繡花功夫”,實現精準化社區管控。同時,派出所制定社區警務隊業務之星評定標準,設置基礎管控“實效之星”“規范之星”“數據之星”“平臺之星”“執法之星”及社區警務“團隊之星”,評先樹優,激發民警工作動力。
北辛派出所創新提出“飽和社區警務”理念,從走訪、巡邏、宣傳等方面夯實社區警務工作。他們堅持做到日常走訪到位、巡邏防控到位、宣傳預防到位、基礎要素管控到位、服務群眾到位,穩步提升社區警務工作效能。
北辛派出所社區民警在走訪時都會帶一個馬扎,隨時坐下和社區群眾拉拉家常。社區里有啥矛盾糾紛,都會實時收集?!啊R扎警務’就是主動警務,可以讓社區民警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利于將各類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迸沙鏊撠熑吮硎尽?
安徽省寧國市公安局:
出臺《噪聲擾民警情執法指引》
近年來,因噪音擾民引起的報警已成為派出所民警日常接處警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之一。為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解決噪音擾民易反復、查證難等問題,寧國市公安局充分發揮法律實務研究小組的作用,認真梳理分析近年來噪音擾民警情處置經驗,出臺了《噪聲擾民警情執法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指引》從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概念及行為特征、相關處罰法律依據及標準、辦案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等方面,提出實務性強、操作性強的指導意見。針對長期困惑派出所民警的如何認定干擾、是否需要噪聲檢測等問題,《指引》明確一般不需要進行噪聲檢測,只要有三戶以上的居民證實,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行為人制造的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即可認定為制造噪聲干擾正常生活行為。(李西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