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的有效性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本文將著重闡述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提高策略,并分別從提問內容、提問方式以及提問后的反饋入手,希望能夠切實提高課堂提問效率,并不斷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22-01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找到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盡快掌握知識架構和體系,課堂提問是重要的教育陣地。因此,本文也將以此作為研究切入點,分析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提高策略。
1 注重提問內容難度,清晰目標
首先,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過程中需要注重問題內容的難度,切實根據目前學生的知識體系、思維成熟度進行提問,并且盡可能在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循序漸進的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切莫由于問題的難度過大而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
其次,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提問的頻率次數,根據具體的教學需求進行提問,讓課堂提問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索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通過引導,串聯新舊知識,使學生掌握初中數學知識背后的規律,也有利于教師掌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要設定好每一個問題的內容以及討論的時間,避免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能夠通過恰當的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
2 巧妙設定提問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切實提高提問的效果,通過提問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思考、歸納和總結,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激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需要切實注重問題拋出時的引導,通過疑問、引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枯燥的提問方式影響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還可以根據問題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提示,避免學生在自主思考過程中出現方向性的錯誤,比如說在學習關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其內在規律,并且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習過的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
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度,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加入到課堂思考、討論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在課堂提問時進行由易到難的引導,照顧到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通過此種方式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2]。
3 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反饋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將問題拋出后,還需要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反饋,整體來說以“鼓勵表揚”為主,通過此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根據學生的回答內容,教師需要進行客觀的評價,找到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誤區,有利于學生重新進行思考和探索,并且夯實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用。
最后,教師在進行反饋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運用“還有嗎?”“如果反過來看呢?”“是否還有更合適的方法?”等語句,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追問和引導,進而促進學生進行更深層次地思考。
總之,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切實提高有效提問,不僅需要從內容、方式角度切入,在提問后,還需要進行有效的反饋和引導回答,才能讓提問切實發揮最大的作用。通過注重提問內容、提問形式和提問后的反饋,切實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希望本文的闡述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韋茜.淺談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2]趙雪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