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以往的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把教學重點都放在了傳授知識上,忽視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因而在課堂上學生很少會提出問題?;瘜W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就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依據、方法和策略、注意事項等3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期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輕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識。
化學教學 引導 發現問題 方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5-0082-01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對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如何能夠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1.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依據
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就是要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感受結合起來創設一個問題情境。這個情境可以來自現實生活,也可以是與化學或其他學科相關的問題等。這樣不僅能喚醒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還能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去。
2.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利用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教師可以從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入手,例如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有趣的化學事實等,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從而領悟到學習化學的作用,產生探索化學世界的渴望,進而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分析和解決化學相關問題的能力。以“化學反應速率”教學為例,可以讓學生觀看氫氣爆炸和一次性餐盒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分解的影像資料,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化學反應的進行有快慢之分。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問題:如何比較和判斷化學反應的快慢?怎樣控制化學反應的快慢?
?。?)講故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講有趣的化學故事或化學史料都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機,并以渴望的心情去學習。以“維生素”教學為例,可以給學生講個故事:幾百年前,遠洋輪船上沒有冷藏設備,船員們只能吃面包、餅干、咸肉等食物,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吃不上新鮮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間船員們經常病倒,癥狀是臉色暗黑、牙齦不斷滲血、渾身出現青斑,許多船員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險家哥倫布的船隊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員患上這種病?;疾〉拇瑔T留在了途經的一個荒島上,他們采摘紅紅綠綠的野果調節口味并用以充饑。過了幾日,奇跡出現了,這些船員不但沒有死去,反而恢復了健康。學生聽過故事后,就會產生疑問:船員們患的是什么???野果為什么能使他們恢復健康呢?
?。?)做實驗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學生對實驗有著濃厚的興趣,化學實驗永遠是學生化學課上最感興趣的內容。利用實驗作為情境,會讓他們產生迫切學習的需要。實踐表明,通過實驗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其教學效果要比單純的教師講授要有效得多。例如進行“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時,往裝有一高一低兩只蠟燭的燒杯中慢慢倒入二氧化碳氣體,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后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會觀察到這樣的現象?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
(4)其它方法和策略
猜謎語或變魔術同樣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如進行氫氣相關教學時可以通過一則謎語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相對分子質量它最小,燃燒還原本領高;產物是水無污染,有時火來脾氣爆”。學習分子的性質時,可以來一個“空瓶生煙”的魔術表演。學生在思考謎底和觀看魔術時,疑問便會產生:什么事例能說明氫氣還原本領高?空瓶生煙是什么原理?
3.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注意事項
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化學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課堂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情境要接近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經驗,這樣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建構和內化。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才能使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的遷移,才可能使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經驗和策略日趨豐富,在新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逐步提高。
(2)問題環境的設計不僅包括問題本身的設計,還包括問題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預計解決方式、連鎖引發新問題的方式等。結合日常教學,引導、啟發學生去延伸、開拓問題鏈,重視并利用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疑惑和問題,引導他們相互解疑。
?。?)情境的設計要考慮學生能不能接受,要設計好合適的“路徑”和“臺階”,便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遷移到情境中來解決問題。由于知識和技能的遷移總是受到個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選擇和設計,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適合于學生,才能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中蘊含的知識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因為,在這種教學情境的引領下,學生可通過探究等活動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和不斷的自我發展。否則,創設情境的教學素材所涉及的知識若遠離了學生實際,只會損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充分理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內涵及其在教學中的必要性,然后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地分析教材并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來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春. 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J].化學教育,200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