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技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心理學認為:“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痹谡n堂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合理而巧妙的發問是一個數學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提問,是啟發式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恰當的提問,能使深奧的問題迎刃而解,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積極思考,開發其潛能,變學生被動為主動?!娟P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55-02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當前如何實施好素質教育,如何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功能,如何使課堂提問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這都需要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策略。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向學生輸出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溝通教師、教材、學生之間聯系的主渠道和“鋪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點,舊中求新、從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動曲折、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過程處于積極愉快地獲取知識的狀態,給課堂教學增添神奇的魅力,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而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巧妙地把問題貫穿于教學服務于教學,做到恰倒好處的拋磚引玉,是值得我們探究的課題。在多年的教育、教研實踐中,我總結了幾種課堂提問技巧,歸納如下:一、提問的明確性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如,有一位新教師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引入12+13后提問:“12與13這兩個分數有什么特點?”有的答:“都是真分數。”還有的答:“分子都是1?!憋@然,這一提問不明確,學生的回答沒有達到教師的提問意圖。如果改問:“這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嗎?分母不同的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為什么?”這樣的提問既明確,又問在關鍵處,有助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二、提問的思考性如果提出的問題大多能用“是”或“不是”、“好”或“不好”來解答的話,那就毫無效果。提問應能盡量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如:教“圓的面積”時,我組織學生自己操作,將圓剪開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并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我讓學生將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然后提出問題:①若把這個圓平均分成32份、64份……這樣拼出來的圖形怎么樣?②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就是圓的什么?③那么怎樣通過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學生很快推導出:長方形面積=長×寬,圓的面積=半周長×半徑=2πr2×r=πr2在規律的探求處設問,可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學習新知識,得到新規律,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三、提問的靈活性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靈活應變。如,在教了整數減帶分數后,我要求學生做5-214等于多少。有一個學生只把整數部分相減,得出314;另一個學生從被減數中拿出1化成44,相減時5又忘了減少1,得334。在分析這兩個學生做錯的原因并訂正后,我沒有到此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那么這個題目應如何改動?這一問,立即引起全班學生的興趣,大家紛紛討論。這一問題恰恰把整數減帶分數中容易混淆或產生錯誤的地方暴露出來,這種問題來自學生,又由學生自己來解決,不僅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四、提問的多向性首先要讓學生的思維多向。教師所提的問題的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學生的思維要躍出線性思維的軌道,向平面型、立體型思維拓展。因此,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傳遞的多向性。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改變信息單向傳遞的被動局面,使課堂呈現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教師答、學生問學生答的生動活潑局面。五、提問的邏輯性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必須符合小學生思維的形式與規律。設計出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問題之間有著嚴密的邏輯性,然后一環緊扣一環地設問,從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可以這樣設問:①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已學過的什么圖形?②拼成的圖形的底是原來三角形的哪一條邊?③拼成的圖形的高是原來三角形的什么?④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圖形面積的多少?⑤怎樣來表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⑥為什么求三角形面積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這樣的提問既有邏輯性又有啟發性,不僅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六、提問的巧妙性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起來時,教師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無疑”處設疑,或在內容深處、關鍵處、結合部設疑,使課堂教學時有波瀾。如,我在上“圓的周長計算”時,課堂時間過半了,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個公式求圓的周長。正當學生們充滿成功的喜悅時,我拋出了一道“奇特”的問題:計算直徑為20厘米的半圓周長是多少厘米。并有意采用競賽的形式把課堂氣氛搞得很熱烈,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搶著回答。結果,幾乎全班學生的答案都是:3.14×20÷2=31.4(厘米)。正當學生又一次為自己的“勝利”而感到喜悅時,我說:“你們都上當啦!”一語出口,尤如在已有漣漪的湖中投入一塊巨石,學生情緒為之亢奮。這時我才在學生思維異?;钴S的情況下揭示其中的奧秘(半圓周長等于圓周長一半與直徑的和),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提問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但不論是哪種提問方法,只要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讓其較輕松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就是可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必須貫穿誘發思維,使學生受到從簡單到復雜、從有疑到無疑的思維牽引。提問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和技巧,提問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具體、準確,力求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激勵性。提問還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實際和接受能力,問題的難度不要超出學生理解能力的允許范圍,教師的提問的計劃要心中有數,提問的開展有循序漸進,步步進逼,順流而下,學生才能對答如流,達到我們提問的意圖,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學習掌握知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