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小學數學課堂提問預設和調控的有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提問是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問題是激發思維動機的重要原動力,也是思考的開始。有效的提問能引起學生舊知的回憶,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因此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有效課堂提問預設和調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共鳴,能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預設;能力培養;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69-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提出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傳統的應試教育只能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課堂問題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激發學生在教學中提問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從而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一、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預設與調控的必要性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愈發重要,我們需要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而在數學課堂中的提問就是很好地讓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的時間,所以對于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預設與課堂調控就成為了教學改革背景下必不可少的一環。
  首先小學數學課堂的提問能夠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多,也讓學生更加投入到學習之中并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小學數學課堂的提問的有效性的保證就是課堂提問的有效預設與課堂調控,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時的調控,控制提問、討論的走向,才能夠更好地利用提問優化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思考探索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提問能力,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改變傳統課堂的枯燥乏味,有利于構建良好的課堂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其次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小學數學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有效地接收來自學生動作、形態以及言語等方面的信息反饋,從而有助于教師及時準確地了解小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進而及時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策略,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與此同時,小學生可以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和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知識交流和情感交流。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預設和調控研究的有效途徑
  1.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比較重要,學生能否從小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對學生日后數學能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在數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都是自己給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講解例題。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改革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提問意識,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習慣。
  比如說在教學“時、分、秒”這節課的內容之后,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自主探索的教學環節。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都能提出幾個問題,不管是什么樣的問題都可以。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從而鼓勵學生自主解決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引導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為課堂增添活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體差異,作為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出問題。
  比如說在教學“因數與倍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道例題,讓學生知道這類題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提出問題,然后再給學生一個乘法算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2×5=10,根據這個算式,教師先告訴學生,10的因數是2和5;10是2和5的倍數。然后提出問題:10的因數是?10是哪個數的倍數?教師再給一個類似的題,如15×2=30,讓學生仿照教師的方法提問。這時候學生開始爭先恐后地提出問題:30的因數是?30是哪個數的倍數?你還能找出30其他的因數嗎?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學生逐漸開始大膽地提出問題了。
  3.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
  要想提升小學生的提問能力并不是很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思考,讓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加深刻。數學知識是具有一定聯系的,在編排數學課本時,都是由易而難,并且各個知識點相互穿插,在學到后面的知識時,也會用到前面所學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思考現在學習的知識點,然后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提升自身的提問能力。
  比如說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要先通分才能比較大?。坎煌ǚ帜鼙容^嗎?”通過這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可能會提出新的問題:“能不能先化成同分子,然后再比較大???”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思考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提出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繼續培養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課堂上的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養成提問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想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相信通過教師的不斷努力,學生提問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學生學習有質的飛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侯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預設與調控[J].基礎教育研究,2015(6):29-30.
  [2]李青.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J].教育界,2014(8):47-47.
  [3]肖光英.試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159-1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1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