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非預設性錯誤資源有效轉化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錯”其實是課堂學習必然的產物。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的錯誤往往是具有特殊教育教學價值的財富,因為一般情況下,只要學生經過思考,其錯誤中總會包含某種合理的成分,有的隱藏著一種超常、一種獨特,往往反射出一定的智慧光芒。因此,關注并有效利用好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錯誤,讓“錯誤”轉化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資源,應成為數學教師的專業自覺。敏銳“獵錯”,找到思維開發的切入點;用心“賞錯”,守護思維的生長點;同時要深入“辨錯”,剖析思維的轉折點;在關鍵時刻進行巧妙“焐錯”,助力思維爆發;在錯誤資源的轉化中要耐心“完錯”,綻放思維的閃爍點。把課堂教學中的差錯融化為一種教學資源,相機融入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化腐朽為神奇”,變“事故”為“故事”。
關鍵詞:非預設性錯誤;錯誤資源;有效轉化;思維生長
【中圖分類號】G 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069-01
葉瀾教授認為:沒有轉化就沒有真正的學習。由此可見,轉化對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至關重要。那么,問題或許便在于轉化了什么。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思維起源于某種疑惑、迷亂或懷疑。這種懷疑與迷亂往往表現為學生認知中的錯誤。正確,可能只是一種模仿;錯誤,則一定是一種創造。放棄經歷錯誤也就意味著放棄經歷復雜性,遠離謬誤實際上就是遠離創造。心理學家蓋耶曾說過:“誰不愿意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毕旅婢托W數學教學中如何把學習錯誤轉化為有效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其教學價值,談談本人的一些實踐研究。
1.在自然狀態下“獵錯”,捕捉思維的切入點
并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來利用。只有那些帶有普遍性,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錯誤,才能作為寶貴的教學資源;或者雖然是個別學生的錯誤,但卻是涉及學科本質,能挑戰其他同學思維的,同樣是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把學習錯誤轉化為有效教學資源的關鍵在于教師,如果教師能敏銳地捕捉學生的錯誤資源,并適時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錯誤中質疑釋惑,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在沖突中獲得認知發展??偠灾處熞朴诓蹲?,因勢利導,使有價值的錯誤資源發揮作用。
2.以尊重的眼光“賞錯”,守護思維的生長點
美國一位功勛教師德鮑拉說:“教重要的在于聽,學重要的在于說?!蹦敲?,對于學生來說,更應該對自己的錯誤加以思考。老師要給他獨自沉思的時間和說明的機會,讓他們通過錯誤自圓其說中悟透錯因,悟明數理。有“錯”的課堂是真實的課堂。面對課堂上學生錯答或誤解,教師不能急于糾正,不能輕易地判定對或錯,更不能以一個“錯”字堵住學生的嘴巴,或親自把正確答案捧上,而是合理利用這些差錯,給課堂增添一些美麗、一些快樂、一些頓悟,相信學生也會從錯誤中獲得更多、更完美、更深刻的知識,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將會更具靈動與和諧。
3.在錯因層里深入“辨錯”,剖析思維的轉折點
錯誤之所以是寶貝,其價值有時并不終于錯誤本身,而在于師生通過思錯、糾錯活動獲得新的啟迪。教師應因地制宜地處理好來自學生的學習錯誤,讓其發揮應有的價值,讓學生在這種富有學習價值的“錯誤”中“鍛煉”、“成長”,提高他們的能力。
例如:老師巧用學生的錯誤算式,把錯誤作為教學資源,使其變廢為寶。學生對估算的理解原本只停留在“形式”上,對實際的運用和參考較少,也就失去了估算的意義。但正如上面的爭執,引發了孩子對估算除了形式之外,結合實際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兒童那份錯誤的深刻辨析就恰如其分的形成了一道鏗鏘有力能量,在教學不清晰的層面里穿梭。教師只有帶領孩子進行錯誤的深入剖析和辯論,錯誤的資源才能轉化,才能讓孩子沿著自己的路子打通知識的脈絡,逐步走到知識的彼岸。
4.等待智慧“完錯”,助力思維的生長點
對教師來說,學生的“出錯”是機遇,是挑戰,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對學生來說,教師的“出錯”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換得學生主動探究。不是說有了“錯”很精彩,而是指用了“錯”更精彩,精彩在教師藝術地處理了隨機生成的錯誤,巧妙地彰顯了錯誤的寶貴價值,課堂教學中的“錯誤”是寶貴的,也是美麗的。作為教師,我們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僅要正確地對待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而且還要巧妙、有效地等待“完錯”,用真正富有生命價值的氣息浸潤發展著的學生生命。
5.在關鍵地方“焐錯”,助力思維的爆發點
“錯誤”是一種寶貴的教學再生資源,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自然狀態下探究,給學生出錯的時空,甚至可以促進差錯的生成,使得學生最終能“拔開云霧見明月”,使得我們的課堂更具生機和靈性!對教師來說,學生的“出錯”是機遇,是挑戰,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不是說有了“錯”很精彩,而是指用了“錯”更精彩,在關鍵地方“焐錯”,才能助力學生的思維爆發。
學生是成長中的尚不成熟的個體,我們廣大教師要從正面看待學生的學習錯誤,要從科學的角度理解學生的各種差錯,要用發展的眼光理解這些差錯的價值,要允許、認同、接納和轉化學習差錯。答案有對錯,而思考無對錯,如此,學生才敢想、敢說、敢做。課堂的錯誤資源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學生的思維才能綻放光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華旦玲.利用錯誤資源 打造有效課堂[J].數學學習研究:教研版,2010(10)
[3]儲科新.小學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