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相較于普通家庭,留守兒童在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弱勢,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成員構成,導致家庭所具有的教育作用無法充分發揮,進而影響兒童心理健康成長。本文以留守兒童的心理常見問題作為的切入點,對導致相關問題的原因展開了深入研討,并就如何改善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同時希望能夠為此類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留守兒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兒童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有性格孤僻、自卑心理、缺乏安全感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勢必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起到不利的影響。而班主任在校的教育時間是有限的,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不僅需要依靠班主任的作用,同時也需要借助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幫助。
  一、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1、性格孤僻
  相比于正常家庭的兒童,留守兒童會產生一定的自卑感,這就使他們不愿意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久而久之會使他們產生孤僻的性格[1]。孤獨感是留守兒童最為突出的感受。對于成長中的兒童來講,突然發生變化的家庭結構往往讓其感到不適,不同于以往的家庭結構很容易對其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留守兒童只有父愛或者是母愛,他們只擁有正常家庭父母陪伴一半的時間,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會覺得離開他們的父母是不愛他們的,會感覺到自己是被拋棄的。同時,留守兒童的家庭也肩負著更大的工作壓力,往往他們忙于工作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谏鲜鲈颍^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會產生嚴重的孤獨感。
  2、自卑心理
  通常情況下,留守兒童的家庭與普通家庭是存在著區別的,由于尚未具備成熟的思想,因此留守兒童往往不能對家庭結構的改變予以正確的認識。受此影響,他們的內心往往更加脆弱自卑,拒絕和他人溝通交流,在行事等方面表現的較為冷漠。此外,家庭的變化也讓兒童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做任何事都謹慎小心,逐漸變得怯懦。這種狀況如果不及時加以干預,一定會使兒童感覺到自卑。而且留守兒童的家庭壓力一般比較大,父母在這種壓力的影響下,孩子稍有一點錯誤也會使他們產生不耐煩的心理,這就使孩子不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和自己的父母親近,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和父母提出來。久而久之,兒童就會打心底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一種害怕的感覺,做任何事都會小心翼翼,這會使他們產生自閉的心理。對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而言,他們會認為留守兒童是異類,在生活中也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而在這種環境下的留守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他們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愿意走進別人的圈子,只是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里,長時間下去就會使他們產生自閉的心理特征。
  3、缺乏安全感
  從精神和物質層面來講,留守兒童所獲得的往往要比健全家庭的兒童少。此外,在與兒童相處時的家長經常會帶有負面情緒,導致兒童長期處于憂慮和恐懼中。由于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關愛,導致兒童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懷疑所有事物。對于自己家庭為什么不完整,孩子一直都處于疑問的狀態中,有的兒童會覺得自己家庭不完整的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在這樣的想法在,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是不對的,并且產生一定的自責。這種自責則會引發兒童一系列的心理因素,如膽小怕事、沒安全感等。
  二、疏導留守兒童不良心理的方法
  1、班主任和兒童園應該關心和理解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的性格會比較孤僻,所以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兒童們生活在沒有歧視的班級中,需要尊重、理解和關心他們,要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在學習上出現問題,需要耐心進行教學輔導,要因材施教,在他們的身上發現閃光點,不要戳痛處;要積極鼓勵他們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去,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對于他們不好的習慣,需要盡自己所能進行糾正,這是對兒童負責;如果兒童們出現孤僻的性格,需要給予寬容和耐心,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建立良好的兒童園環境和氛圍,發揮隱性課程的作用。眾所周知,隱形課程是兒童園課程中重要的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其本質是通過對校園的物質文化環境和社會心理環境的改變,從而使兒童的心理結構得到完善。所以說,對于留守兒童而言,為其建立一個充滿民主、和諧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是相當重要的。
  2、家長應為兒童提供健康的家庭環境
  一般來說,兒童的情緒都會受到親人的影響,因為親人是他們相處時間最多的群體。如果兒童的父母是一個陽光樂觀的人,那么他們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會是一個積極的人,相反兒童的父母如果整天都帶著負面的情緒,那么他們教育的孩子也會是個消極的人。所以說,對于父母而言,需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夠給兒童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庭,只有這樣,才能使兒童對自己的家庭充滿信心。
  對兒童進行教育不僅僅是兒童園的事情,特別是有家庭變故的兒童,家長需要多花點時間關注兒童。不管家長的工作有多忙,每天都應該和兒童有互動,盡自己所能,給兒童提供一個溫暖、健康、陽光的家庭環境,并且需要隨時和兒童的班主任溝通,了解兒童的一舉一動。也要注意和兒童的溝通,了解兒童的心里想法,不要將怨氣撒在兒童身上。
  3、社會各界需要更加關注留守兒童
  一是要轉變觀念,全方位看待留守兒童,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在指標上看來,我國的留守兒童在各項的指標上都落后于完整的家庭的兒童的,可以看的出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2]這就需要結合社區的力量,給留守兒童提供更多的生活幫助。如社區網絡的建設和完善,改善社區里人對留守兒童的認識,降低他們對其的歧視感,從而在根本上減輕留守兒童的生活壓力。
  結論: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家庭中,人性和理想都得到了啟蒙的教育。對于未成年人而言,他們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家庭了,這也是他們最為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一個兒童得以健康成長的關鍵在于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和發展。這就需要改善家庭的環境,在社會的支持下,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美好的家庭環境,才能培養他們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徐潔.留守兒童社會心理問題探究[D].網絡財富,2017(2)11-12.
  [2]陳晨.留守兒童學習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8)123-1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