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是數學教學至關重要的啟蒙階段,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并且需要適當的在教學過程當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小學生對數學進行基本有效的認識,可以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本文對如何在小學數學當中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對三個基本的教學模式進行較為全面的陳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傳統文化教育 滲透 嘗試
  數學屬于我們在交流傳播思想當中的一種方式,如何沉淀數學文化,還需要通過數學教學課堂來形成,教師需要為小學生營造富有文化氛圍的教學課堂。通過不斷增加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文化氣息有利于在教學過程當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不僅增強了小學數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還可以加強學生的文化知識,提高其文化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離不開數學教師對生活多加留心,多進行思考,不斷對教學經驗進行全面的總結,多學習傳統文化,并有效的挖掘傳統文化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等等,通過這些方式,才能夠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數學知識,提高教學能力,更好的為小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學工作。[1]
  一、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創設“傳統風格”數學情境
  對于傳統文化教育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展開教學,但是教師在實施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其擁有的數學水平以及思維模式等等,結合實際情況為小學生選擇相適應、且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的滲透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小學數學教師通過為小學生創設生動有趣、富有“傳統文化風格”的數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積極主動的在情境當中去感受、分析、體驗、認知和探索。
  比如,數學教師在教授學生二年級下冊《分蘋果》章節內容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寓言故事來引入教學,比如:《孔融讓梨》、《讓梨推棗》等故事。因為小學二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對外界事物都高度好奇的階段,對于新鮮有趣的故事更是十分感興趣。數學教師通過小學生的這種基本特性,則可以通過講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到故事當中需要發揚的中國傳統文化,比如謙虛、懂得禮讓以及尊老愛幼等優良品質。這時候小學生的吸引力和注意力已經被高度集中,教師可以趁機引入《分蘋果》的教學內容,小學生高度的注意力和高漲的學習興趣能夠有利于其對教學內容進行高效的接受和理解,從而,在不知不覺當中充分調動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二、結合傳統文化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即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通過直接的教學經驗和綜合資源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也離不開具有教育性、創新性、實踐性以及操作性的小學生參與其中的數學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鼓勵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當中進行積極的參與、自主進行思考和探究、不斷創新等等,從而有利于小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這也屬于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數學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數學活動應當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應當適當的融入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師在教授學生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生活中的大數》該章節的內容時,通過《撥一撥》能夠教授學生如何使用計數器,但是,傳統的計數工具——算盤,對于小學生而言,是較為陌生的。在小學數學教材當中僅僅簡單的闡述了算盤產生的時期以及如何通過算珠對數值進行簡單表示的基本方式。但是,就我而言,算盤雖然屬于古代產生的計數器,但是在當前時代依舊有很多人在使用,對于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據此,需要向學生教授更多與算盤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通過多種方式搜集關于算盤的資料。比如,算盤是如何產生的?算盤在歷朝歷代當中如何得到發展和使用的?算盤是由什么組成的?算盤需要如何進行使用等等。學生在通過對算盤的調查當中,可以明確的得出算盤屬于我國古代發明的計算器,并且屬于“第五大發明”。通過這樣的數學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對于傳統的計算器進行認識和了解,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得到豐富,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知識。
  三、利用傳統文化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練習
  結合上文,我們可以得出,數學知識和我國傳統文化有著較為緊密的練習,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充分的挖掘,促使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能夠得到有效的使用,從而對小學數學教學起到一定的輔助教學作用。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更能夠體現傳統文化帶來的不同結果。
  例如,一年級都是普遍教授小學生對“1到10”這十個數進行認識,但h雖然有的小學生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但是卻沒有得到深入的學習。因此,還是需要數學教師根據教學大綱進行課堂授課。這時候就不再如同授課新知識一般為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授課,而是需要對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教師可以通過詩歌《一去二三里》,讓學生對其進行朗誦,因為該詩歌具有一定的樂感,并且文字簡單,容易朗朗上口。通過該詩歌,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數數的興趣,提高小學生數數的能力,有利于加強小學生生活和數學之間的有效的練習,還可以豐富數學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3]
  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在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為小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小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促使小學生擁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朝著綜合方向進行發展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為學生創設“傳統風格”數學情境,結合傳統文化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利用傳統文化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練習。通過這些方面,都能夠有效的對傳統文化進行剖析,幫助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有效、更為全面的感知。同時,有利于小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熊妍茜.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6.
  [2]宋乃慶,宋運明,李欣蓮.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編寫特色探析——以北師大版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0(03):80-85+183.
  [3]劉令,馮飛.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及其課程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5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