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數學是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由于學生年齡小,思維能力及認知能力不足,因而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利用錯誤資源展開教學,以此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直面錯誤的樂觀心態及改正錯誤的學習能力。文章歸納了小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結合教學工作經驗,從發現錯誤、直面錯誤及反思錯誤三個方面,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小學數學 錯誤資源 利用開發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65-01
  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錯誤十分正常。錯誤是學生數學學習路上的絆腳石,給予學生不良的學習體驗,甚至程度不一打擊到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然而,事物具有正反兩面性。教師善于利用錯誤資源開展教學,不僅能有效避免學生出錯,還能幫助學生從錯誤資源中獲得更多的益處。而站在教師的角度而言,通過利用錯誤資源開展教學,也能從側面反映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而針對不足完善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發現錯誤的能力,樂觀對待錯誤的心態及積極反思錯誤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1.學生出現錯誤常見原因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學生在新知學習、鞏固練習、家庭作業、階段測試等環節,學生往往出現各種情況的錯誤。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知識遷移而產生錯誤。數學學習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而學生在接觸、學習新知識時,必然需要運用到已學知識,此時應知識的遷移容易出現錯誤。比如說,在教學“加與減”的相關章節時,學生們對20以內的加減法能夠有效的掌握。15+5=?學生們在計算后,可輕松得出正確答案。然而換另外一種方式提問:一個數是15,它比另外一個數大5,請問另外一個數是多少?學生們因已有的思維方式,自然而然的以15+5=20,從而出現錯誤。其二,缺乏生活經驗而導致錯誤。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因缺乏生活經驗,而不能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把握。比如說,學生們知道g、kg、t之間的關系,但不清楚1t大概是多重,1g大概是多重。此外,有的小學生缺乏數形結合思想,難以通過數量關系而映射圖形形狀,也無法借助圖像而計算數量關系。而有的學生學習習慣不佳,總是粗心大意,因而在解題時時常出錯。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強化觀察,使學生善于發現錯誤。
  培養學生發現錯誤的能力,對學生數學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要能夠準確、快速的發現錯誤,需要學生認真觀察,并能夠獨立使用對比、排除、篩選等找尋錯誤的方法。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必備素養之一。數學具有高度的嚴謹性,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一個細小的符號,一個微末的小數,均可能導致最終結果大相徑庭。相同的學習主題,同樣的解決方法,在不同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極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結果。數學學習殊途同歸,方法、渠道可能有多種,或由上至下,或從下往上,但結果卻具有唯一性。結果不一致,說明有的學生出現錯誤,而此時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才能盡快找到錯誤,加以改正。發現錯誤的過程,也正是培養學生嚴謹學習態度的過程。數學學習不能“差不多”,不能“不求甚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觀察能力,可實施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引導組員內相互之間找尋錯誤。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故意出錯,讓學生們以“小老師”的身份進行糾錯。
  (2)注重引導,使學生敢于直面錯誤。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學生出現錯誤,也即是遭遇了學習過程中的挫折或困難。對于錯誤,學生需要自信、樂觀的直面錯誤,而不是存有畏難情緒,導致錯誤繼續發酵、擴大。從數學課程的角度分析:小學數學課程越往后深入,學習難度越大,而某些知識點存有跳躍或斷層的現象。從學生角度分析:小學生處于形象、直觀思維,抽象思維能力較為欠缺。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對于錯誤之處,學生會因為不得其法而感到煩躁不安。在學生心理方面,有的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佳。一旦在學習中出現錯誤,極大打擊到學生的自尊心,對數學學習變得不夠自信?;诖?,在利用錯誤資源時,教師應循序漸進的向學生滲透抗挫教育,培養學生的耐心、信心。比如說,以名人事跡激勵學生,為學生分享積極進取的小故事等等。此外,對于學生的進步,教師應給予褒獎、肯定,讓學生在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依托反思,減少學生出錯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反思錯誤。反思是思維活動的過程,是最為有效彌補自我,提升自我的路徑。有的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只顧著埋頭學習,卻對于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不管不顧。處于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習的數學知識越多,出現錯誤的地方也就越多。為此,教學過程中,針對于題目出現錯誤,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審題、解題及檢驗三個方面進行反思。審題,也即是閱讀題目。反思自己是否對題目出現誤解,是否未能抓住關鍵信息。解題,指的是方法和思路。在解題的方法和思路上,應反思是否出現偏差。檢驗,指的是回頭檢查題目。反思是否認真檢查題目,是否在計算方法出現差錯等,通過這樣的活動,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出錯現象。
  學生的成長過程,其實質是不斷出現錯誤,不斷發現錯誤,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相對于數學知識技能的傳授而言,培養學生發現錯誤的觀察能力,直面錯誤的樂觀心態以及反思錯誤的思想品質,無疑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更有意義。為此,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對錯誤資源開展利用,善待并智慧處理錯誤資源,切實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有序成長。
  參考文獻
  [1]彭守云.呂慶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