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主任如何引導留守家庭隔代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到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浪潮的帶動下,我國部分偏遠地區的農民開始背井離鄉選擇進程務工,家里僅僅留下年邁的父母照顧孩子。針對目前留守家庭隔代教育的現狀,需要我國現階段中小學班主任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運用恰當的心理輔導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留守 隔代教育 家庭 班主任 中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160-01
近些年來,在我國大量農民工進城打工的時代背景下,留守兒童的問題逐漸以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為傳播載體,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由于這些留守兒童的監護任務往往留給隔輩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隔代教育的過程中不免產生了諸多的問題,需要我國現階段中小學的班主任在日常的學校教育中給予高度重視。
1.留守家庭的現狀
?。?)隔代教育的監管力度相對薄弱
首先,現階段我國的留守兒童的日常監管任務,大多交給打工者自己的父母或者直系親屬,這些肩負監管任務的隔輩血親往往年事已高,在承擔繁重的農活之余還要照顧這些留守兒童的飲食起居,在體力和精力上難免力不從心。
其次,作為隔代的長輩,與留守兒童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大,部分留守兒童處在青少年階段,再加上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不免產生了心理缺失,因此對于隔代的監護人的教育產生了逆反心理,導致隔代的祖輩之間溝通較少,代溝較大,難以進行心理教育。
最后,隔代教育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這些肩負撫養任務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對隔代的留守親人往往疏于心理教育,認為只要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即可,放任孩子成長,忽視對孩子在校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導致很多因留守兒童誤入歧途而滋生的社會問題出現。
?。?)學校忽視對隔代教育背景下的學生思想教育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里,這些留守兒童得不到來自父母親情的關愛,僅僅依靠父母的電話、視頻溝通來維系親情,或是依靠外出打工的父母在經濟上的補償來作為精神慰藉,不免讓這些留守兒童產生了家庭缺失的心理問題。而作為監護人的祖輩又年事已高,僅僅將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給學校。而對于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學校來說,由于自身的各項基礎設施與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師資力量薄弱,很多班主任需要一人肩負多個班級的監管工作,不免在關心學生思想教育的問題上,有所缺失。
2.中小學班主任如何引導留守家庭隔代教育
針對目前我國隔代教育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以及由此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產生的不良影響,急需我國中小學階段的班主任給予對應之策,加以解決。
?。?)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前提
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要在學校提供的學生檔案的基礎上,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狀況,尤其是作為隔代教育下的學生,教師要在了解其家庭情況的基礎上,知道其父母和現在的監護人的現狀及聯系方式,進而保證學生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作為班主任來講,若想解決當前存在的隔代教育問題,只有在了解學生隔代家庭的前提下,才能進一步展開心理輔導和思想教育。
?。?)根據學生情況,展開心理輔導——過程
在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心理輔導。
首先,作為班主任教師,在留守學生的學習問題上,要給予必要的人文關懷。因為這部分學生往往會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感覺缺少關愛,再加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在心理上產生了無助感。此時,班主任教師作為學生學校教育監管負責人,對于這部分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理應在課下深入走訪到留守學生的家里,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障礙,班主任教師要積極協同其他教師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家庭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其次,作為班主任教師,在留守學生的班級生活中,給予必要的鼓勵和照顧。因為對于一名留守學生來說,因隔代教育產生的溝通障礙,使得這部分學生往往在班級中表現出強烈的孤獨感。這時,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要及時根據對學生家庭狀況的了解,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對這部分學生以聊天的方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引導學生敞開心扉,與老師共同分享生活和學習中的喜怒哀樂,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師生情和親情的雙重關懷。最后,作為班主任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或者周末、節假日休息時間,組織班集體活動,并且積極鼓勵這部分留守兒童參與其中,例如可以在課下組織拔河等團體活動,在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同時,讓留學學生感受到來自班級大家庭的關愛。
?。?)與留守學生的父母、長輩進行溝通,引導其轉變教育觀念——結果
隔代家庭所產生的留守兒童問題,究其根源,在于這部分學生缺少來自外出務工的父母的關愛。因此,對于中小學階段的班主任教師來說,在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生的心理之后,要積極與這部分留守家庭的父母進行溝通,引導留守家庭的父母,要真正給予孩子關愛。
班主任教師要引導留守學生的父母轉變思想觀念,在物質上讓孩子得到的滿足并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作為父母,尤其是不能經常陪在孩子身邊的父母,要經常跟孩子進行電話和視頻溝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回到家中與孩子團聚,培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
綜上所述,本文對現階段我國農民工進城務工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隔代留守家庭的現狀予以分析,并以中小學班主任的角度,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從各個方面提出了對應之策,希望對我國現階段解決隔代留守家庭的教育問題,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盧新惠.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思考[J]. 2017(12)
[2]王優異.淺析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 2018(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