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綱要》理念下實施幼兒美術有效教學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幼兒美術教育的實質是以藝術施教,借藝術來培養智力、創造力以及人性和社會性。在推進美術學科素質教育,提高兒童智力發展的過程中,以課堂教學作為基地,積極研究幼兒的心理因素,進行良好的情感溝通,制定行為策略,指導幼兒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本文從明確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目標談起,探討了實施美術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綱要》理念 美術教學 實施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044-01
1.明確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目標
進行美術教學首先應該明確它的目標。幼兒美術是指3—6歲學齡前兒童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它包括繪畫、手工等內容。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表達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情感和體驗,發展自身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美術鑒賞力。我們把幼兒美術教學培養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小班:以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特別是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為主,豐富幼兒頭腦中的形象積累,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記,強化幼兒的形象記憶。
中班:以培養幼兒類比、聯想、發散思維及在繪畫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為主。
大班:以培養幼兒的再造想象、創造想象為主,讓幼兒異想天開,幻想未來,創造未來。在教學中以系統的形象思維訓練為主要內容,以繪畫、手工等活動為手段,以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與各學科有機結合,在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勇于獨創、情感豐富、有審美情趣及良好個性品質、更聰明的一代人是我們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
2.實施幼兒美術有效教學的具體措施
?。?)激發興趣,創設一個有利于幼兒發展的環境。眾所周知,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做每件事,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培養、激發他們的興趣,但在現實工作中,卻時常發現這是那么的空洞、抽象,“如何培養?”“如何激發?”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我發現營造寬松氛圍,給幼兒一個有利的環境,是培養幼兒興趣之源。對幼兒的作品,要耐心地理解,用童心去欣賞,然后,帶著誠心去聽孩子介紹,并且,真心地給孩子一個鼓勵和肯定。給他們自信心,培養他們對畫畫的興趣。那孩子一旦有時間總是畫畫、涂涂,使他們漸漸地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情緒,建立一種“我能畫好”的自信。
(2)教學互動,以孩子為中心,培養獨立意識。傳統的美術教育與放任自流的開放式教育都存在著弊端,這就需要我們的教育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平時歸納、總結一些根本原理、法則和規律,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小到如何涂色,大到如何表現具體的物體。逐步通過采用涂色訓練、局部布局示范、引導欣賞、動手剪剪、折折等形式各異的方法,讓孩子既解決了表現的難點,又培養了他們各自的個性和不同的表現手法。對于同一幅作品,活動后,引導幼兒在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中找找不同的地方,說說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樣一來,小朋友就無意中學到了很多表現手法,就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這跟教師單純地說教相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觀察,引導幼兒有目的地進行素材積累。觀察是有一定目的、有組織的、主動的知覺。如何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我認為,首先要有觀察的目標,另外,觀察的預備知識也很重要,以使觀察時更細致深入,而且便于綜合整理。如主題螞蟻的繪畫活動中,課前要求幼兒利用各種方法收集有關螞蟻的資料,引起幼兒對螞蟻的興趣。各種剪貼、下載圖片,連環畫等螞蟻資料都集到了一起。幼兒一旦有時間,便互相借閱、互相討論。在有了理性認識的基礎上,把他們帶到花壇邊,讓他們對螞蟻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指導他們繪畫。實踐表明,引導幼兒有目標地觀察,積累素材,就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引導想象,讓創新思維貫穿美術活動始終。培養想象力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出發點,也是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同時,又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過程。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關鍵是抓住一個“想”字。就是說,在教育活動中,要圍繞教育目標啟發幼兒開動腦筋多想,只有多想才能出成績,其次,要尋求變異,不限制孩子們的想象??偠灾?,幼兒追求獨特、不雷同,喜創新的特點在畫面上一覽無遺。這一切,說明讓孩子自己放手畫,不僅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而且讓幼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家長參與配合,共同對孩子施以良性影響。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認識到家的重要性,我們就利用交流欄、家長會、平時交談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引導家長懂得一點兒童畫,協助老師進行輔導,鼓勵幼兒在家繪畫,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表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為了家園步調一致地對幼兒施加良性影響,我特地布置了每周一次繪畫作業,讓孩子在家多畫,并不定期地讓孩子帶作品回幼兒園,夸張地用畫展、獎星星,評獎等方式進行激勵、表揚。由于家長的參與,進一步豐富了繪畫內容和繪畫形式,開拓了幼兒的思路,同時,也能讓老師從中捕捉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從而生成一些新的、有創意的繪畫主題活動。時間一長,其效果不言而喻,重要的是,這項活動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6)把握尺度、合理、客觀地評價幼兒的作品。我們知道,衡量一幅畫的標準絕對不是像與不像、更不是對與錯。俗話說:成熟是一種美,幼稚也是一種美;生活中的真實是一種美,藝術的夸張也是一種美。對幼兒的作品,需要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純潔的心靈去感受,需要我們正確、合理地去評價、鼓勵。要懂得保護幼兒的自信心,對于不合理的地方,應想方設法去引導、去提醒。
總之,提高幼兒的美術水平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美術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術教育本身,重點在于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兒童的藝術素養。 “范畫”臨摹式教學不是美術教學的最佳的起點,“像”與“不像”也不是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更好地去設計開展幼兒園的美術活動,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思考和探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